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目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方式针对性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对比常规治疗方式的疗效分析。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患有小儿重症肺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观察研究,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方式,观察组患儿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结果: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式的观察组患儿治疗疗效要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等方面都比对照组患儿时间短(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比常规抗生素治疗方式疗效明显,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等方面效果显著。
关键词:抗生素;小儿重症肺炎;降阶梯治疗
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科当中比较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是其主要特点,在发病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容易导致患儿由于病情过重造成死亡。所以,如何快速有效的对患儿采取治疗,以降低患儿的死亡率是十分必要的。抗生素治疗是常用的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方式,但是常规的抗生素治疗在临床治疗当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方式针对性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对比常规治疗方式进行疗效分析。本文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患有小儿重症肺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观察研究,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方式,观察组患儿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患有小儿重症肺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儿30例,男患儿19例,女患儿11例,平均年龄(2.3±1.2)岁,患有左肺病变7例,右肺病变8例,双肺病变15例。对照组患儿30例,男患儿14例,女患儿16例,平均年龄(2.7±1.4)岁,患有左肺病变4例,右肺病变8例,双肺病变18例。患儿的选择以《小儿内科学》第三版当中对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为依据。两组对照患儿在年龄、性别以及患病类型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儿进行对比治疗之前进行抗生素过敏性试验,符合标准的患儿纳入到研究对象当中。两组患儿都给予常规治疗,比如药敏试验、感染控制、供氧等。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方式,观察组患儿给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式,治疗初期使用广谱抗生素药物,病情稳定期可根据患儿的药敏试验结果可采用窄谱抗生素药物,待病情有效改善之后,可根据检测结果停止对患儿的抗生素使用,以常规治疗为主。
1.3 疗效的判断标准
临床效果判断标准共分为三个等级:①效果显著:患儿双肺病变症状消失,并发症症状消失,临床表现正常,实验室检测结果正常;②效果一般:患儿双肺病变及并发症症状有所好转,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正常;③无效:患儿双肺病变及并发症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或病症加重,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变化不明显或者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当中的数据处理采用的是SPSS 19.0进行统计和处理分析。计量分析采用t检验,计数分析采用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临床对比分析,观察组效果显著患儿17例,效果一般患儿10例,无效患儿3例,总有效数27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效果显著患儿12例,效果一般患儿9例,无效患儿9例,总有效数21例,总有效率70%。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0%)要高于对照组(70%)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在抗生素使用期间两组患儿均有产生不良反应状况。其中观察组出现1例患儿经常性呕吐、皮肤瘙痒等异常状况,对照组出现3例患儿发生该状况。在治疗期间停止对患儿使用抗生素后,患儿不良症状得到缓解,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科当中比较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是其主要特点,在发病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小儿由于年龄较小,自身的免疫系统还没成长完善,自身的免疫力较低,很容易受到病毒的感染,是重症肺炎的高发群体。小儿在患肺炎初期或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促使进行治疗,很容易转变为重症肺炎,危机患儿生命安全。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段来治疗小儿重症肺炎需要引起医护工作人员的重视。
目前,在国内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过程中,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药物,抗生素使用得当能有有效的控制患儿的病情,并迅速好转,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当就会在患儿体内增加抗药菌株的数量,使药物失去对患儿的治疗疗效。经过多年的临床试验,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式来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能够有效的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在本文当中本文以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患有小儿重症肺炎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比观察研究,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方式,观察组患儿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从临床数据对比来看,观察组患儿在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因素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
原因分析:在患儿患病初期采用广谱抗生素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控制,但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患儿的重症肺炎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使用广谱抗生素对患儿进行病症控制只有,通过药敏试验采用窄谱抗生素来对患儿病症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治疗患儿的肺炎症状,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抗生素对患儿的治疗作用,同时能够降低患儿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产生。
综上所述,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当中,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式相比较常规的抗生素治疗方式能够降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快速控制患儿病症,降低患儿的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药物的滥用,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适宜在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当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丘冰青,杨鸣,欧琳华,等.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6):131-132.
[2] 蔡楚兰.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吉林医学,2013,34(18):3596-3596.
[3] 金华,王征.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8):201.
[4] 童智敏.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3):5393-5394.
[5] 苗长富,白秀敏.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9):88-89.
论文作者:刘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患儿论文; 抗生素论文; 肺炎论文; 小儿论文; 重症论文; 阶梯论文; 疗效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