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市政工程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环境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建设并管理好市政工程,对城市功能的完善,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健康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现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掀起了市政工程建设的热潮,市政工程项目投资规模不断加大,技术难度和工程等级不断提高,同时有的市政工程的特殊的位置又造成了工期的紧迫性。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风险;管理
当前我国的公路工程处于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中,对于当今公路建设市场中所面临的严峻的竞争环境与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要想在这种环境之下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机械设备,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从而实现有效的风险预防和控制,制定出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强成本管理和控制,切实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1市政工程中常见的施工风险类型
1.1自身风险
在正常情况下,风险本身与项目本身直接相关,这种危险是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存在,并且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爆发。可分为以下风险:(1)惯例危险。惯例危险是目前市政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施工危险,发生的频率很高。主要原因是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没有到位,由于施工人员操作失误引起的,很容易为整个市政工程埋下无限安全隐患,也使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目前,这种建设危险已逐渐受到公众的高度重视。(2)技能危险。在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时施工单位缺乏一定的施工经验,施工技能和施工技术选择不合理,现场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施工过程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缺乏标准的安全规程使得市政施工无法顺利进行。(3)安排危险。任何市政工程建设的发展都不能由其中一个施工单位单独完成,需要大量相关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只要将责任落到实处,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把握好自己的责任范围,保证市政工程的建设有序进行。在以上三种施工危险中,可以看出,惯例危险是相对常发、最严重的施工危险类型。在当前市政工程建设中,只重视施工质量的管理,对技能危险和安排危害的重视程度不高。总体上,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防止施工危险的发生,促进城市建设的稳步发展。
1.2环境危险
(1)建筑物危险。如房屋的不均匀沉降、开裂甚至损坏倒塌。(2)管线危险。主要是指各种管道的破裂导致的如火灾、水灾、中毒、断水等危险。(3)交通危险。如道路狭窄、道路状况恶化、不断更换车道,并造成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4)环境污染危险。主要包括扬尘、弃土、噪音、废气、废水、废弃物和光污染等。
1.3条件危险
条件危险是指由环境、工期等无法满足正常施工条件造成的危险,这里的环境既包括客观环境,也包括政治和社会环境。正常的建设条件即一般的“七通一平”,足够的施工场地,合理的工期安排等。条件危险与环境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即施工环境越严苛,施工条件越差。
2完善当前市政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机制的相关措施
2.1提高市政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意识
在社会中,人必须先要有安全的意识,才会有安全的行为;有了安全的行为,才能够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以及群众的最终安全。因此对于生产以及施工企业来说,相关施工人员是否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则显得尤为重要。以至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历来就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内容。工程相关负责人应该以安全为基本需求,做到以人为本,并且应严格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坚持把工程安全放在首位,对工程的质量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学习市政工程的安全规程以及技术是提高安全知识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熟悉和了解市政工程的各种现场规程,不断地了解、熟悉工程材料等的安全生产以及安全施工的管理规章、制度和技术要求等。各部门以及手下的班组也需要认真地定期开展规程学习以及完善安全规程的定期考核制度,才能实现相关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由量到质的飞跃。
2.2设立风险管理机构并完善市政工程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本身就是个极其复杂繁琐的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由于市政工程本身存在许多的潜在风险,为风险管理和排查工作等增加了难度。因此需要完善好市政工程管理机构,合理分工,共同分析并找出可能会诱发风险的关键点,并告知市政工程风险管理机构的上层决策者,让其根据现实状况和具体风险,对市政工程计划进行修改和调整,分配组织工程的全面工作,研究风险、预防和解决的措施意见、管理方法以及操作流程,完善风险管理体制。通过机构内部考核讨论工程项目,评价其可行程度,审查防范风险措施,独立提出工程项目审核意见,提交给机构决策者。同时,施工人员的理论与技术水平、粗心大意以及违纪违章等行为常常容易影响工程的安全系数,增加工程的风险性,因此还应该完善市政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好严格管理制度的优势,事先做好预防工作以及应急计划,以便在最紧急的情况下做出最快速最正确的补救措施,减小施工过程中对整体造成的影响。
2.3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的监督力度
在市政施工过程中,由于对市政工程施工方案考虑欠妥而拖延工程进度、影响质量、提升危险性的情况并不少。因此,施工计划的制定以及实施都需要全社会的监督。在制定和审核市政工程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此次的工程实际,综合分析和考量操作技术、风险管理、建筑工艺、组织、操作难度和资金等多方面,以保证方案有利于提高质量降低危险性。正所谓,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石,倘若“基石”质量没有达到标准,或者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是降低危险性、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首先应严把材料进场检验关。有些建材商因受高利润的吸引,妄图以次充好,甚至于有些检验单位也将材料的检验报告拿来售卖。所以,在购买建材时不能单看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或者检验报告。
同时加强施工人员内部对材料的选购和使用的监督,在材料进场后,仍然需要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报验单逐项检查,看到场的材料是否与检验单一致,对一些明显存在问题的材料要进一步复检,保证工程材料的质量。其次,严格把控对关键工程、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的技术审核。为了保证特殊施工人员、市政工程施工人员的能力和技术的水平能够满足市政工程对于安全和质量的需要,对相关施工人员严格实行考核制度。并且立下章程:必须持有国家和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相应上岗证才能上岗。并且在全社会的监督下,只使用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以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结束语
市政工程施工风险类型进行了分析,进而对相关对策做了探讨性的研究,以期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来合理地降低施工风险,市政工程中项目中通常会存在较高的风险,对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也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这就需要在工程中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工序都按照要求进行,全面提升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安全性达标。
参考文献:
[1]张强.市政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及对策[J].工程质量,2018(11):18.
[2]马胜峰.优化市政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工作相关对策[J].建筑技术开发,2018(3):80-81.
[3]杨勇.广元市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4):188-189.
[4]李振刚.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及管理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5):150.
[5]成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影响因素与对策[J].南方农机,2017,48(16):132.
论文作者:吴海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风险论文; 危险论文; 工程论文; 市政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