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和电气设备的更新,电力能源消耗量正在不断提高,对电力系统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增强,配网自动化能够提高系统监测、管理水平、运行稳定性。但在当前我国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发展和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目的是促进电力系统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要点
电力系统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紧密相关,更是促进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资金匮乏和管理混乱、设备配置与衔接问题等,因此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技术要点分析,从而提升配网自动化的运行水平。
1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状况
1.1支持资金仍较为有限
我国为了推动国家的电力行业整体的建设发展方向,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力度,为电力配网自动化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但是在实际投入在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发展工作中的资金仍有较大的缺口,也因为长期的投入不足,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建设要远远的滞后于我国整体的经济化建设。而资金上的不足也让我国地区上的电力系统在配电网络的分布上出现了不太合理的问题,甚至某些地区的供电实施还有因为常年运维力度不到位,而出现了输电中断等情况,这给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1.2盲目投放使用新设备
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形态,而各项新型技术与设备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涌现了出来,在电力系统實际工作中也有不少的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了使用中,但是,即使有了新技术,也需要紧密的切合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如果缺乏对于电力行业整体的全局考察以及长远的考虑,那么对新技术、新设备的过分追求反而会导致电力行业整体的发展与设备之间不兼容的问题发生,最终,将不利于电力系统在长远未来的持续发展。
1.3配电网系统的管理过于混乱
因为我国的电力需求市场较大,因此希望在市场中发展的大小企业类型也逐渐丰富起来,加之不同的企业对于电力信息资源需求不同,整合难度较大,甚至即使在同一个企业内部,相应部门之间电力信息上能够实现共享的部分都十分有限,这也致使企业内部之间的交流沟通存在时效上的滞后性,信息不流通,终将导致整体的电力系统配网管理工作出现混乱,加大企业管理上的负担,不利于企业持久的发展。管理上的混乱也容易导致有些不法分子利用公共的资源为自己谋取私利,给企业带来效益上的伤害,也对社会建设带来了负面的冲击。因此,做好配电网的管理工作,其实是为企业自身负责,也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和谐的发展贡献力量。
1.4网架设备与运行可靠性问题
在电力系统配网运行中,如果出现各种类型故障,构建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就会实时分析故障、开展故障诊断与锁定作业,并且通过对子系统开关的控制将故障影响范围控制在一定程度内,降低故障问题引发的经济损失与消极影响。但是在进行运行故障的监测与控制时,并不包含自身配网自动化系统,就无法大大提高系统配网运行可靠性、稳定性。例如:配网自动化系统出现各类运行故障问题时,无法发挥其故障监测、诊断与控制的管理职能,并且受到设备运行稳定性不足因素的干扰影响,提高了配网系统的线损率、降低了配网电压合格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部署
2.1实现检测技术的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领域中,最为重要的应该是线路的故障问题,因为一旦出现了大面积的故障,将直接中断电力系统的输电工作,给人名群众的工作、生活都将带去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带来安全上的隐患,而在电力系统中,短路故障与单相接地故障也是发生概率较大的电力故障,因此,如果电力系统拥有自动检测故障的技术,那么将大大减少出现故障的频率,也将从根本上保障输电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在针对短路故障问题上,电力企业应该借助于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实现远程的监管与遥控,实时的将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记录与上传,让配网自动化的主机系统进行自主的分析判断,及时的发现故障发生点,与故障区域,并就对应区域问题进行合理的故障解决措施提供。而我国的电力系统多以非有效接地的形式为主,就算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其电压值也不会发生太大的影响,而线路的负荷也不会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一到两个小时就能恢复供电。
2.2助力于搭建强大的硬件支持系统
要建设出有效的硬件系统就必须利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优势,借由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对于系统运行的智能化操作。就目前的情况而论,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硬件支持在实际工作的收效十分明显,而这一应用,毋庸置疑,也是符合我国新时代下的发展要求的。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作的硬件支持系统构建的过程中,是需要相应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未来应用范围的合理预测,并且需要对系统的各个部分都做出结构上的全面的综合性测评。一旦硬件系统的建设完成,技术人员需要根据配电网的实际概括进行有效的数据信息采集,而这项工作的目的在于可以将信息数据进行更为全面的比较工作,从而使得系统在运行中的效益呈现最大化的发展势态。
对于已经建设成功的硬件系统,还需要有工作人员对视配电网的运作进行实时的监控操作,及时的发现问题,降低配电网的故障发生率。
2.3针对性选择技术实现模式
在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供电企业的自身运营情况、配网作业环境、设备配置情况与配网自动化管理需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针对性选择适当的自动化建设技术实现模式。而在当前我国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技术的实现主要包括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技术分布智能实现模式。这一模式是指在系统配网运行过程中,开关短路器监测、识别到各类运行故障问题时,并不需要将所监测、具体的故障信息向主控中心加以传输、制定后续故障诊断与维护计划,而是依赖于所配置的网络重构以及自动断离功能,直接完成对故障问题的诊断及解决工作。技术分布智能实现模式具有建设成本低、故障诊断与解决效率快的应用优势,却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可以在部分移动通信信号干扰性强的区域中应用这一技术。第二种技术集中智能实现模式。在电力系统配网运行过程中,开关断路器检测、识别到运行故障问题时,将具体的故障信息向主控中心传输,随后开展故障定位、诊断与维修工作。这一模式的应用范围较广,但故障诊断效率与稳定性存在一定不足。
2.4打造高水平的配电网管理和维护队伍
在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工程中,要想建立高质量的人才队伍,工作人员必须充分掌握自动化系统的相关功能,承担一定的运行能力,所以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比较强的技术水平和学历。同时供电企业还要充分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在企业中选择一批学历高、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保证运行管理维护效率得到大大提高,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自动化是生死水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促使电力系统自动化得到高效率和稳定的运行,从而大大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水平。
3结语
在电力行业中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建设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保证电力网络安全和运行的稳定性,还能够大大提高电力运行管理效率,实现自我保护,自动化的维修设备问题,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力能源。
参考文献
[1]王昆瑶.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J].科技风,2014(06):81.
[2]熊小伏.电气设备主动保护与控制概念及功能架构[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42(02):1-10.
论文作者:李海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2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20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