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证券市场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证券市场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证券市场论文,我国经济论文,增长方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目前,我国经济改革的中心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在此当中,证券市场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剖析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及

证券市场的现状与问题入手,阐述了证券市场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以

及证券市场在实现“转变”中所起的作用与重要性,并对目前证券市场中存在的

一些缺陷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粗放型经济增长 集约型经济增长 优化资源配置 资本存量 证

券市场 直接融资 流动性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决议》中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一,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则是“九五”期间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简言之,就是要在一个经济增长阶段内提高物质财富的增长率,即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广泛地动员和高效率地配置经济资源,其中最关键的是金融资源的动员与配置以及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与机制。在此当中,发展与完善证券市场为主体的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旨在最大限度内通过优化资金资源的配置以实现物质资源的配置。为此,本文拟就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方式状况下,证券市场及投资的现状,它与实现两个“转变”之间的关系,在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中所起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作一些探讨。

一、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及证券市场的现状

在当今经济生活中,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有两种:粗放式经营与集约式经营。粗放式经营主要是通过扩大建设规模,大量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它不重视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忽视生产要素的有效性提高,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重速度,不重效益;是行政性计划经济体制下,以计划为基础配置资源的产物。集约式经营虽然也需增加一部分生产要素的投入,但它更注重提高生产要素的有效性,并通过对此进行的优化组合和技术进步来提高利用率,达到节约资本和产生相对投入增长的目的。虽然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和条件不同,却密切相关,共同推动经济的增长。

(一)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一种传统的以粗放型经营为主的模式

这种粗放型经营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下述几方面:

1、资金分配方面:资金的流通与分配在其总量与结构上仍依靠计划的手段通过贷款的规模和指标来控制贷款的总量和流向,造成了大量低效的项目上马和低效的企业生存与扩展,使宝贵的社会资源不能给高效企业与项目优先使用,更不能使其优先发展。同时,主管资金分配的国家专业银行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一样,走的同样是一条数量型扩张的路子并具体表现为“三追求”:(1)追求资产规模的扩张。据统计,国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1994年较1990年已增长了104%[①]。(2)追求机构的扩张:1993年较1990年约增长了18.42%[②]。(3)追求人员的增加:1994年较1990年约增长了18.85%[③]。这种铺摊子、上规模、求数量的最终结果是:银行经济效率低下,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资金周转缓慢。接受贷款的企业在产品供过于求、库存积压增多的情况下,生产仍高速增长。同时,银行的贷款增势也不减且贷款利率低于物价增长率,造成企业不论效益好坏,都敢要贷款。

2、国有企业方面:据国有资产管理局1994年对全国124000户国有企业清算核资的结果来看,负债沉重问题严重,总资产负债率达75%[④],而1995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又比1994年同期下降了20.5%,亏损额325亿元,比1994年同期上升了10.2%。究其原因,主要仍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只追求数量型的扩张,采取扩大生产规模的短期行为来促进经济增长,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科研投入过低,忽视技术含量、产业、产品结构,缺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动力与压力致使劳动生产率低下(仅为发达国家同期的2~9%)[⑤],逐渐形成了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格局。

3、通货膨胀方面:据统计,1994年我国的通胀率为21.7%。1995年涨幅仍高于15%[⑥],虽然中央银行继续进一步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按目前的趋势,1996年也恐很难控制在10%以内。其原因主要有:(1)工、农业比例失调。工业投资的高增长吸引了大量的资源,使农业投入相对不足,造成粮食减产。而工、企业在整体上仍然是一种过分依靠投入、整体素质低和经济效益差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它不仅不能通过技术进步、科学管理、降低消耗来达到消化、减轻农付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促使产品总成本的不增加或少增加,反而还因自身体制的缺陷和效益低下使农产品价格的上升转变为整体社会生产成本的上升,把通胀的压力传递到整个社会。(2)基建投资和消费的过度膨胀造成货币投放增多,流通量急据扩大。据统计,1994年全国在建规模达4万多亿元,国有单位基建投资增长率达49.5%[⑦]。1995年1~8月,在中央适度从紧的宏观货币政策调控下,基建投资虽得以控制,但仍增长了16.8%[⑧]、由于贷款进入企业后又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个人手中,成为个人收入而最终导致了消费的过度膨胀,使货币的被迫投入在粗放型经营的格局下实现和放大着通货膨胀。

(二)粗放型经济增长环境下我国证券市场与证券投资的现状

借鉴国外的经验,证券市场的发展不外乎两种形式:一是自然演进式:让市场自我发展与成熟。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均属此类。二是政府推动式:由政府规划指导,通过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来推进本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地区采用此模式。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深、沪两大交易所的正式开张算起,已整整6年了。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初期发育阶段,粗放型经营的状况仍相当普遍,故证券市场的发展模式是政府推动型的并明显地存着下述问题:

1、管理机构的设置欠科学、合理。

目前,我国由下述部门、机构组成对证券市场的管理:(1)国务院证券委员会。(2)中国证监会。(3)国务院有关部门(含人民银行、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体改委等)。(4)地方政府。(5)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这种多层次、多部门的管理体系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首先,证券委员会是国务院非常设机构,不具备国务院各职能部门的直接职能,而作为日常办事机构的证监会又因职责功能不全,难以履行证券委的各项职责,缺乏管理证券市场的权威性。此外,地方政府的介入进一步削弱了证监会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管理的权威性,容易形成政出多门、政策多变、矛盾冲突多发的混乱局面,干扰和破坏了证券市场自身的可调性。

2、管理机构在设置繁琐、干预过多的同时,又存在着严重的干预不足。

虽然全国各地股票、债券交易从1986年就开始迅速发展,但《证券法》却千呼万唤难出台。1993年前只有一些地方性的规则,直到1993年4月22日国务院才颁布《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且尚未随证券市场的变化而修改。国债、期货市场运作一年多,直到上海出现“3.27”风波后《国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才正式出台。此外,没有制定明确的发展证券市场的计划,时常造成股市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

3、粗放型经营方式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中主客体的发育。

目前,由于我国的资金分配体制仍是计划分配,由资金调节物资,证券市场仍采取规模控制的方法,使得证券市场中的主体——上市的公司、企业和他们的融资总量都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据统计,目前深、沪股市现有上市公司300多家,总股本至多不过四五百亿元。3000多亿的股票市值不仅和国有资产存量相比微不足道,与居民总储蓄余额的2万多亿也无法相比。此外,国家还每年确定一个全国上市的总规模,然后分配到各个省市、落实到每省的一两家或三五家家企业。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用计划手段向企业发配资金的方式,其结果是使许多效益好的企业不能通过证券市场的融资来获得促进企业发展的资金。另一方面,因上市条件弹性很大,获准上市的幸运者不一定是机制转换、经济效益与发展前景各方面都最好的企业,也不一定是最需要进行投资的企业,这样一来,不仅造成了证券市场上主体的缺位,也给证券市场的有效、有序发育带来了困难。

另一方面,作为证券市场的客体——金融工具,目前的状况是债热股冷。据统计,我国1995年全年共上市A股21只,新发行并已上市A股的上市总额约5.1亿元[⑨]。而在1991、1992年曾相当火爆的企业债券因受宏观紧缩、市场变化和业债滑坡等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发行和交易境况已跌入历史低谷。相比之下,国债市场的交投气氛远远高于股票与企业债券市场。截至1995年岁末,财政实际发债数量为1535亿元,几乎等于1981~1992年的规模总和。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有股、法人股和个人股并存,证券的产权性质模糊,且国有股和法人股不参与二级市场的流通。目前,我国股市中,国有股、法人股占股本部额约80%,进入二级市场流通的个人股仅20%。国有股、法人股的不上市不仅使它们的失去了证券的流通特性,还使国家通过证券市场调整国有资产存量结构,利用参股、控股或独资等形式发挥证券市场在优化经济结构及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大为削弱。另外,虽然国债市场火爆,但同样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国债利率固定不变使其价格机制失去了作用,当市场供求发生变化时,国债“以不变应万变”使投资者面临更大的风险。

(三)证券交易的过度投机,加大了证券市场的扭曲程度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主要是个人,缺少进行中长期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因资金有限、专业知识与市场经验不足、分散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股市波动时,容易追涨杀跌,造成股市动荡、短期投机风过旺。如1994年8月4日,[⑩]在政策面利好消息的刺激下,上海股市成交量突破百亿元大关,而同期香港市场日平均成交额近50亿港元,折合人民币只有上海股市8月4日的一半。但从上市可流通股本总额看,港市为1648.35亿港元,即1876.87亿人民币。而沪股市发行总股本中因国家股、法人股无法流通,实际可流通股本只有70多亿元,只有香港股市的4.15%。市场规模小而交易量如此大充分说明了我国股市中的投机性过甚问题。当然,无可非议,证券市场有一定的投机性,但现在我国的股市几乎成了炒政策、炒消息的场所,这便是极不正常的现象。投机过度、换手率过频造成了众多的投资者只重眼前利益,不关心企业的发展,也造成大量资金资源的浪费。

二、证券市场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及由此产生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依赖以金融集约为先导的效率驱动。我们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最根本的是确立集约型发展借以存在的制度。证券市场体制正是在这种制度的创新与安排中具有特定的功能,并且体现于:(1)它以股票、债券为工具,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闲置资金,实现资金的大规模集中并迅速地把它们转变为长期资本。(2)使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为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3)证券具有的虚拟性、流动性和分割性能更容易吸引国内资金,更广泛地引进国外资金。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证券市场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将日趋密切。

此外,证券化已成为当今市场经济运行中新的发展趋势,财产形式逐渐以证券为媒介进行。这种经济关系正加速地扩展和渗入到各个层面,使证券市场在实现“转化”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并具体体现于下述几方面:

(一)证券市场为市场经济下企业产权的流动与资本存量的重组和优化提供了一有效的场所

目前,在实现“转变”中,经济效率是来自于各企业部门财产存量结构的不断优化及充分释放现有资本存量效能,通过利用企业的破产、倒闭、合并等组织形式来实现集团化与规模化,而企业的并购及产权的流动通常又是通过证券流通这种形式来促进并实现的。所以,一个有效的证券市场就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企业的资本财产运作形成存量财产流量化,流量财产证券化,引导全社会的现有资本存量不断地释放并按效率优先的原则重新配置。

(二)证券市场能强化高层机制对资本流动的导向,拓宽与增强融

资系统与能力

货币资本无疑是经济运行的血液和动力,但证券却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融资及资源配置工具。它构筑了银行信用之外的一个直接融资系统。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根据公布的证券价格与收益以及相关的信息,选择购买潜力大、效益好的公司发行的证券,从而引导社会资本向资本收益率高的产业部门和企业流动。在正常的情况下,这些产业部门和企业通常是国民经济急需发展的瓶颈产业或产品供不应求的企业。资本流向这些产业和企业意味着资金被配置在最能发挥效能,运用效率最高的领域和环节。因此,证券市场实际上为社会资本的流向提供了一种充分的选择机制,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发展证券市场有利于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国家经济建设,疏通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渠道

目前,由于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过于狭窄以及企业经营机制上存在的弊端,国家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的不良债务,逾期、呆滞、呆帐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0%。而另一方面,企业自有资金缺乏补充的渠道,资产负债率逐渐增高,债务包袱沉重。这种企业高度依赖银行的状况不但造成了专业银行的巨大压力,也使国家宏观调控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境地。因此,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股票融资能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减轻对银行的压力,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创造条件,进而建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互相补充、合理分工的金融体系,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更大帮助。

(四)证券市场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既能满足经济增长对资本的需求

,又能抑制通胀的融资机制

随着改革的深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资金需求日益增加,但由于银行信用机制的货币创造乘数原理,货币供给需要严格控制,否则会导致流通中的货币供给迅速膨胀。故此,银行信用机制是很难实现刺激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这双重目标的。这种情况表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客观上要求有更高效率且能解决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胀之间矛盾的融资机制,证券市场的发展正好适应了这一要求。一方面,证券市场把大量再生产过程中的闲置货币资金与一部分消费资金转化为营运资产,分流了社会资金,减轻了物价上涨的压力。另一方面,在社会总的货币供给规模不变的情况下,那些转化成营运资产的社会资金却相应地增加了社会的投资,减少了货币的发行与投放,达到控制通胀促进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三、完善与发展证券市场的对策

综上所述,证券市场在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缺陷。如何使之通过发行股票、企业债券,集中较大规模的社会资本,不断调节社会资源的优化分配从而创造出现代意义上的大企业,进一步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本文认为应采取以下的对策:

(一)改革与完善证券监管体系的运作

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最好是建立独立的、专一的国家证券管理委员会来管理证券市场、在法律上明确证券委与证监会的法律地位与职责,将现有国务院各部委与地方政府管理证券市场的职能全部收归监委,从根本上改变多头管理的混乱局面、此外,国家有关部门就尽早制定证券市场的发展规划,颁布《证券法》等一系列有关法律,建立与健全证券市场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从严治市。

(二)创造条件,加速证券市场的发育

首先,必须改变证券市场的调控方式。由规模和指标控制转向条件与资格控制,扩大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其做法可参考:规定企业上市基本条件;企业的产品属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发展的范围;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基础较好等。凡符合这些条件的企业均可考虑上市,以便能在一级市场上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使那些经营及效益都较好的上市企业能广泛获得资金支持,加快发展。

其次,必须注意上市企业的结构合理化,要注意第一产业中涉及能源开发方面的产业比例应相应高,第二产业中涉及国家支柱型产业的公司、企业占一定的优势。第三产业中涉及交通、运输、金融外贸等产业保持一定的比例。

再次,必须进一步推进金融工具的市场化。为了改变目前证券市场上债热股冷的状况,充分发挥各种金融工具在企业选择筹资手段、最合理负债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我们必须重点解决国有股与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并对它们的上市有正确的认识。积极创造条件和创新制度,让国有股、法人股上市流通,恢复它们对资源配置、资本存量调整的功能。此外,应控制国债规模,调整国债期限结构,改变目前长期国债期限偏短,短期国债规模较小的状况,推出新的国债品种,形成搭配合理的结构。另外,国债的利率也应随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对确需保值的国债政府应予必要的担保。最后,还应积极稳妥地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减轻企业对银行资金需求的压力,把企业推入资金市场,以适应银行体制和企业投资改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挥证券市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筹资与配置功能。

(三)加强证券机构的自律与规范化

最近,朱镕基副总理在考察上海证交所时,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法制、监管、自律、规范”八字方针。为此,我们在人员素质上,要严格执行《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暂行规定》,在组织上,应设立审计、监察部门,及时发现问题。在制度上,规范财务、人事、经营管理等制度。此外,还可通过建立行业协会的方式,定下行规,使证券商有规可循,相互监督,进一步做好自律与规范工作。

(四)发展投资基金,推进市场储蓄——投资机制的建立与健全

目前,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面临着几个新问题:(1)国民储蓄“一多二散”,不能形成集中有效的投资。(2)众多民众因信息获取及投资知识的局限,虽有投资欲望,却难有投资的其他条件。(3)国民积累分离为储蓄——投资两环节后,中间需媒介二者的金融工具及中介机构。因此,大力发展集体投资、专家经营、分散风险和利益共享的投资基金,是推进我国市场储蓄——投资模式形成与发展的重手段。同时,它还能强化证券市场的投资性功能,减少投机性与盲目性,使证券市场的发展建立在稳定的基础上。

总而言之,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适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与股票融资”已被列入了中共中央指导今后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证券市场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在调控经济、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 ② ③《金融时报》,1996年1月6日。

④《中国证券报》,1996年1月10日。

⑤ ⑥ ⑦ ⑧《金融时报》,1996年1月11日。

⑨《中国证券报》,1996年2月8日。

⑩《金融研究》,1995年第8期第60页。

标签:;  ;  ;  ;  ;  ;  ;  ;  ;  

证券市场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