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刘多君

(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对精神病临床治疗中开展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应用效果研究。方法:研究筛选时间2017年6月份—2018年6月份精神科收治的精神疾病的患者92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常规组(n=46),与研究组(n=46),常规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联合应用护理干预,研究结果以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MORS评分,护理效果进行参照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95.24%),与常规组(78.57%)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由护理前无明显差异的MORS评分经护理干预后均不同程度改善,研究组为(0.41±0.11),常规组为(2.09±0.29),互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护理有效的开展可以起到药物无法达到的效果,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的应用效果显著,更加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疾病恢复好,值得借鉴及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语言沟通;精神病;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259-02

近几年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各种压力的增加,造成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患者病情的严重有自杀,暴力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家庭,社会都造成一定的影响;临床精神疾病积极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的开展也非常重要;相关研究表明,心理护理,有效的语言交流对精神疾病患者转归效果其药物所无法达到的[1],本文主要对精神病临床治疗中开展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应用效果研究,研究筛选时间2017年6月份—2018年6月份精神科收治的精神疾病的患者92例,将相关资料整理并作如下的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研究筛选时间2017年6月份—2018年6月份精神科收治的精神疾病的患者92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常规组(n=46),其中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26:20;年龄18岁~74岁,平均年龄(53.28±4.19)岁;病程1年到9年,平均病程(4.08±1.27)年。与研究组(n=46),其中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25:21;年龄18岁~72岁,平均年龄(54.02±4.04)岁;病程1年到9年,平均病程(4.11±1.05)年。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护理,患者入院接受检查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后,护理人员协助办理入院,做好安全监护,药物治疗护理,生活护理;同时与患者技术积极沟通,对患者目前状态等多方面告知;在患者出院前对注意事项,药物服用重点等详细告知家属,定期复查。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联合应用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语言沟通 首先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疾病状态,特点等基本信息收集;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外界的光线,色彩,音量的大小都会对患者产生刺激,所以在进行语言沟通的过重中应保证患者所待的环境安全,喜爱,稳定患者的情绪;语言沟通中应注意音量小,温柔,同时在交流中对患者的面部表情,肢体表现,小动作等严密的观察;语言沟通中注意措辞,同时对于患者敏感的话题,字眼尽量避免;交流中不断给予患者鼓励,同时面部表情应和蔼,避免过于僵硬增加患者的压力;语言交流主动与患者沟通的效果。

1.2.2心理护理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语言沟通环境后,心理医师与患者开展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压力的来源,帮助患者进行疏导,解压;并根据精神疾病的特点制定针对性护理计划。心理护理不仅停留在语言,同时在患者的沟通,表达,礼仪等多方面给予指导;以患者可以接受的方式交其分辨非理性情绪,如何合理释放、控制自身情绪,在环境中如何平衡自己的状态;心理医师在慢慢接触中可以与患者慢慢进行握手,拍肩膀等鼓励的肢体行为,是对患者的心理的一种肯定的暗示,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鼓励患者多与外界沟通,并于患者的亲友达成共识,用家庭的温暖及关爱给予患者最大的心理支持。精神疾病患者需要一个轻松的氛围,切勿施加压力,对情绪引起激动的变化;帮助患者对自身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有充分的认知;同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压力的排解,可以与他人沟通,讲述,抒发自己的情绪。

1.3 观察范围

研究结果以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MORS评分[2],治疗效果进行参照比较。

1.4 指标判定

护理效果以HAMD(17项)评分以及治疗护理配合度共同判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

1.5 统计学实施

数据收集整理采用SPSS21.0软件,其中评分计量资料采用x-±s体现,t值检验;计数资料百分比体现,χ2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体现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两组互比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95.24%),与常规组(78.57%)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两组互比

3.讨论

精神疾病是临床主要以行为异常,认知障碍,情绪不受控制等特殊的患者,对患者自身健康,安全以及家庭、社会的稳定都造成影响。临床常规治疗采用药物控制,但是相关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有效的语言沟通,深入患者的内心世界,进行心理状态,想法的调整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是药物无法的达到的效果[3-4]。心理医师通过与患者的深入交流,耐心的感受患者的需求,并不断增进与患者的之间的感情,从根本上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为日后的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良好的语言沟通,建立信任的关系,患者可以更好的敞开心扉,积极表达自己,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提高[5]。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精神病患者临床积极治疗的同时护理有效的开展可以起到药物无法达到的效果,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的应用效果显著,更加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疾病恢复好,值得借鉴及推广。

【参考文献】

[1]袁嫄.心理护理在精神科治疗康复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5):115-116.

[2]刘武华,童国荣,游维维.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8,24(11):171-173.

[3]周堪清,黎丽华,潘桂香.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158-159.

[4]郑延华.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5):171-172.

[5]刘丽.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225-226.

论文作者:刘多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刘多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