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前吴乡福和希望小学 陈爱丽
内容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从“营造爱国之境”,“认识爱国之理”,“激发爱国之情”,“引导爱国之行”四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四部曲、环境、内容、活动、实践。
小学德育工作是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促进学生基本素养的全面发展,凸现真正的社会有用之“人”,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我们所要培养的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为上首先应当是一个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那么如何在学生中间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如何挖掘爱国主义这个精神源泉来滋润、浇灌学生的爱国情感呢?我认为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泛泛进行,而应针对学生的年龄、思想实际等特点,讲究时效,有的放矢,注意氛围、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这就是我要阐述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四部曲。
一、 优化环境,营造爱国之境。
美的校园环境不但引起人们视觉感官上美的愉悦,更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暗示、感染。
1、美化、绿化、净化环境。窗明几净的教学楼,绿草如茵,四季花香,整洁优美的校园,催人奋进的雕塑……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
生活,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启迪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并能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情感。
2、 丰富墙壁画廊内容,建立爱国主义教育人文景观。在学校的墙壁上可张贴诸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类的名言警句。长长的走廊上可悬挂英雄人物、名人伟人的画像。教室的正墙上可悬挂国旗以及张贴治学格言,侧墙上可张贴《中国地图》,少先队的“风光角”内可张贴祖国壮丽山川的图片,黑板报、橱窗可定期出版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让学校的每一处墙壁都能说话。这样,学生的学习和奋进便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3、 办好“红领巾广播台”,丰富宿舍内容。“小广播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可以依靠学生,从采访、编辑到播放均由队员主持。播放从电台、广播、报刊上摘要来的新闻和报道,每天定时播放爱国主义教育歌曲,使学生身在校园内了解天下事,沉浸在欢乐、向上的气氛中。
少先队小阵地建设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布置队角时,要求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让学生根据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张开想像的翅膀,或剪或贴或画,以“祖国新貌”、“家乡在前进”、“寻伟人足迹”等主题,编成系列画廊,让这一小方小天地尽可能地发挥育人功能。
二、熟识内容,认知爱国之理
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小学生年龄小,感性认识大于理性认识。他们对抽象的爱国主义思想认识不够,或者难以认识,甚至出现认知偏差。此时,教师的“导”就至关重要。
1 、以教材为载体进行认知。
爱国主义思想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如果对学生只是单独地进行灌输,是不利于他们吸收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应该使爱国主义教育富有知识性、具体性,这也就要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导”)时要借助适当的载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手册》有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另外,《爱国主义教育读本》更是一个很理想的载体。它涵盖中小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大部分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分章别类地进行编排,寓爱国主义之理于优美的文笔之中,寓爱国主义之理于具体的事例之中,贴近学生,易于学生接受。而我们的各门学科教材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它们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如在语文教学中介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良好习惯,英雄人物的动人事迹,祖国优美的风景;在思想品
德课中让学生讲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故事,交流有关格言、警句,充实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效果;音乐可增设、欣赏环节,提高艺术鉴赏能力,陶冶道德情操等。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一定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深入挖掘载体中的教育因素,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认识,阐发爱国之理。
2、通过教师的表率引导学生认知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做人的奠基工程的,他要帮助学生辨别真、假、美、丑、善、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打下基础。欲求正人先正自己,教师必须先修养和锻炼自己的品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必须要求教师在爱国品质等方面能成为学生的表率。我们教师要首先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并以自己的爱国主义行为时时处处对学生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以班队课为阵地启发认知。
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务虚,又要务实。主题班会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对某一内容展开集体讨论,使学生明辨是非,明确努力奋斗的方向。我们可以把爱国主义内容在班队课中集中地、务实地向学生宣讲,这样做,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效率。当然,我们教师在组织班队课时,尽量做到一课一理,切忌多而杂乱。而在进行说理的同时,不要一味地为说理而说理,要注意把爱国之理溶于多样的形式当中,溶于具体形象的事例当中,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
三、开展活动,激发爱国之情
孩子天生好动,他们都喜欢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时,学生是主动的,是开放的,能真正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快感,避免了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中产生的不良情绪。因此,我们要通过开展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1、借助升旗仪式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每星期所举行的庄严的升旗仪式,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有着一种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次成功的升旗仪式往往就能以情载理,情理交融,震撼心灵,催人奋进。因为,升旗仪式是小学生爱国情感形成的源泉和基础。从心理机制上看,升旗仪式有利于创设情境,耳听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目视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口唱激人奋进的国歌,这浓烈的环境氛围最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心理倾向性看,升旗仪式有利于心理场的整合,形成激发爱国情感的正诱发力。在这种正诱发力的推动下,小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进入情境中,使“国家观念”深入心田,心也就会贴着祖国的时代脉搏而跳动。
2、开展学习榜样活动诱发爱国之情。
毛泽东曾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家,从古代到当今的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建设模范,这些人物形象直观、真实,其事迹感染力强,应用思想品德教育,常常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对学生的心灵能产生极大的震荡,唤起他们的情感上的共鸣,诱发他们高尚、正确的思想动机。 四、强化实践,引导爱国之行
当学生心中有了爱国主义情感之后,就会影响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爱国主义行为,在实际活动中表现出爱国之心。我们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知与行达到和谐统一,让他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生活世界是认知践行的土壤,是良好个性品德发展的基础。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中华正气”读书活动,使学生知道中华儿女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刚健奋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等,这是做一名爱国者的高贵品质。这样,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相结合,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达到积极引导学生爱国行为的目的。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的造境、认知、激情、导行并不是截然割裂开的,四者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四者之间的关系,善于组织,善于总结,这样才能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从而培养出合格的新世纪人才。
参阅文献:
1、吴立德《小学班主任工作原理》。
2、吴希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新世纪接班人》。
3、林英《爱国主义教育浅谈》。
4、杨红艺《让爱国主义教育的阳光沐浴孩子的心灵》。
论文作者:陈爱丽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9月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爱国论文; 爱国主义教育论文; 学生论文; 爱国主义论文; 认知论文; 内容论文; 教师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9月总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