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大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重视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工作有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将地理信息系统与配电网生产自动结合,能够满足电力企业的决策可视化、控制智能化的要求,降低企业的整体运营成本,提高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
0引言
配电网方式优化,就是指在配电网工作运行过程当中,对配电网络中的各种技术设备进行相关性的调整和优化,保证其在运行中可以适应外界各种环境的影响和变化,最终使配电网以一种最优的运行方式运行。传统的配电网的运行方式很难实现配电的最大化,在配电运行方式方面难以实现最优,而通过配电网的运行方式优化可以提高其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更好的为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方便。
一、配电网运行方式中最优方法分析
1遗传编码优化
在配电网络方面,每一个二进制的网络编码都对应着一个开关的开、关状态,也就是说1代表了配电网中开关的关,0代表着配电网中开关的开,所以在遗传算法中,配电网运行当中有多少个开关就对应着有多少个遗传编码。但是为了提供配电网的运行方式最优,需要对其遗传编码进行优化,将一些不必要的开关去除,这样可以减少配电网的遗传编码,使遗传编码的管理更加优化和便利。
2交叉操作优化
所谓交叉就是指对染色体的组合过程,在配电网中通常是使用单点交叉的方式进行操作,随机选择两条染色体进行相互操作,再选取其中一条染色体的一点作为是染色体的交叉点。在这一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就是确保交叉中的闭合开关数量上的相同,数目相同就可以形成两条新染色体,但是一旦错误就可形成一种不可行解的操作,这种情况就需要重新进行交叉;其二就是拓扑分析新形成的染色体,对其形成的环路进行分析,一旦发现环路存在问题或者是供电孤岛等等,都要进行再一次的交叉操作。
3适应性函数优化
以适应性函数作为基本的工具,在遗传编码算法方面,对众多的编码进行适应度函数计算,这样可以进一步实现整个配电网的整体最优化。在适应度函数优化方面适应度非负是一个重要的优化基础,遗传算法过程方面,分析每一个个体自身的配电运行方式以及每一个个体运行中的适应度函数,即Fit(i),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适应度函数的计算,即对Fit(i)=1一G(i)的计算,通过这种分析方式选取一个适应度较高的个体,使配电网系统的整体运行更加优化。
4系统结构的优化
系统优化是配电网运行方式优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系统优化的过程可以直接影响到配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程度。系统结构的优化就是先从IDP也就是综合数据平台中获取得到配电网运行的基础数据,在经过数态重获后,最终提供到配电网内部的系统评估,最后再一次从系统的的数据平台中获得数据并直接送到配电网优化系统,做一个完整的配电网评估。在系统结构优化方面,工作人员通过对GIS系统对系统结构优化的方式和数据进行相互对比之后,选择其中最优化的方式进行优化。
总之,配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涉及到各个方面,在适应度方面,单个个体的适应度函数值与配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呈正向相关,也就是说当个体适应度函数值高,配电网的综合性能就低,这样配电网的整体运行就会实现最优的效果。在遗传编码方面,如果没有找个一个最优化的值,那么就需要在所有的个体中最后的值最为配电网运行最优的选择,这种方式是利用了精英保留的方法,最后的一个可以视为是相对最优的结果,也是配电网运行方式最优的选择,通过适应度函数分析之后,还要对其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分析,来评估配电网整体运行方式的最优结果。在系统优化结构方面,对数据进行充分的准备后,进行拓扑分析,如果所得结果满足了配电网运行要求,就可以将其结果作为是配电网最优的选择。
二、GIS系统的建立
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将GIS作为配电网生产自动化的组成部分,也就是以MIS系统为基础的GIS计算方式,并将这一基础系统,通过配置接口与SACDA等其他相关系统共同完成整个配电网的生产自动化工作,满足电力供应企业的管理需求,实现业务自动化、流程化管理。详见图1。MIS系统通过传统数据表现形式反映数据库中需要处理的数据,通过GIS系统将数据库中抽象的杆塔、线路、变压器以及变电所等转化为电子地图上的地理对象,这些地理对象满足特殊的位置特征和视觉效果。通过两个并行系统的数据处理和整合,能够实现在同一数据平台中的互助作用,既在GIS平台上可以调用MIS中的数据,反之,在GIS中进行后期处理的数据也可以在MIS系统中进行反映。
三、GIS系统说明
1开发原则
系统采用面对用户的设计思想,提高了软件的维护性、继承性和扩充性,支持用户或第三方进行二次开发和管理,实现用户的个性化使用,这一设计理念符合当前软件的发展潮流。系统支持实时操作,能够满足电力生产各个环节的需求,能够将调度、自动控制和电网管理等管理需求在同一平台上处理,具有同一的数据基础。另外,为了满足系统功能的扩展,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开发,即使增加用户数目也不会降低系统的运行效率。
2系统特点
该系统以地理图形作为整体数据背景,分层显示电力系统中的相关设备的位置和运行情况并进行管理工作以满足用户业务需求,同时能够直观的反映电网系统的运行方式和实时情况,以确保电网的运行状态和经济财产安全。另外,系统支持网络拓扑结构的实时重构,系统能够实时反映用户的系统更改需求,同步更新电网模型中的相关信息。这些功能基于强大的电网建模功能,通过特殊的图形编辑工具将设备的图形数据连接实际地理位置,并形成相应的数据资料,实现同步输入功能。
3关键技术及实际功效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能够实时确定设备的地理位置信息,实现数据关联。这种功能模块能够得到系统较为准确的位置,并且代价较小,将地理对象和相关属性进行结合,能够实现系统的图文互动。在实际的生产管理中,通过不同的流程进而选择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组合工作,达到通过配合不同属性和定义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满足在配电网生产运行管理时的不同要求。个性化基于模块化、角色化和流程化,为实现业务的需求通过业务流程的自定义工具满足不同单位的需要,进而实现整体生产管理流程。另外,系统所具有的组件技术能够将GIS系统与其他组件进行高效的系统集成,电网企业可以进行系统组件的自定义工作满足企业内部生产运行管理的需求。
结束语
随着供电企业配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逐渐成为了电力系统行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配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需要其各个方面的优化,在遗传编码、交叉操作、系统结构以及适应性函数方面都要进一步完善,以实现配电网运行方式的优化,促进我国电力系统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雪超。关于配电网调控安全管理的几点研究[J]。电子世界,2014,18
[2]刘云鸿。智能化配电网设备运行研究[J]。云南电力技术,2016,44
论文作者:陈梓锋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配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方式论文; 数据论文; 最优论文; 函数论文; 染色体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