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使用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当前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电力工程建设已经成为重点工程之一,有效推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涉及的因素较多,造成施工工程的复杂度较高,因此,为了保证施工管理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在施工中进行完善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是必要的。本文分析了电力工程的进行特征以及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关键字: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与行业管理规范的落实到位,对于项目质量的管理工作已经变得更加严格,不仅是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同时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环节。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质量工程也关乎到整个施工项目的管理,关乎到企业的竞争力。
1工程质量施工管理的特征
工程质量施工管理即对项目活动进行统一的协调规划,并辅以合理的管理控制工作,保障项目在一定条件下满足既定目标。这一目标会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等实际条件的差异而产生改变,一旦处理出现问题,必然导致项目管理与既定目标之间出现偏差,导致成本提升、进度推迟等,这也说明了动态管理与监控的重要性。由于电力工程项目产品的多样化、实践长,主要管理目标需要保障安全性、经济性与可靠性,并注重与环境间的协调。
2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的正常生活,因此,为了提升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人民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工程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增加了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因此,要想进一步提升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完成质量,提升电力工程的施工水平,管理人员应当针对当前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于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优化管理工作。
2.1行业重视程度不足
任何项目管理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实际落实,还取决于意识与行动。换言之,人作为活动主体,如果缺乏项目管理意识,必然导致项目质量出现问题。在实际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很多单位的决策部门都缺乏项目的管理意识,只是单纯地分析项目建成后的预期经济效益,却没有了解到电力工程项目本身的价值与目的,导致在实际的项目建设中缺乏对影响因素的判断与研究,也没有借鉴同类型项目的成功经验,出现盲目决策、盲目建设,最终导致工程质量显著降低,项目价值大打折扣。
2.2决策合理性有待提高
在电力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根据工程的进行情况来制定合适的管理决策对于工程的完成质量和进行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当前的实际管理中,管理人员制定施工决策和管理措施的过程中很少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凭借施工经验进行主观决策的现象较多,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不利于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2.3工质量管理体系现场落实难度大
当前我国尽管为了推进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利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质量进行管控已较为普遍,但是,我国关于电力施工质量的管理体系和管理规范仍存在不健全之处,影响了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进行水平。同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施工管理规范实施执行存在较大差异,工程的责任体系不完善,影响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另外,施工管理人员在技术素养以及施工素质上的参差不齐也影响了施工管理工作的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缺乏制度保障与约束
行业规范化离不开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的保障,国家建设部也针对行业变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旨在要求建设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建立内控制度。但实际情况下,国家与相关企业都缺乏必要的行业法规与制度监督机制,导致法律法规和制度并没有起到约束作用,在执行的有效性上也存在弊端,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
3加强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措施
3.1切实落实与工程有关的各项标准与规范
要切实落实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首先要求工程单位能够根据设计图纸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策划方案,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将各项标准与规范落实到位。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求相关的电力工程监理单位在电力施工材料、设备运输到材料站或施工现场时要及时的对工程施工的一些关键材料,如导线、电缆等要及时进行检查与验收,还要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如果存在缺陷或者零部件损害,就要及时的拍照并记录,联系建设单位物资采购部门要求生产厂家更换,从而保证电力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质量合格。在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各个验收环节都要进行检验,符合验收标准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2提升制度建设的有效性
虽然在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政府部门与社会监督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些监督主要是针对项目的落实情况,对于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其效果相对有限。因此,相关建设单位在保障质量监督的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监督机制,确定法律法规的地位与制度建设的作用,熟悉各个阶段不同的工作要求,明确在不同环境与条件下质量控制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在现场的管理当中,需要结合行业规范与法律制度要求来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开展进行分析,确定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措施后,总结经验,将现场问题上升到行业指标问题,从质量技术的角度强化制度建设的有效性。必要时,可以在工程建设期间明确责任划分规范,建立现场管理规章制度,从监督方案、落实实施两个方面强调过程控制管理。
3.3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员工基础技术培训,提高全员质量意识。电力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得到提升对于工程的进行质量以及进行的安全性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要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首先,工程人员要自觉学习先进的技术,提升自身的技术操作熟练度。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对工程质量的重要价值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自觉提升自身的施工专业知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自觉学习先进的施工专业知识,施工单位也应当主动招收具备较高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并在招聘之后通过统一的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进一步提升其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是保证施工质量,减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的重要手段,通过施工之前的统一质量意识的培养,施工人员会对更重视施工操作的正确性。除此之外,质量管理人员也需要设置相应的管理制度,利用奖惩手段来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进行管理,促进其重视施工操作,深化质量意识,提升电力工程的施工水平。二是认真做好工程开工前的技术培训交底。对工程前期准备的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四措一案、质量管控规划等内容进行全面培训交底。使所有参与工程施工人员对工程的概况、工程组织、工程工期、关键技术要求、施工程序等全面掌握,心中有数,为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
电力工程的施工过程复杂,技术难度较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施工管理人员要克服当前存在的问题,根据施工现状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保证电力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智刚.当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17).
[2]濮晓逸.浅谈电力工程监理质量控制[J].通讯世界,2015(03):98-99.[2]
[3]夏欢.电力工程项目质量理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6):165-166.
论文作者:童晓剑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电力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电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