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天津蓟州 301900
摘要: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癌诊断与治疗后治疗效果评估应用的进展情况。方法 根据功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癌诊断与治疗当中应用的现状,对功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进行分析,分析功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患者治疗与预后当中的临床价值,与改进方法等。结果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属于目前唯一一种能够在活体组织当中实施水分子弥散测量与成像方式,组织水分子运动情况可以有效反应促组织结构特征,近年来,对腹部脏器检查的应用频率逐渐升高。结论 功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肝癌诊断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肝癌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促进临床治疗顺利进行。
关键词:功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肝癌诊断;应用价值
肝癌疾病发生会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病症,发生率与致死率逐年增高。对肝癌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切除方式、肝移植方式、全身放疗方式、肝动脉栓塞化疗方式与冷冻性治疗方式等[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运用较为广泛,且诊断效果较佳。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能够有效区分患者肝癌病情程度与症状类型,对疾病的治疗有促进作用。现就功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癌诊断与治疗当中应用的现状,探讨功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患者预后与治疗当中的临床价值,现综述如下:
一、功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与评估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的原理
弥散属于机体内部物质的主要转运方式,弥散则是分子随着机体运动,水分子运动不依靠浓度差便能够存在,属于自由扩散。梯度场下的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会对磁矩进行更改,降低磁共振的信号[2]。若在其中一个方向上实施扩散梯度场,其持续的时间与强度相同的情况下,会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在此方向上未出现位移质子,且不会失去相位。第二种,出现位移质子,由于2次梯度场,会引发相应变化,相位变化,且不能够进行相互抵消失相位,导致信号逐渐衰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主要是经测量给予扩散敏感梯度场进行加压,观察信号强度的变化,对组织水分子扩散的状态进行观察,并且能够间接的反应出组织微观结构特征、变化情况,能够有效的对疾病进行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是临床最早用于脑缺血检查诊断,急性脑缺血缺氧会导致细胞毒性水肿,结合水会逐渐增多,扩散的速度会明显降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多体现出高信号状态。
肝癌肿瘤的细胞较为密集,内部水分子的运动受到明显限制,癌性病灶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图像呈现出高信号状态[2-3]。并且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越差,细胞的数量就越多,某些因素会使得水分子扩散的速度逐渐下降而呈现高信号特点。因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能够有效的就肝癌病情程度与类型进行检查诊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效果当中的应用价值
钱亭[3]等人的研究显示,对白兔实施肝肿瘤抑制介入性化学性治疗,发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存在区别不同组织成分的技术,可以有效区分存活、坏死肿瘤的组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检查是肝脏病变检测的灵敏手段,肝癌病变早期,可以发现部分生长特征动态监测,且检测效果要显著优于普通的磁共振成像检查。
闫志生[4]等人的研究显示,其研究的38例患者,共有43各病灶,出现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后期弥散性系数会明显升高,治疗效果较佳,两组在治疗前后的弥散系数值存在显著差异,对患者随访数月之后,患者病灶没有显著改变。治疗效果较差的患者,治疗前后的弥散系数值并没有统计意义,再次对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后弥散系数值会有所升高。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是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评估常规检测方式,能够及时、精准且有效对残余的肿瘤组织进行检测,对病变的进展进行判断,指导患者再次实施治疗。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在临床上具备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评价肝癌治疗的效果与超声、CT检查比较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是检测活体水分子扩散运动相关技术,及时与精准观测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后肿瘤进展状况,观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能够准确区分肿瘤的残余组织、肿瘤的坏死组织等,针对不同的患者,其治疗方案也会不同。
而超声检测技术属于影像学检查当中简便易行、经济、非介入性检查方式,可以有效诊断和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情况,因此,临床多采用超声作为首选检查方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主要是经过对血流信号进行探测,从而判断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后肿瘤残余的状况[4-5]。CT检查较为简单,检查速度较快、且较为直观等,属于肝癌介入治疗手术之后最为常用检查方式。但是CT检查主要是通过密度差异成像,密度差异相对较大位置,则会有伪影的出现,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后CT影像会受到栓塞剂干扰,同时也会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后的改变产生影响。
四、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运用于肝癌治疗与诊断当中,能够有效的反应出癌细胞密度、希伯胺膜的完整性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肝脏肿瘤诊断治疗具备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有效的评估肿瘤状况、预测治疗效果、监测复发情况、判断预后等有着重要价值。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速度相对较快,容易将其与常规检查进行整合,是评估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5]。但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扫描的参数、后处理方式缺失规范性与标准度,获得图像也会受到分辨率与伪影影响,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严谨、认真与细致工作。
参考文献:
[1]过川根,张景峰,许顺良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在肝癌患者TACE术后病灶残留及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1):77-82,88.
[2]彭虹,闵朋.分子探针Tf-SPION在肝癌早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同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0):2398-2400.
[3]钱亭,陈茂振,高峰等.经肝动脉栓塞消融术治疗兔肝癌疗效评价中磁共振DWI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54(11):26-28.
[4]闫志生,耿婷,曹庆博等.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评价肝癌介入术后疗效研究[J].临床研究,2017,25(9):12-13.
[5]王晓玲,赵梓君,陈亮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肝脏容积超快速三维成像技术对肝癌分期的临床价值[J].医学综述,2014,20(5):910-912.
论文作者:董振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磁共振论文; 肝癌论文; 技术论文; 栓塞论文; 动脉论文; 方式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