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总结并归纳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和特征。方法:将15名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纳入研究,样本选择时间为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对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归纳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和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结果:15名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检查结果均为弥漫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单发患者共7例,多发患者共8例,检查出病灶共29个,主要分布在脑表面皮层区以及脑深部白质处,进行MRI平扫主要显示T1WI等、低信号,T2WI等、稍低或稍高信号,周围表现水肿不明显者共2个病灶,中度水肿者共17个病灶,表现重度水肿者共8个病灶,出现坏死者共2个病灶,对病灶进行增强扫描,显示强化微弱者1个,明显强化者28个。结论:使用MRI方式对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进行检查的诊断效果较好,分析并掌握MRI检查表现及特征,对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顺利开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RI;表现;特征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表现为弥漫大B细胞型,在脑干、小脑、脊髓、软脑膜及大脑中较为多发,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1]。由于其恶化程度较高,而实验室诊断的特异性较低,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因此临床多采用影像学检查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2]。及时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进行诊断,对患者的及早康复具有重要意义[3]。本次研究针对15名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统计并分析其MRI检查结果,总结并归纳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和特征。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5名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纳入研究,样本选择时间为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49.62±4.08)岁,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视物不清、头晕、反应迟钝、恶心呕吐、肢体无力等症状,均无其他系统性疾病,且具有完整临床研究资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15名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分别进行MRI检查,使用的仪器为GE HDE EXCITE 1.5T MRI扫描仪以及GE HDXT 3.0T MRI扫描仪,分别对患者进行T1WI与T2WI的平扫检查,T1WI平扫设置TR/TE为400~600/15~24ms,矩阵为256×256,T2WI平扫设置TR/TE为2500~5500/80~140ms,将层厚设置为5~8mm,将层间距设置为1mm,矩阵为512×512,并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统计检查出的病灶数量、位置、周围血肿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患者病灶数量、分布情况、病灶周围水肿程度以及增强扫描结果等进行分析记录,归纳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和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软件对15名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则统计有效。
2、结果
2.1 MRI检查表现及特征的分析
15名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检查结果均为弥漫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单发患者共7例,多发患者共8例,检查出病灶共29个,主要分布在脑表面皮层区以及脑深部白质处,进行MRI平扫主要显示T1WI等、低信号,T2WI等、稍低或稍高信号,周围表现水肿不明显者共2个病灶,中度水肿者共17个病灶,表现重度水肿者共8个病灶,出现坏死者共2个病灶,对病灶进行增强扫描,显示强化微弱者1个,明显强化者28个。
3、讨论
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多发于成年人群中,且在男性中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原因[4]。患者主要表现出恶心呕吐、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预后效果差,使用MRI检查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可有效对患者的病灶情况进行反映,因此了解并掌握PCNSL的MRI检查特征,对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5]。
本次研究中15名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检查结果均为弥漫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单发患者共7例,多发患者共8例,检查出病灶共29个,主要分布在脑表面皮层区以及脑深部白质处,进行MRI平扫主要显示T1WI等、低信号,T2WI等、稍低或稍高信号,周围表现水肿不明显者共2个病灶,中度水肿者共17个病灶,表现重度水肿者共8个病灶,出现坏死者共2个病灶,对病灶进行增强扫描,显示强化微弱者1个,明显强化者28个,说明采用细节管理方式对手术室护工进行管理的效果较好,值得广泛使用。
综上所述,使用MRI方式对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进行检查的诊断效果较好,分析并掌握MRI检查表现及特征,对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顺利开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毅华,杨新光,龙友明,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不典型MRI表现[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2):1377-1381.
[2] 冯洁,叶勇军,舒恩芬.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诊断及病理特点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12):2404-2407.
[3] 耿磊,孙毅,孙志先,等.MRI鉴别诊断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深部病灶[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8,15(2):95-99.
[4] 刘鸿明,赖灿.小儿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病理表现与CT、MRI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114-117.
[5] 王莹,张波,骆继业,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常规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7,14(10):618-622.
论文作者:张婷婷,魏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淋巴瘤论文; 原发性论文; 病灶论文; 患者论文; 中枢神经系统论文; 颅内论文; 水肿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