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知识整合的工研院网络模型研究_科技论文

基于产学研知识集成的ITRI网络型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学研论文,模式论文,知识论文,网络论文,ITRI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世纪末,大学开始从传统致力于知识输入与输出的第二种模式“知识工厂(knowledge factory)”转换为与多个网络相交的第三种模式“知识集成中心”[1][2],随着大学角色的转变,一些学者对大学这种新型模式进行了研究。Youtie和Shapira[3]讨论了Georgia Tech大学的ATDC(Advanc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ATDC聚集了众多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不仅提供了孵化设备、催生了资产分拆公司,而且通过综合提供种子资金和服务帮助创立新兴公司。日本的TAMA(Technology Advanced Metropolitan Area)通过为高校和企业减少搜寻与讨价还价的费用、帮助建立与协调研究团队、竞标R&D基金,组织商业展销会及管理虚拟实验室等,促进了产学研间的知识集成与转移[4]。由剑桥-麻省理工大学(Cambridge-MIT Institute)联合建立的KIC(Knowledge Integration Community)是一个国际化的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组织,CMI吸引了世界上两个领军大学的研究能力,且通过其它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积极参与,探索建立起了一种知识交流系统[5]。

      为了深化自主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升区域科技竞争力,近年来,中国一些省市开始学习和借鉴国际著名知识集成机构建设的经验,围绕产业前瞻性技术、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的协同创新与转化,涌现了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例如,四川省于2010年成立了第一家以促进新能源领域政产学研合作发展为目标的成都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2010年上海市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以新兴产业为主旨的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江苏省自2010年开始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了10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并于2013年12月进一步成立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这些产业技术研究院实质上承担了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机构的角色。

      尽管中国各地在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过程中不乏一些新的探索和举措,总体而言,尚处于初创阶段,有关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多限于探索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意义[6-8]。根据本课题组的实际调研,多数产业技术研究院对自身的发展定位、管理模式及运作机制等不够清晰,在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运作过程中,有的类似于科技园,有的类似于研发机构,有的更多承担着孵化器的角色,有的与原先的部门研究所没有实质性的区别等,难以体现其比较优势。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内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比较、分析及总结[9][10],及产学研合作中某些方面的探索,如知识集成与技术创新的关系[11]、知识产权冲突[12]、法律与政策制约[13]、知识网络结构的鲁棒性[14]、知识转移的超循环系统[15]、产学研协作创新网络的特性[16][17],知识溢出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耦合机制[18]等。这些文献多是微观层面的研究,且一般是基于传统的产学研协作模式,难以满足需要学科交叉、众多产学研机构协同创新及技术转移的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需求。本文基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的实践,以跨组织知识集成组织的整体视阈,构建了一种可以在学术界、科技服务界、产业界、金融界和政府部门之间集成与转移隐性知识、编码知识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网络型模式,以期为中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1 基于跨组织知识集成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战略定位

      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在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求下应运而生的,是产学研合作的一种更高级的模式。由于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中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没有明确的定义。根据2012年7月江苏省科技厅在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组织召开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层论坛,结合本课题组对国内外跨组织知识集成机构的研究,将基于跨组织知识集成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内涵界定为:以前瞻性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推进先进技术产业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层级为目标,集创新、资本、创业孵化与科技中介服务等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产业技术研究院较之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具有如下特性:研发、转化及应用的开放性与综合性;技术的引领性、支撑性及学科的交叉性;创新、创业人才的复合性;科技中介服务的集成性,跨组织知识集成的网络性等。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对具有巨大经济潜力的产业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的研发与转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根据产业技术研究院主要依托的创新主体或支持主体,可将产业技术研究院划分为大学主导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主导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及政府主导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类型。

      (1)大学主导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战略定位

      大学主导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指主要依托研究型大学、研究院所,根据大学(研究院所)学科优势以及区域资源,以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及其技术基础研究为核心任务,进行研发、成果转化、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从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大学主导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通常以一所或多所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为核心,通过其它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参与,集成创新链各环节的信息、资金、人才、政策等资源,以应用为牵引进行基础、应用研究,目标是产生突破性科学成果,又可以迅速进入产业化过程,使科学知识和商业价值合二为一,同时,提供复合型人才培养、公共服务和研发服务。例如,苏州纳米产业技术研究院可划为大学主导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依托苏州纳米研究所、苏州大学碳基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纳米产业科技资源和创新成果的优势,重点围绕产业共性技术开展工程化研发、企业孵化和成果产业化。

      大学主导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既可以定位于营利性组织,也可以定位于非营利性组织。如果研究院的主要业务是依托大学(研究院所)来进行前瞻性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技术基础研究,研究经费一般来自政府和一些仅用于维持自身设备、人员、实验室运转的合同收入,那么研究院可定位为非营利性组织;如果研究院的主要业务是依托大学(研究院所)进行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企业,并且获利较多,则产业技术研究院可以定位为营利性组织。

      (2)企业主导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战略定位

      企业主导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指在科技成果研发与产业化过程中,企业既是研发的主体又是应用的主体,目的是打造产业集群创新平台。产业集群中存在一家或几家核心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知识创造和溢出能力,为联盟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保证,在整个创新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关联企业、高校围绕在核心企业周围,支撑核心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企业主导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重点是实现产业集群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创新、转化及产业化,以便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例如,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研究设计院(南京)属于典型的企业主导型产业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立足江苏轨道交通制造业发展迅猛、企业密集、产业链相对完备这一新优势,依托城轨交通相关的工程设计,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工程建设等产业链创新联盟龙头骨干企业,成为全国首家城轨产业专门科研机构,采取以资本为纽带的方式联合组建研究院运营载体,以便实现产业链前后环节相互衔接,多机构、多专业共同参与的协同创新,重点解决核心产品国产化和“首台首用”工程应用等重大科技问题,引领和支撑产业快速发展。

      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定位于营利性组织。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一般以股份制形式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究院实体,采用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管理的运作方式,创新主体通过资金及技术入股的比例进行成果的共享和利益的分配。研究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成果转化、合同研究开发、技术服务、各类人才培训等。

      (3)政府主导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战略定位

      政府主导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指在政府主导下,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依托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平台,整合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等产业创新资源,进行产业前瞻性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及技术基础的研发和应用,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服务。该研究院同时还为大学、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转化、企业技术咨询、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企业孵化等提供相关服务,是聚集了创新链各环节的信息、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的集成化创新平台及软硬件支撑服务平台。例如,2013年12月成立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开展产业应用技术的研发、转化和服务,做基础研究单位不愿意做、中小微企业没能力做、政府机关不应该做的研究工作。该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产业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以及交叉学科的集成创新为研究重点,填补上游基础研究和下游企业产品生产之间创新链的空白。

      政府主导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定位于非营利性组织。研究院的“非营利性”并不是指其不营利,没有自己的收入,而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致力于技术研发和提供公共服务。事实上,研究院可以通过技术入股、共同研发和科技服务等获得收入,这些收入应作为研究院的发展经费,不得挪做它用。作为非营利机构,可按照相关法律,享有税收优惠政策。政府主导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是政府职能的延伸,一方面可通过其公共研发平台,聚集各种创新资源,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根据政府的产业规划,进行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关键性的技术研发,培育新兴产业。另一面研究院可根据自身优势,为科技成果的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技术咨询、企业孵化等提供专业化的系统服务,此外,可协助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营造良好的环境。

      2 产业技术研究院跨组织知识集成网络的设计

      2.1 跨组织知识集成网络的构建

      跨组织知识集成网络构建的基本思路是,依托产业技术研究院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政府、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视为一个整体,其中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作为内生创新主体,科技中介、政府、金融机构等作为外生服务支撑主体,通过建立高层次跨组织团队,将各创新主体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来研究、转化、扩散先进的产业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降低各创新主体间复杂知识流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促进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增值流动,有效推动技术产业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及科技转化能力。据此构建的基于跨组织知识集成网络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技术研发团队主要由大学、研究院所组成,主要进行知识的创造、融合及共享,是知识的供给方;技术应用团队主要由企业组成,不断提出市场的技术需求,并应用最终的科技成果,进行技术扩散;科技中介是连接产学研的桥梁,也是技术成果顺利转化的催化剂;政府是支撑前瞻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及转化的政策制定者、导向者,如项目支持、税费减免、人才政策等,同时,也是产业技术研究院初期建设资金的扶持者;金融机构是产业技术研究院资金的主要支持者,提供多种类型资金支持并进行风险控制。如风险资本、天使资金等。

      

      图1 基于跨组织知识集成网络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模式示意图

      在大学和企业之间有效的知识交流通常需要不同类型中介协同工作的促成,以知识共享和商业化为目的积极的多方面的科技中介工作是至关重要的[19]。图1中的科技中介集成化服务体系一方面是指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服务集成;另一方面是指不同类型科技中介之间的集成,科技中介集成化服务体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聚集资源、连接供需、服务创新与要素整合上,是集信息、技术、设备、市场、人才、知识、政策法规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服务体系,主要提供信息咨询、专利申请、企业孵化、技术转移、资本融通等服务。这些服务功能可按照信息咨询服务数据库集成和技术服务集成两个模块来设计,其中,信息咨询数据库的集成主要是指科技信息数据库、企业信息数据库、政策法规数据库等的集成,重点解决科技信息资源的组织、发布、检索、用户信息的集成等问题;技术服务集成主要集成企业孵化、技术评价、专利申请、实验(试生产)设配租赁、技术交易、金融资本等中介服务。此外,在科技成果市场化了以后,市场的结果反馈也应进入科技中介的信息库中,作为其他项目设立的参考。

      2.2 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不同类型创新主体间的集成关系

      基于跨组织知识集成的产业技术研究院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内生创新主体相互交叉,形成四种集成关系,如图2所示。

      (1)高校(科研院所)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集成关系。高校、科研院所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深厚的专业知识、学科交叉理论储备及相关的实验设备,是关键技术及共性技术研发的主要承担者,可为产业技术研究院提供创新知识、教育培训、学术交流,并可与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实验、实践基地,孵化企业,建立跨学科知识创新、知识交流及知识转移平台。同时,高校拥有丰富的学生资源,可以根据研究院、企业所需,培养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产业技术研究院可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技术研发项目、研发环境及技术成果转化的服务资源等。

      

      图2 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创新主体间的集成关系

      (2)企业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集成关系。产业技术研究院可为企业提供相关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企业是技术需求方,具有敏锐的市场技术需求嗅觉能力、一定资金投资能力,帮助产业技术研究院辨识项目,企业与产业技术研究院可以共建知识交流、技术研发与技术转移的网络平台;围绕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建立企业战略联盟;成立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的实践、培训基地。

      (3)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集成关系。高校(科研院所)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知识、创新创业人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教育;企业可为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提供指导,可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市场、技术需求信息,并将科技成果产业化。

      (4)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的集成关系。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与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共同交集形成跨组织知识集成中心,是产业技术研究院中最重要的部分,包括跨组织高层次的核心人才团队,知识库,知识创新、流动、转移、共享及知识产权管理的网络化信息集成平台等。

      3 产业技术研究院跨组织知识集成网络的组织管理

      3.1 团队矩阵式组织结构建立

      产业技术研究院跨组织知识集成网络是聚集科技创新各环节信息、资金、人才、政策等要素的集成化创新平台及软硬件支撑服务平台。组织结构对跨组织知识集成网络的成功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转化与产业化通常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组织管理,项目的临时性和独特性等特点使得项目组织结构面临着众多挑战,矩阵式组织兼有职能式和项目式的特征,较适合于需要众多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项目组织管理,然而由于项目成员通常来自多种创新主体,管理难度较大,而且随着科研项目的结题,项目组往往归于解散,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及传承,不利于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持续地创新与转化。此外,项目组成员也面临着双重领导的问题。

      鉴于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优势与不足,本文设计了团队矩阵式组织结构,其核心思想是,在研究院内建立由创新创业核心团队组成的跨组织知识集成中心,统一组织、协调及管理项目的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核心团队与项目团队形成纵横交错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如图3所示。

      图3中,核心团队由具有很强研发、应用及成果转化能力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科技中介等组成,这些核心团队成员通常在整个产业创新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核心力量。根据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战略目标,可考虑设立研发中心、成果应用中心及科技中介服务中心等组织,其中,研发中心负责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成果应用中心负责成果的应用,如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高科技企业的创立及技术的应用等,科技中介服务中心负责技术咨询、成果的试验、转化及企业的孵化等;行政服务团队由产业技术研究院各职能部门组成,进行日常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及其他公共服务活动,同时,行政服务团队与创新创业核心团队协同进行人才、信息、设备及需求等各种创新资源的筹集、协调与分配,以便保障研究院的创新、创业工作顺畅进行。

      

      图3 基于知识集成网络的团队矩阵组织结构

      团队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核心团队能够协助产业技术研究院整合联盟中的人才、信息、设备及需求等各种创新资源,激发整个联盟的集群创新。研究院的项目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由核心团队直接承担或者是在核心团队的主导下,以项目的形式开展,不同的项目由不同的研发团队负责,并行运作,核心团队参与项目的立项、研发、转化及应用的全过程,实行矩阵式管理。核心团队成员相对稳定,能够保证创新、创业项目高效地运作,并通过建立的知识库实现创新知识的积累与传承,促进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通过创新创业核心团队的跨组织协作,使得人力、经费及设备等科技资源在不同的科技创新阶段灵活分配,有利于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同时有效解决研发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及核心团队人员所面对的双重领导问题。

      3.2 项目的运作机制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科研活动主要以项目的形式开展,主要包括项目选择、项目研发、成果产出及转化等。如图4所示。

      (1)项目选择

      研究院的研发选择通常以产业为导向,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侧重产业集群的共性需求技术、对于产业发展有较大推动作用的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另一类是面向企业的关键技术研究。

      第一类研发项目通常是在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下进行的,一般是长期的产业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尤其是技术基础的研究。例如英国KIC的静音飞机项目,由麻省和剑桥两所大学牵头,分为5个子研究领域:低噪声机身技术、低噪声发动机技术、静音飞机设计/噪声集成、飞机操纵和技术经济分析;确立了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在短期内通过开发和实施新的工艺流程减少飞机噪音,中期将会在先进的发动机和机体设计技术中运用降噪技术,长期目标是将静音飞机推向全球航空市场。

      

      图4 项目运作机制示意图

      第二类面向企业的关键技术项目,主要通过“合同科研”来进行。企业就具体的技术改进、产品开发或者生产管理的需求委托研究院开展有针对性的研发工作,并支付研发费用,研究成果按照签订的合同分配。

      产业技术研究院创立初期,研发的项目几乎都是第一类,由于研发实力较弱、经验不足,委托其研发的企业较少。但随着其不断的发展,以及与企业的合作不断加深,面向企业的“合同科研”研发项目将不断的增多,将成为研究院项目研发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2)项目研发

      产业技术研究院进行的研发应注重与学术界、产业界错位进行。基础研究主要由学术界来承担,生产技术及配合销售尽量由产业界完成,研究院则应关注前瞻性技术、共性技术及关键技术的研发。但是,它与学术界、产业界又是紧密合作的,可以以共同承担项目的形式与学术界、产业界合作研发,鼓励研究院、高校、企业的技术人员增进交流,尤其是鼓励技术研发人员向企业转移,也鼓励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利用研究院的场所、设备、实验室等资源吸引企业、高校就特定研究主题与研究院进行合作研究,拉长产学研合作的纵深程度,不断推进研究院自身的科研水平。研究院应与大学加强合作,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人员合聘、借聘、学术研究的合作、研究生的培养、场地与设施的共享,以及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等。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技术研发主要包括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两类。自主研发主要由研究院的核心团队承担,或核心团队聚集学术界、产业界的创新资源,如大学、研究院所及企业等,协同研发,主要以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具有前瞻性技术为主,也可以开展企业所委托的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产业技术引进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技术引进主要指研究院通过产业技术引进,对其进行消化吸收,并进行再开发、孵化等。

      (3)成果产出与转化

      研究院的成果产出有技术、专利、学术著作、咨询服务、教育培训及人才培养等,科技成果的转化主要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进行:

      技术转移。面向具体企业所研发的技术,通过当时与所委托企业签订的合同,在技术研发成功后将技术转移给委托企业,企业将其运用在生产中,从而实现技术的扩散,该方式的效率较高,且技术的应用无滞后性。但是扩散范围较窄。

      转让专利。研究院研发出新的科技成果以后,将具有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专利,并出售给相关的企业,实现技术扩散。

      衍生公司。通过建立衍生公司把新技术快速带入产业。衍生公司采用的技术一般均是突破性的新技术,所生产的是关键产品,既可以创造需求,又提供投资机会,从而带动地区产业的发展。

      孵化新型企业。符合要求的高成长性、高新技术的新型企业可以申请进入研究院的孵化中心,研究院提供场地,商业咨询、法律信息等服务,以及投资、技术服务、培训、行政管理等支持。企业成功孵化后,可以支付费用或将一部分股权无偿授予研究院作为回报。

      4 结论与展望

      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间的知识流动网络关系对于促进复杂产品的高级别创新及知识溢出至关重要[20]。与渐进式创新相比,对于市场来说新的高级别的创新,有助于长期持续地改善企业的竞争优势。产学研间的跨组织知识集成网络有助于国家、区域创新系统内的知识流动,也是提升一国产业技术能力的基本途径,当前,世界各国在产业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多是以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的创新模式来实施的。

      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机构正在中国兴起,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将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研究对象,从跨组织知识集成的宏观层面,探索了一种跨组织知识集成的网络型模式,与传统的产学研协作模式比较,构建的模式具有如下特性:

      (1)传统的知识转移模式通常是线型模式,很少需要跨越组织边界,例如,科技成果由高校、科研院所转移到企业,企业应用知识完成创新。这种线型转移模式功能较单一,知识流向基本上只是由“上游”到“下游”的单方向流动,且流动效益低,对知识产出的拉动和知识应用的激励作用不强。本文构建的跨组织知识集成的网络型模式,产学研间的知识不再固定地由“上游”流向“下游”,而是既可以横向、交叉流动,也可以“逆流而上”。网络型知识流动的范围广、针对性强、速度快,能够有效拉动创新知识的产出,促进创新知识的应用。

      (2)建立的跨组织知识集成网络,使得产学研众多主体间复杂的知识流动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整体性的存在方式,可更广范围地将不可能自然有一个共同交互平台的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人员聚集在一起,体现了知识创新与转移过程的多种要素,如教育、研究及知识转移,降低创新成果价值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加速知识的转化与应用。

      (3)设计的团队矩阵式组织管理结构,通过创新创业核心团队形成的跨组织知识集成中心,一方面可在保持组织原有职能的同时,克服组织边界的障碍因素,降低知识流动的成本,提高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转移的绩效;另一方面可提供基于认同的信任,拓展获取研发劳动资本的途径,当然,这种整体性同时伴随着流动性、开放性、动态性,是一种较弱意义上的整体,有利于增强复杂技术的持续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实现区域科技经济持续发展。

      不同类型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如大学主导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主导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及高校主导型研究院等)各具特色,如何针对具体类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特性,从微观层面建立高效的网络型知识交流与转移系统,如复合型人才培养、知识库构建、知识产权与利益协调、资本进入、政策调控等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标签:;  ;  ;  ;  ;  ;  ;  ;  ;  

基于产学研知识整合的工研院网络模型研究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