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人为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以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89X(2002)06-0047-04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小康社会 应如何建设?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
一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小康社会的重要建设目标
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进程及其战略目标来看,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 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以全国人民总体上步入小康生活水平为起始点,继而向更加宽裕的 小康生活迈进,最终达到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按照邓小平的战略构想,这个发展过程大 约需要30年至50年的时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逐步使全国人民 都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不仅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幅 度增长,而且表现在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即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更高 ,生活环境状况有较大改善。衣食住行的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消费重心向发展型、享 受型转移,对非物质产品和服务性的消费诸如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旅游等的支 出不断地持续增加。这样,人们的多样性需要得到更好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 协调地发展,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 、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 事业。社会的发展又与人的发展密不可分。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所导致的一种 结果或所达到的一种目的;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又有赖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自身的发 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深层内涵和最终体现。正如江泽民在2001年 的“七一”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 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 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 的本质要求。”[1]
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还应提到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方向的高度来认识与把握。伟大 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中,科学 地阐述了人类的全面发展的必然性及其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他们论证了人类社会 是一个从低级文明走向高度文明、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从人的发 展来说,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的依赖关系(前资本主义)、物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两大形 态后,必然要走向“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活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 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2](第104页)的阶段(共产主义),在后一阶段,“代替那存 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 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第273页)。那时,“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 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4](第123页),即成为自由而全 面发展的新人。
全面发展的个人是历史的产物,要造就这种新人需要创造一系列条件,主要有:一是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 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5](第649页)。二是消灭私有制和 不合理的分工。正如恩格斯所预见的:只有消灭私有制,人才能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 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同时,旧的生产方式必须彻底变革 ,特别是旧的分工必须消灭。代之而起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一方 面,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 人身上;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 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三是 充分节约和利用时间。“节约劳动时间等于增加自由时间,即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的时间,而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6](第225页) 这又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四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以及智育、体育和生产劳 动的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第530页),“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 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就会 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3](第223页)。很显然,这些条件的 创造,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只有到了共产主 义社会,才能完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就是把个人的全 面发展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的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联系在一起的[7](第12页)。
人的全面发展,虽然只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达到的一种理想境界,但它指示了人 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同时,它的实现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以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作为前进方向的 。因此,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一个重要阶段的小康社会,也就必然要以人的全 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并努力促进其实现。
二 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人,是为人的发展创造各种物质和精神条件;社会发展的关键又在 于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实践者。正如邓小平所指出:“中国的事情 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 ,关键在人。”[8](第380页)而人的因素的作用,又主要决定于人的素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要 求从各个方面加快推进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主要包括: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地较快增 长,调整和优化适应迈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的要求的产业结构;积极扩大就业,完善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增加居民收入;加快房地产业、社区服务业、旅游业和信用服务业 的发展,为城乡居民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保障;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促进人 民受教育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满足程度的提高;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 和环境保护,改善消费环境,搞好社会治安,为城乡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等等。完成这些任务,是非常艰巨的,充满着矛盾和困难,有赖于国民素质的全面提 高。
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人们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精神。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 、底子薄、资源相对短缺的“后发”型国家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举国上下长期共同奋斗 ,这就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具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很高的积极性、创造性,树立爱岗敬业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从而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供出强大的原动力 。节约和合理地利用资源,治理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协调,改 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其前提是人们 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人类生存环境,树立生态伦理意识,加强资源、环境观念。
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文明程度。小康社会是一个高度文明的 社会,生产生活及公共活动秩序良好,社会安定和谐。这就要求人们具有较高的文明程 度和高尚的情趣,在人与自然及周围环境、人与人的关系中体现出高度的文明精神,能 正确处理个体与群体、生产方式与消费方式、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自觉地遵守 社会公共活动秩序与行为准则,进行文明生产,确立与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消费方 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与避免西方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精神颓废、道德沦丧 、社会治安混乱等“城市病”、“社会病”。
再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广大社会成员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在 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时代背景下建设小康社会,这使社会经济 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更取决于科学、技术、信息以及人的创造力等 精神文化资源。哈比森(F.H.Harbison)曾经指出:“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 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则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 经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动力量。显而易见,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人 民的技能和知识,就不能发展任何别的东西。”[9](第180页)我国人均自然资源不足, 物质资本短缺,而拥有的人力资源却是世界上最丰富的,亟需以人力资源的优势来弥补 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的劣势。但巨大的人力资源还只是一种潜在优势,要将它加以开发 利用,关键是要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使广大劳动者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否则, 庞大的人口数量不仅不能转化为巨大的人才优势,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只会成 为制约现代化进程的沉重的人口包袱。尤应引起注意的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 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经济、科技竞争,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创新 能力和人才的较量。而我国的现实却是:从总体上看,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据统 计,我国1990-1999年新增劳动力总数为1.89亿人,其中大专以上技术人才仅占3.5%, 中专、技校、职业高中毕业生占14.5%,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占46%,有36%的新生代劳 动力还达不到初级技术所要求的文化程度[10]。因此,为了积极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 必须尽快改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与创新能力同现代化进程不相适应的状况。
三 在小康社会建设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精神
由上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小康社会的重要价值目标,而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又要依靠 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也就是说,满足人的各方面利益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小康 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以人为本。然而,近些年来, 在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中,不同程度地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只注重经济数字的增长,忽 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有的甚至将提供黄色“服务”或不健康的东西视作为 招商引资创造条件,或者把制售假冒伪劣列为地方保护主义的范围;在城市建设中,热 衷于大搞“形象工程”,打造“地方名片”,对关系广大市民日常生活的亟待办理的事 情却较少关注,结果劳民伤财,老百姓没得到多少实惠;对尚处于贫困的人口和弱势群 体的困境视而不见,对他们的切身利益漠不关心,舍不得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去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表现了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倾向,与“以 人为本”相悖。那么,在小康社会建设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精神?依笔者之见,应 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关注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改善其生活状况。让全国人民都过上殷实的小康 生活,是建设小康社会首要的要求。然而,我国农村至今还有约三千万人口没有解决温 饱问题,湖南省农村贫困人口还有约一百一十万人。已解决温饱问题的群众,离小康生 活水平还有不小的距离,有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仍相当差。据测算,1999年湖南省低收入 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在800元以下)的总数为427万人[11]。城市也有一部分低收入者 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他们的生活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据调查,湖南省城市中人均 月收入和支出不足100元的家庭占总家庭样本数的比例超过6%[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十分重视“富裕中的贫困”问题。资本 主义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财富迅速扩大,社会整体的富裕程 度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但收入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即存在所谓 富裕中的贫困。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国民经 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总量迅速增加,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同时 个人收入差距明显扩大,部分社会成员贫富悬殊问题日益显现。用国际上通用的测量贫 富差距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来衡量,根据世界银行发表的《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和中 国社科院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的研究结果,1995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41 5或0.452[13][14],进入了国际上通常认为的差距较大(0.4-0.5)的区间。这表明,“ 富裕中的贫困”问题也已在我国开始出现,应引起足够的关注。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 中期就曾高瞻远瞩地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 。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 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8]
关注贫困人口,千方百计改善其生活状况,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1)加大农村扶贫力 度。尽快解决少数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巩 固温饱成果,改变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落后状况,为达到小康水平创造条件。为此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都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扶贫投入,还要动员、吸引更多的 社会和其他资源参与扶贫。可是,一些贫困地区的官员,为了捞取升官的资本,不惜耗 费来之不易的有限资财,兴建“政绩工程”,有的甚至侵吞、挪用扶贫款来满足个人的 私欲。这种置贫困人口利益于不顾的态度和作法必须坚决纠正,对于其中属于犯罪的行 为必须严肃惩处。(2)坚决贯彻落实最近全国再就业会议精神,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措 施,千方百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与此同时,继续实施并完善“三条保障线”制 度(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妥善帮助解决生活困难较大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实际问题。(3)改 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真正发挥其调节贫富差距的作用。从我国当前情况来看,税收 部门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效率较低,特别是大部分高收入者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并未足 额收上来,致使高收入者的税负不仅不高,甚至还低于低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 入分配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必须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做到高收入者 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或不纳税,偷漏税者必须受到惩罚。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适 当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除工资以外的其他收入的累进税率;改分类税制为混 合税制,即在继续推行源泉扣税的基础上,对其他各项收入仍按比例税率分类征收,在 纳税年度终结后,实行综合申报,多退少补,并逐步向综合个人所得税制过渡;加大对 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力度,将源泉扣税和申报纳税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监控 ,对偷、漏、逃、骗、抗税的行为,严格依法惩处。
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现代社会的福 利,不仅表现在经济增长上,而且表现在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条件即生态环境状况上 。以资源滥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来换取经济的增长,给人们带来的经济福利是要大 打折扣的。衡量经济福利水平,必须考虑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代价。可以 设想在国民经济核算中使用经济净福利指标(NEW),因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社会环 境不良等外部不经济现象形成的不经济价值(ENE),实际上抵消了一部分GNP。我们追求 的应是经济净福利(即NEW = GNP - ENE)的扩大。为此,我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 要树立和加强生态文明观,着眼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强调人 类在自觉地认识与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尊重和爱护自然。要克服和纠正片 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 、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
坚持教育创新,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在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使命。要进行教育体系的创新,逐步形成适应终生学 习需要的学习型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我国现在还有八千五百多万成 人文盲。要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和妇女扫盲工作,在“十五”期间全部扫除有 学习能力的15至24岁青壮年文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教学 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 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学模式,使每 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重视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有适应终生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基础知识、基 本技能和方法。
积极开展科普工作,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国民的科学素质指全体社会成员了解必要的 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 务的能力。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 迫切需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这除了依靠各级各类教育外,科普工作是一个重要途 径。而对18岁以上的全体公民,除了要运用各种继续教育、职业教育继续培训外,主要 是通过科普教育来提高其科学素质。科普指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 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加强科普工作,既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科学文 化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又能促进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必须 切实贯彻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大力开展科普活动,促进公民科学 素质的提高。
重视智力开发,为人们才能的发挥创造良好条件。教育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手段。我们 要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基础教育,动员各方力量,采取多种办法,切实帮助贫困学生解决 上学的经费问题,使他们不致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或不能入学。通过深化改革,建立健全 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的激 励机制,使人才充分享有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 尊重的荣誉感。同时,要在分配中体现知识和智力的价值,贯彻落实知识、技术、信息 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使人才的贡献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还要营造有利于人才 成长的宽松环境,包括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 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尊重理解的社会环境,形成允许在创新和探索中出现失败、包容 失败、不怕失败的氛围。
收稿日期:2002-10-14
标签:小康社会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人的全面发展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生活教育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