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Ι论文_李艳 吕甜 李金杰

李艳 吕甜 李金杰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目的 对药物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I 型前列腺炎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择选我院2014 年1 月到2015 年1 月所接收的I 型前列腺炎患者24 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予以加替沙星氯化钠进行治疗, 在此基础之上,对联合组患者再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2 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QOL 评分等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I 型前列腺炎患者给予药物与综合护理干预联合治疗,疗效明确,值得大力推行。

【关键词】I 型前列腺炎;药物;综合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6-0072-01

在临床上,前列腺炎是一种较为多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一般50 岁以下的男性为多发群体。通常可将前列腺炎分成四大类型,即I 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Ⅲ型(慢性前列腺炎)、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1]。以下笔者将对I 型前列腺炎疾病的治疗进行探讨;即对我院所收治的12 例I 型前列腺炎患者予以药物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中共有I 型前列腺炎患者24 例,全部患者均通过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确诊为I 型前列腺炎,排除存在药物过敏史、心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每组各12 例。对照组,年龄22~58 岁,平均年龄为(35.4±6.4)岁;病程2~33h,平均(15.4±5.1)h。联合组, 年龄25~59 岁,平均年龄为(36.1±5.8)岁;病程2~31h,平均(14.6±4.5)h。2 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基础性资料的对比上, 无显著性的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该组患者予以药物治疗,即给予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一天一次,一次0.4g 持续治疗2 周。

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对该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即(1)心理干预:患有前列腺炎疾病的患者,往往都存在一些负性心理,进而影响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对此,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流、互动,及时掌握其心理动态,同时向其介绍有关前列腺炎疾病的相关知识,相关临床症状发生的原因, 通过该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继而有效缓解其不良心理[2]。此外,还应要求家属多关心病患,从而消除病患的负性情绪, 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配合度。(2)行为干预: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说明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进而促使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强化自身的健康锻炼;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尽可能少的食用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等,禁烟禁酒[3];骑车时间不可太长,不可久坐;多喝水, 不要憋尿;在实际生活中,加强对会阴部的清洗,尽量不穿或者是少穿紧身内裤。

1.3 疗效判定[4]

经治疗后,病人的临床症状程度评分相较于未治疗时,降低了90% 以上,经前列腺常规检查发现,WBC 完全消失亦或者是低于10HP,为治愈; 经治疗后,病人的临床症状程度评分相较于未治疗时,降低了60~89%,经前列腺常规检查发现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 经治疗后,病人的临床症状程度评分相较于未治疗时,降低了30~59%,经前列腺常规检查发现症状有所好转,为有效; 经治疗后,病人的临床症状程度评分相较于未治疗时,降低了30%,常规检查发现未好转,为无效。

此外,采取生活质量测定表(QOL),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测定,且进行前后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 加以分析与处理。其中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 检验。如果P < 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治疗效果情况分析:经治疗后,联合组中患者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中患者的有效率为75.0%,组间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注:* 与对照组相比,P < 0.05。

(2)生活质量情况分析:治疗前,联合组与对照组的QOL 评分分别为5.17±2.13 分、5.33±1.75 分,治疗后分分别为9.77±2.24 分、6.38±2.74 分,联合组治疗后QOL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I 型前列腺炎的临床主要表现为乏力、发热、恶寒、食欲不振、全身酸痛、排尿困难、肛门或会阴部存在胀痛不适感等等,因而,一旦患有该疾病需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否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5]。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一般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 然而仅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对患者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提高疾病治疗的整体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实施药物联合护理干预的联合组患者,其治疗效果(91.7%)显著优于对照组(75.0%);而联合组治疗后的QOL 评分与对照组相比(9.77±2.24 分VS 6.38±2.74 分),差异明显;可见,对I 型前列腺炎患者给予药物与综合护理干预联合治疗,疗效明确, 值得大力推行。

参考文献:

[1] 李江婷, 周兴, 陈志光等. 前列腺内药物注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和炉理要点[J]. 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1,06(3):82-83.

[2] 李丽娜. 药物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Ⅲ型前列腺炎46 例[J]. 中国药业,2014,23(9):55-56.

[3] 李艳. 护理干预联合药物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89 例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8):328.

[4] 亓红英. 慢性前列腺炎的护理干预对临床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11):37-38.

[5] 陈曦, 李建新.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护理指导[J]. 河北中医,2013,35(3):457-458.

论文作者:李艳 吕甜 李金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7

标签:;  ;  ;  ;  ;  ;  ;  ;  

药物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Ι论文_李艳 吕甜 李金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