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培俊 青川县沙州初级中学校 628101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8-117-01
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确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初中音乐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创设适当的音乐情境,让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产生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它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这样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下面谈谈音乐课堂情境的创设。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情境,点燃学生学习欲望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环节对一节课质量的好坏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如果一节课的开始就索然无味,学生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兴趣,而且初中生有着注意力涣散、自控能力差的性格特点,如果我们设计的导入语不够新颖、不够精彩,就很难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课堂导入语,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新课上。而且,世界古代伟大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即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源于对某个问题的好奇和兴趣,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我们应该利用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以点燃学生倾听音乐和学习音乐的欲望,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为我们接下来的音乐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我们在学习 《重整山河待后生》这首歌曲时,为了使学生以更好的方式了解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瑰宝说唱艺术的魅力,我并没有直入主题教学生学唱这首歌,而是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中央-11频道的《曲苑杂坛》这个节目,看过的同学还记得开场音乐是什么样的吗?(由我进行演唱示范)你们知道老师刚才唱的这段音乐属于哪种艺术形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这段音乐曲风相同的歌曲,你们认真听,然后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何种情绪。”这样,我们就借助引用电视节目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学生也会带着老师的问题仔细去聆听,听完之后,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最终得出了这首歌表达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民族精神,而且音乐旋律激愤洪亮、高亢悲壮,节奏自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借助多媒体创设直观式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传统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因为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完全任凭教师的讲解完成音乐知识的传授,教学工具也仅仅局限在粉笔和黑板上,这样传统、枯燥的讲解往往只是片面、空洞、枯燥的,学生对歌曲内容理解不强,而且极易丧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今,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技术)开始受到各科教师的极力推崇和广泛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多媒体技术集声音、视频、图文、图像、动画等于一身,具有声像具备、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等特点,可以将音乐教学内容以鲜艳的画面、美妙的声音、生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为学生创设直观的音乐教学情境,这既开阔了学生视野,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和领悟力,可谓一举两得。
比如,我们在学习《神州大地――锦绣山川》时,因为这一单元的具体内容选取的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赞颂祖国高原山川的音乐作品,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演唱《青藏高原》,并通过演唱《青藏高原》,结合欣赏《黄土高坡》体会青藏高原藏族、陕西汉族的不同音乐风格、感情气质。因此,在教学生学唱《青藏高原》这首歌时,我就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有关青藏高原风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引发学生对《青藏高原》这首歌曲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欣赏《青藏高原》的音乐片段,让他们从歌曲的节奏、情绪、力度等对这首歌的节拍、曲式、风格等进行分析讨论,最终由教师对学生的谈论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就以一种直观、生动的方式对我国一些重要地方的风土人情有了大致了解,在正式学唱这首歌曲时,学生就能真正做到入情入境了。
三、利用角色扮演创设体验式情境,提高学习积极性
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将音乐内容充分表达出来,我们必须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好奇、好动、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将音乐内容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声音、技能等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必定会对教材中的角色产生亲切感,加深他们的内心体验,而且,因为运用了表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戏剧性,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们在学习初一年级六单元《银屏之歌》时,后面有一个音乐情景剧《一个真实的故事》,于是,我就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这个情景剧的故事情节用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个故事中的角色有女大学生、丹顶鹤、雷声、雨声、芦苇等,我在一旁进行精心帮助和指导,以使学生将这个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和事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这样,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对这个情景剧的故事情节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由音乐带来的乐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教学目的。
四、师生互动创情境,过大学生音乐事业
师生互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共创一个和谐的课堂。随着新课改方针推行以来,初中音乐教学模式也逐渐发生变化,“互动式”教学模式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课堂中,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共同创造良好的教学开端。“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这是著名的学者乌申斯基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著名的科学家曾经讲过的一句话。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技巧就是教师如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如今,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启发下,为了能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动听的歌声去听、美丽的画面去看,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器官,更加形象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才能更好的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地学习,不能愉快地学习,就没有学习效率;情境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愉快的学习,在快乐的氛围下不知不觉提升课堂效率;从而使我们的初中音乐课堂变得亮点纷呈,精彩四溢。
论文作者:唐培俊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学生论文; 音乐论文; 情境论文; 青藏高原论文; 课堂论文; 兴趣论文; 初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