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我省经济再上新台阶——谈“实现江苏经济发展新突破必须抓‘企业集团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新突破论文,我省论文,再上论文,新台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区域发展
郑斯林代省长在一次讲话中提出,“要抓企业集团化,这点关系到江苏经济的命运”。对合理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大家都持积极态度,也尽了很大的努力,但把这项工作提到“关系到江苏经济的命运”的高度认识,这在我省还是第一次。
实现江苏经济发展的新突破要特别突出发展“企业集团化”,这一判断来自于对解决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出路的认识。我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突出问题是:(1)国有企业机制不活,出现严重亏损;(2)多年形成的结构性失调尚未得到很好地调整和结构低级化;(3)重视了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的工作,但生产的集中度依然过低,形不成规模经济优势;(4)人才、技术的潜在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科技进步步伐不快;(5)经济的外向度低,对周期性波动承受力不强。不少同志把江苏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归结为“规模、结构、体制”,并提出出路在“调高、调大、调外、调新”,可以说是抓住了主要之点。但欲过河,先要架桥;问题是怎样才能把“四调”落到实处。常听到一些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从发展战略讲,江苏第一位的应是进一步进行结构调整;另有一种意见则认为,必须把重点放在培育和发展规模经济;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推动江苏经济上新台阶,最根本的还在于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这些看法各有侧重,也各有其道理。但并非“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关键是要能找到一个能同时推动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培育、发展规模经济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作为改革中一项有强大生命力的新事物而蓬勃发展着的企业集团。推动企业的集团化不仅能收到迅速发展地区规模经济之效,而且必将有效地促进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以及企业的外向开拓,也是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条根本途径。因此,对我省经济发展来说,抓住了企业的集团化,也就“牵牛抓住了牛鼻子”。
一、发展企业集团与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同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情况一样,我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是至今基本上没有搞活,亏损严重。
社会主义经济不论实行何种经济体制,全民所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是任何其他经济成份都代替不了。作为国有经济脊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不能搞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就只能是纸上谈兵。首先,决不存在一个“国有企业搞不活”的命题,一般来说,国有大中型企业还有着集体企业以及一些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所不具有的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有优势而又处境困难、出现严重亏损,这既有社会负担重、历史包袱多等方面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和产业结构、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属于机制、体制方面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解决,对此本文不打算具体涉及。这里要强调的是,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既在解决好机制不活和负担重、包袱多的问题,同时还必须解决好属于生产力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性组织形式以及如何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主体的问题,即实现企业制度的创新和企业的集团化。
企业集团化,就是指企业集团已发展、壮大,挑起了经济发展的大梁,大部分骨干企业已实现公司化改造并成为集团企业,所有企业都直接、间接地纳入进社会化大生产的体系。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同推进企业集团化进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一方面,企业集团本质上是公司企业的联合,它必须建立在公司发展的基础上,正是企业的公司化改造为合理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对单个企业的“改制”还不是目的,还必须接着向前走,借用企业集团的形式把公司企业组织起来;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单体公司企业,或发展成企业集团的母公司,或成为企业集团核心企业即集团母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公司和参股公司。在我国具体条件下,企业的“改制”同企业的集团化进程将会是同时并进。
我以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所以是今天这样一种局面,同它们还没有转上现代企业制度,或者尚未能组建起企业集团,或者企业集团自身还处于较低的层次还不规范,其功能和优势还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很大关系。迄今的改革,包括进行中的企业“改制”,都是过于强调转换单体企业的机制,而对合理组建企业集团和完善集团企业的机制,则缺乏促进措施。不能昨天还忙于规范企业集团的试点,今天又忙于在单体企业进行“改制”试点。至少应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来规范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及其紧密层。
对国有企业如何改革,至今还存在不同看法。我认为,以国有小企业实行包、租、卖、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出售部分、个别的甚至全部资产,引进外资嫁接,这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没有一定量的国家独资(数量不可过多)和控股的大型公司企业存在,如果到头来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过小,是否还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就成大问题了。因此,出售或转让国有企业资产,不可能成为搞好国有企业的根本途径。重要的正在于在国有大中企业“改制”的同时把其引向合理组建企业集团的路,并最终形成相当数量的、由国家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和跨国公司。这样,一方面能更好地发挥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骨干作用,同时又能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国有经济本身亦能不断发展壮大。
必须下大功夫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制,这是第一点;必须同时抓企业的集团化,这是第二点,并要特别加以强调。所以如此,一在于企业集团有多种基本功能和综合优势,国有大中型企业完全能够借企业集团的形式更好地发展自己;二在于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组织形式,企业集团化的路乃是一种必然选择;三在于把国有大中型企业真正构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主体。可以说,只有实现了企业集团化,国有企业才能真正有活力。
二、发展企业集团与优化结构
江苏经济走过一条适合自己情况发展的路,并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在较长时期里,国家出于战备的考虑,很少在沿海搞大规模投资。直到“五五”计划结束,在江苏工业总产值中,中央工业的产值仅占7.2%。同时,江苏又是一个人多地少和缺少矿产资源的省份,城市就业和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突出。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促使我省走上依靠农业和地方财力进行原始积累,选择较有基础、本身又是投资少、见效快的轻给工业作主导产业,积极扶持集体经济,特别是乡镇工业发展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作为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路子,并逐步形成加工工业为主、传统工业为主和集体所有制的中小企业为主的独特结构和优势。然而,随着情况的变化,我省依靠数量增长在全国领先发展的优势逐步丧失,“三个为主”掩盖的矛盾也日渐暴露,昔日的优势甚至已演变成了弱势。特别是,结构性比例失调和结构低级化已成为我省经济进一步向高水平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首先是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而加工工业则不断有新的增长。近些年,虽然多方努力,这种比例失调的状况依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调整。就产品结构说,由于是以传统工业和一般加工工业为主,产品是低档次、低附加值、低市场覆盖率,也就是缺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能称作“拳头”的高科技术产品更少)。这也是我省工业生产一遇宏观紧缩就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问题最大的还在企业组织结构,“小面全”、“多而散”、低水平重复。前些年,在还是卖方市场、而国有企业又较多受到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的情况下,我省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格局确是发挥了“船小调头快”的优势。然而,随着情况的变化,这种低级化的企业组织结构如不从根本上加以调整,其路必然是愈走愈窄。
企业集团确有优化结构的基本功能。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主要的也只能运用经济的手段。通过合理组建企业集团以促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应该说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如何通过发展企业集团以促使不合理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首先,必须有一个正确的产业政策导向,并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企业集团实行必要的政策倾斜(包括投资、信贷、税收等等),而不是对所有大型企业集团都给以扶持。其次,要有优化地区产业、产品结构的总体谋划。特别是苏南各市,区域结构趋同,如何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是个很大的问题。至于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企业集团这种企业联合形式本身就已是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中小企业多,特别是乡镇工业发达曾是我省的一大优势,如能通过发展企业集团很好地把它们组织起来,就将变成新的优势。
实现我省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必须转换经济发展模式。一是要放下产值大省的包袱,真正由重外延扩大转向重内含扩大;二是必须用市场经济的原则指导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不能象私营企业、乡镇企业那样按市场需要组织生产,归根到底在体制。有的国有企业,实在救不活就让其死。这样做,将有助于推动不合理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也有利于企业集团的壮大。
三、发展企业集团与发展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即规模的经济性。在现代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实现规模经济无疑是一件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一般地说,实现规模经济有两种基本途径:一是靠企业自身增加积累实现;二是靠发展企业间的兼并、联合,合理组建企业集团实现。显然,后者比前者来得快。20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的规模经济有了更大发展,出现一批超大规模、多种经营的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是靠大型企业集团的拉动。可以说,企业集团已成为当代经济活动中的核心力量,也是一国经济实力的标志。
企业集团这种企业联合形式在我省产生较早,发展也比较快。据省体改委统计,迄今全省组建的企业集团已达700多家,其中省级企业集团300多家。然而,同全国其他地区普遍存在的情况一样,就总体说它们尚处于较低的发展层次,只有少数初步发育成型,而大部分的企业集团还是功能和结构不全,实力不强。从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看,广东、山东、上海和我省组建企业集团较多,经济发展也快。特别是,“粤货北上”、上海重振雄风都是靠的集团经济。相比之下,我省组建企业集团数量不少,但绝大多数的都未形成适度规模。特别是同广东比,规模经济差距明显。因此,培育我省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正在于主要通过企业集团化来培育和发展规模经济的优势。
发展企业集团有助于培育和发展我省规模经济的新优势,但也不是组建起企业集团就是发展规模经济了。这里,关键在于企业组建成企业集团的合理性,并使企业集团真正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经营机制。事实上,有些企业集团是靠行政性手段组建,有的是为争得大企业的的待遇而板块拼凑式地扩大了规模,结果是有规模而无规模效益。
近些年我省扬州市经济发展快,是以工业规模经济为特色,其主要途径也正是走的合理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的路。这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仅经济较发达、组建企业集团较多的苏、锡、常、宁各市可以通过推动企业集团的健康成长来培育和发展规模经济的新优势;经济还不够发达的苏中、苏北地区,同样能够通过合理组建企业集团来拓宽发展规模经济之路。
四、发展企业集团与推进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已愈来愈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就一国而言,技术进步的快慢决定着其经济起飞的加速与滞缓,也是综合国力盛衰的标志。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依赖科技进步的份额平均在60%以上,最高的达到70%。因此,我省经济欲上新台阶,也必须依赖科技进步。
江苏有着潜在的人才、技术优势,但这种潜在人才、技术优势至今并未能变成现实的优势。我省制定了“科教兴省”发展战略,并取得一定成绩,但不理想。实施“科教兴省”战略,重要的是要以企业集团作为推进科技进步的载体。
企业集团推进科技进步的途径和表现是:(1)促进了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有助于现代技术的开发,并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加快。企业集团的出现,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现代技术的开发,往往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大力协调,而企业集团正可以把生产企业、科研、设计、高校和金融企业的力量联合起来,并能使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有效地推动着企业集团成员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集团能够在成员企业间实行统一引进、统一规划技术改造,并能统一使用成员企业的科研力量,形成技术和产品开发优势。(3)发展企业集团对推进我国科技进步还有更深远的意义。下个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之争。为着迎接新世纪的挑战,缩短我国同经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必须加快发展教育和加大科技投入。目前,我国能用于发展教育和科技的财力有限,必须慎重选择推进科技进步的主战场,使有限资金的使用能事半功倍。在笔者看,关键正在借助于企业集团的形式努力推动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依靠关键集团研制跨世纪的“拳头”产品。
五、发展企业集团与推动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发展企业集团还有另一个重大作用,即能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推动企业经营的国际化。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生产的社会化早已超越了国界,商品经济已发展到很高的程度,国际分工和交换愈来愈发展的新世界。企业经营的国际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显然,只有企业集团才具有与国际竞争强手相抗衡的力量。从这里说,也必须走“企业集团化”的路。
企业集团还有其他一些基本功能,如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另外,还要强调的是,从发展区域经济角度考虑,加快发展苏北,主要还应采用经济手段,积极推动苏南企业同苏北企业的联合。
企业集团并不是万能的,它不过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实现我省经济发展的新突破,远不是解决了一个推动企业集团化所有问题就都能解决了。企业集团也有着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它的成长必然要有一个过程。但这一切并没有使推动企业集团化的重大意义变小。现在,尚未找到有推动企业集团化以外的另一项什么举措,能对推动我省经济上新台阶产生出这么大的积极影响,这么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发展企业集团是一项规模巨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推动企业集团化进程尚有一系列问题要研究。为着促使我省企业集团的更快发展,笔者在此建议:尽快召开一次有省、市有关部门和省级企业集团代表参加的全省企业集团工作会议,并成立省企业集团发展研究中心(挂靠在省体改委、或省计经委、或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或省社科院)。
标签:江苏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国有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规模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