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观与“以人为本”_社会改革论文

新发展观与“以人为本”_社会改革论文

新发展观与“以人为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观论文,以人为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04)02-0034-03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这一新要求,深刻阐明了我党提出的新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一、何为发展观

所谓发展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当然,作为理论形态的发展观同人们自发形成的社会发展观是有所不同的。任何一位心智健全的社会成员,总会对自己所亲身参与的社会发展活动有着这样那样的看法、认识。如社会为什么会发展,社会是怎样发展的,社会发展有没有规律,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或前景是什么,等等。把人们的发展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就是发展观。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发展观,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观,而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观。换言之,是人们对现代社会发展活动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这种“现代社会”有两方面的规定:从时间上讲,它是20世纪特别是它的后半期以来的社会发展历史;从空间上讲,它着重指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概言之,这里的发展观具体指关于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当社会主体(一个社会、政党、阶级、团体、个人等)形成了或掌握了一定的发展观之后,就会按照这些观点去解释有关的社会发展现象,处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发展问题,自觉推动社会的健康、顺利、持续发展。因而发展观也就成为指导人们观察、思考、解决重大发展问题并自觉进行发展实践的基本原则,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论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有关发展的评价模式等。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发展观,也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和相应的发展评价模式等。

那么,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自工业化时代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史及其教训给了我们一个极为确定的答案:人与物的关系问题应是发展观的基本问题。根据人与物的关系,我们从总体上可将发展观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物为中心、为主宰,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这是经典的、传统的或旧的发展观,是我们所要批判和扬弃的;另一类是以人为中心、为目的,通过“物”的发展来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这是科学的、先进的或新的发展观,是我们所要追求和确立的发展观。

这里的“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极端的环境保护。其在理论上主要表现为“自然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二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这样,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具体又表现为两种:一是自然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的发展观。自然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从当代人类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出发,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极端化,认为人类应抛弃或停止工业文明,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过一种“树叶为衣、野果为食”的生活。这是一种复古倒退的发展观。二是单一的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把发展过程归结为物质财富的增加过程,以经济指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唯一标准。这是一种片面突进的发展观。

我国理论界在有关问题的研究中指出,二次大战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先后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发展观。如经济增长观、依附理论的发展观、单一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等。笔者认为,这些发展观均可按照它们是否以“人”或以“物”为中心而分为两大类。在现实社会中,自然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的发展观影响有限。迄今为止,人类所普遍持有的基本上是一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因而,现实的人与物关系中的“物”,具体是指单一的追求经济增长的实践行为及其理论观点。传统的单纯以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这种发展观在实践中同时又造成了严重的危机和问题。这些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自然危机、社会危机、人自身的危机。总之,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的传统发展模式,导致的是一个畸形的社会,是一种不协调的、不可持续的发展。在新的世纪,为了确保人类的健康、持续、全面发展,必须扬弃旧的发展观及其发展模式,确立新的发展观和相应的发展模式。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

新发展观注重的是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的优化,追求的是社会各个领域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在新发展观看来,衡量一个社会发展还是不发展,不应仅仅根据某种单一的经济指标,而应根据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环境的一系列综合指标,依据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程度。新发展观不是追求局部的、暂时的效益,而是追求整体的、长远的效益。

新发展观认为,应以持续的和长远的获利作为社会发展观的一种重要衡量标准,任何仅顾眼前的好处而不计未来损害的所谓发展,都不应被视为是科学、理性的发展。换言之,在新发展观看来,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当前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不应对保持或改善未来生活水平的前景造成危害。

新发展观主张适度发展。众所周知,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以资源环境为其绝对永恒的基础。自然资源环境不是属于某一代人类的,而是属于代代人类的。即人类的发展具有无限性的趋势,然而资源环境从总体上讲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储藏量是有限的,可再生资源的的再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另外,生态环境的自净同化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幸的是,这种有限的资源环境现在正面临着来自人类越来越大的冲击与压力。自工业化时代以来,在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的作用下,人类将自然界置于与自己相对立的位置,以破坏性或反生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对待自然资源和发展环境,结果造成了有限的资源在我们这一代人或几代人手上消耗殆尽。对当代人来说,关键是要走适度发展的道路。通过适度发展,以保护资源环境,使资源环境得以永续利用。在新发展观看来,适度发展体现在人口的适度增长、生产的适度进步、以及生活上的适度消费三个方面。

从发展的力量和目的来讲,新发展观注重内生性。由于国家或国家意义上的民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社会群体,是社会发展的终极承载单位。发展的最基本的生长力量存在于民族、国家的内部,而不是别的地方,因而我们应强调发展的内生性。发展的内生性具体表现为: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来说,发展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主要是由本民族或国家的内部因素、内部关系决定的,而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外部因素、外部关系对该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外因,是次要的或第二位的;从发展的目的来说,发展应是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和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的内生性要求发展中国家应有自己发展的独特道路和自主性。

在新发展观的指导下,人类必将选择新的发展模式,而这种新发展模式其实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一方面,新发展观只有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它对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人类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在发展中体现上述新发展观的要求。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也更加深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总结20多年来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经验的基础上,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和新举措,实现了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的重大突破与创新。其中之一就是对发展的认识更加全面,确立了新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新发展观看来,经济增长不过是实现人的发展的手段。当然,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应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但社会的全面发展又必须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加以体现。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指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包括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生态生活等方面的各种价值需求,使人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贯穿于新发展观的红线。以人为本,具体地说,就是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把努力满足人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从本质上讲,以人为本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党领导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锐意改革又统筹兼顾,根本目的没有别的,唯一的就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健康需要。由此可见,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意味着以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发展的终极目标,发展的目的是使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得到改善,使人们的价值获得更为适宜的实现空间,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优化,使人们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三、在改革中贯彻落实新发展观

发展的真正含义是人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发展。树立新发展观,一方面,要重视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生产、投资等指标;另一方面,对于民生之本的就业指标、卫生教育指标、民主法制指标以及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收入和消费指标更应该重视。

发展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长期以来,人均GDP常常被视为最主要的发展目标。但不同的增长方式有着不同的结果。这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分配和社会成果分享方式是否公平,是否能使全体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体获得基本的生存、享受、发展权利保障和公共产品服务。如果增长方式不公平,那么人均GDP指标的增长,有可能是少数人口、少数城市、少数地区的高增长,而大多数人口、大部分农村、大多数地区低增长或无增长。因此,我们考虑改革与发展,首先要以多数人为本,想想多数人现在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不能以少数地区、少数先富起来的人的观念来思考问题。目前中国多数人的问题是就业问题,是农民问题。因此改革发展要把就业的增长、收入的增长作为基本的核心内容。没有充分的就业与收入的提高,解决其他任何问题都无从谈起。去年春夏之交的非典型肺炎事件给了我们一次深刻的教训,让我们对以下问题进行反思,即地方政府往往热衷于追求GDP的发展,而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做得够不够,对社会的全面发展重视得够不够。这实际上意味着对人的全面发展注意得够不够,包括尊重人权等问题。要统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就是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对此我们过去也想到过,我们的五年计划就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但是这次“非典”之后,大家深刻地认识到,要树立新的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所有的发展最终要归结到人的全面发展上。

当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唱唱高调就可以的,其前提是发展。就我国目前所处的阶段来说,发展还要靠改革。但改革要贯彻落实新发展观,在改革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路线开始,一句“发展是硬道理”激励了我们20多年,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史的总标题。但20多年来,我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按照我们最初的理解,发展就是有水快流,就是你追我赶。不可否认,这是发展的基本内涵,但是,随着主题的深化,我们越来越明显地感到,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增长经济。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步,地区和人们收入差距的扩大等,成为我们重新认识“发展”这个词的新的“坐标”。总结20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我们没有对“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有一个真正全面和准确的理解。20多年的改革开放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经济体制改革也不仅要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进步,这就是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这就是“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本质和核心。站在这样一个新的关于发展问题创新性认识的平台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鲜明提出“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最终反映了这部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改革观的党的文献的历史高度。

在改革的基本目标方面,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建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体制。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这里提出的“五大统筹”发展,其核心是要解决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问题。其目的不仅是要寻求新的经济发展观,而且也是为了寻求全面的改革观,建立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机制。这样的发展才是全面的发展,才是和谐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这样的改革才是老百姓普遍欢迎的改革,才是具有活力和持久动力的改革。因此,要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是最终目标,归根结底,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改革的指导原则方面,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与趋势出发,通过加快经济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指导原则。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经济社会取得重大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改革进入了以调整重大利益关系为重点的总体攻坚新阶段。同以往20多年的改革相比,今天的改革更具深刻性、复杂性和严峻性,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体制性障碍更具紧迫性。在新时期新阶段,担纲时代重任的改革要取得新突破,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

[收稿日期]2004-02-01

标签:;  ;  ;  ;  ;  

新发展观与“以人为本”_社会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