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在电厂的应用也逐渐走向成熟,大大提高了电厂的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益,但是在自动化安全运行方面,也突显出来一些问题。本文在明确自动化安全概念的前提下,对电厂自动化运行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自动化安全运行的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厂;自动化运行;安全管理;措施
1、引言
电厂是专门生产电力能源的企业,给我国的用电企业和广大民众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电能服务,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厂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既是重要的电力能源产业,同时又是高危型产业,因此,电厂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必须确保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以保证电力用户和电厂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自动化安全概述
电力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电能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和消费自动化系统。其主要的功能就是通过自动化发电装置将一次能源转化为电能,然后再通过输变电系统和配电系统等过程,将电能输送到用电企业和广大用户。在电力系统的各个输送环节都安装有自动化运行装置,用来对电厂生产出来的电能进行测量、调节、控制和调度等,以此来保证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也保证了用电企业和用电民众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自动化运行存在的安全问题
3.1 电厂自动化的设备问题
电力生产企业是一个通常情况下持续生产且不会间断的生产企业,对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电厂自动化设备作为电力生产的主要核心设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长期运行之后必须进行相应的设备故障检测和维护保养,以确保电厂自动化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电能源的正常输出和输送,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性以及用电企业和用电居民的安全性。但是,很多电力企业却在追求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忽略了对自动化设备的按时检修、维护和保养等安全措施,从而影响了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寿命,致使自动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过早地出现了老化现象,在这种状况下,尤其是在用电高峰期的时间段,如果自动化设备还在继续运行的话很容易因为超负荷运转而导致电力系统出现故障。
3.2 电厂自动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转变,广大民众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同时,各个用电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对电力能源的需求更是持续增加,这就给电厂的生产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我国大部分的电厂自动化技术都是比较成熟的,在提高电厂的电能生产效率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确保自动化运行安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安全管理措施做得还是比较到位的,但是仍然有部分电厂自动化设备和自动化技术需要更新,存在着自动化设备老化和技术落后所造成的运行安全隐患,再加上电厂的安全管理措施不够完善和对现有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够到位,给电厂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影响了电力能源的正常输送和用电企业的正常运营。
3.3 相关的管理规范有待完善
电厂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对电力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加大而引进的先进的生产运营设备,技术含量比较高,因此,对技术人员的要求相对也比较高,需要及时配备相关的技术人员。并且要对现在的技术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使其尽快掌握新技术。但是部分电厂中的技术人员达不到新型电力系统的技术要求,并且企业关于自动化设备运行的安全管理规范体系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往往会出现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的现象,这些都给电厂的自动化运行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从而导致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效果不突出等现象的存在,给电厂的自动化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电厂自动化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
4.1 要对工人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并进行考核
安全是生产的第一要素,只有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进行的生产才具有意义。因此,对于电力生产企业必须把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必须提高全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预防意识。首先要积极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安全意识的强化的培训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预防技能。其次是制定科学规范的自动化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或手册,严格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和使用。三是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积极培养员工的设备安全检修、安全管理和安全维护的好习惯,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时刻保障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四是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对进行违章违纪操作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惩;对表现突出、对安全管理作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给予丰厚的奖励,以此来激励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和安全管理的主动性。
4.2 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水平
当今社会不再是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竞争的社会,已经转化为以高新技术和学习型人才为主要竞争对象的社会。因此,要想确保电厂的自动化运行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就必须具备和拥有一批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才队伍作为支撑。电厂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要高度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使其尽快了解新型自动化设备并掌握先进的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电厂自动化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
4.3 完善自动化技术管理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企业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才能够使企业发展的更加稳定和长远。首先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并且要在管理人员的监督下严格执行;其次是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作为技术及设备的更新保障,加大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和强化技术人员的实践;三是制定对自动化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计划,并建立起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和安全预警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执行力,相关工作人员定期检查和巡逻,维护自动化设备运行状况,一旦发现设备故障或技术故障需要深入分析,尽快解决,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4.4 对自动化设备进行精细化安全维护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深化和升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思想,首先要对每一项工作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进行实施,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以运用到下一次的工作实践中。对电厂自动化设备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进行安全维护管理,就是自动化设备的安全维护工作从工作层次提升到策划层次。首先制定详细周密的安全维护计划,然后严格按照计划执行维护工作,借助点检员管理手段,提升自动化设备管理水平,从而有效保障自动化设备的运行质量。同时,在安全维护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运用到下一次的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当中,提高设备安全维护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自动化设备的安全运行系数。自动化设备在有效维护管理之后,电厂经济水平及安全性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设备维护投入比例也可以相应降低。设备在大型维修内,可以委托给第三方机构,这就需要全面落实定期检修。通过多样化检测分析形式,系统认识到设备运行实际情况,构建设备系统数据库。
5结语
综上所述,电厂的自动化运行的安全性对于电力企业正常运行和企业工作人员以及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厂的领导以及电力企业的相关部门应当对电厂自动化运行管理的引起高度的重视,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并应用到实践,及时制定和完善符合电厂实际发展情况的政策和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电厂自动化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电厂的工作人员和用电企业以及广大民众提供安全、经济、可靠的电力资源,同时,也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杭利新.电厂热工DCS保护误动和拒动原因、对策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01)
[2] 温俊.浅谈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运用[J].石河子技.2014(04)
[3] 王晶;田选飞.电厂自动化运行安全管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观察.2015(04).
论文作者:徐青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电厂论文; 自动化设备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能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电力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