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分析
冯江华
(靖西市第八小学,广西靖西,533899)
[摘 要]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给教师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对学生和家庭环境、校园教育环境也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教师职业倦怠不仅直接阻碍教师自身发展,而且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更会阻碍未来教育的推广进程。因此,在新建学校校园教育中,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师职业的价值、减少重复的教学活动、完善自身价值,关注自身发展、尊重教师职业,调节个人状态,以克服教师职业倦怠负面效应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新建学校;职业倦怠;教师发展
新建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是由于教师对自身岗位工作要求过高或对个人能力评价过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达不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而产生的系列负面效应。主要负面心理表现特征体现在:对工作的进取心下降和对事业的失望感增强,对生活目标的困顿,对个人身心健康的疲惫,对个人心理认知情况的冲突性等。综合来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并不是教师最开始心理上主动排斥的结果,而是由校园环境、社会认知对教师个人心理情绪的压力影响和负面效应造成教师心理状态的不平衡。教师职业倦怠不仅给教师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对学生和家庭环境、校园教育环境也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连锁反应全面而多样。
一、新建学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表现特点
(一)教师情绪波动较大
职业倦怠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情绪波动大。教师产生波动性情绪后,会因为职业倦怠所带来的压力提升和工作热情降低而无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教师一方面很容易将个人情绪表面化,对不相干的人发泄或者与人起口舌之争;另一方面,也可能没有同情心,对别人麻木不仁甚至表现出蔑视的态度。此外,还表现出对未来发展的沮丧,经常出现对岗位消沉、对工作失望等情况。
2.2 听力障碍确诊情况 调查发现,复筛未通过231例,到上级医院进行ABR检查208例,ABR检测率90.04%,年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R检测确诊单耳障碍49例,双耳障碍54例,听力障碍在筛查儿中的发病率3.72‰,高于国内相关报道[5]。见表2。
(二)教师思维意识下降
当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后,教师思维意识下降,对个人工作能力和思想意识产生怀疑,不仅感觉到授课时情感状态不稳定,而且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也产生质疑,对相关知识的更新与学习产生盲目性。根据对教师职业倦怠精神思维意识的调查,小学教师中年龄越大,产生职业倦怠情况的比率越高。这类教师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差距,但又无力缩短这种差距,所以职业倦怠情况较为严重。
(三)教师个人价值存在感低下
教师个人价值感的降低也是职业倦怠的一个非常明显的表现。教师对自身原有荣誉的漠视,对自身职业感的羞愧,对教师职业身份的不认可等,都是教师个人价值感和存在感下降的表现。教师对工作一旦没有任何成就感,除了心理压力剧增外,还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教学收效不佳、竞争力下降,得不到学生的尊重和学校的重视,因而,又对个人价值感和存在感产生质疑,产生恶性循环。
(四)教师身体素质下降
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恶性的连锁反应。教师因职业倦怠对学生采取学习不关怀、生活不关心的管理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动力既没有责任心又没有耐心,对学生的作业既不批改也不反馈,对课堂氛围既不营造也不管束。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和生活,不仅会对教师产生厌烦、不尊重的心理,而且还会因此对学习失去乐趣,对人际关系敏感、对情绪管理不当。这将给学生的未来和身心健康带来无尽的痛苦,给学校教育带来严重危害。
二、新建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与危害
片刻之间,李陆峰成为蜷缩于地的一躯黑黢黢的怪物。空气中,弥漫起缕缕异香。尖叫声响成一片,好几位贵妇人、娇小姐当场吓晕过去。
(一)直接阻碍教师自身发展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并针对报告向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部门展开专题询问。面对常委会委员们的提问,国务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坦诚回答,使得诸多疑问在询问中化解,共识在互动中形成,未来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路得到进一步厘清。
教师职业倦怠最直接的危害就是阻碍教师自身的发展。仅以班主任为例,作为教师队伍中坚力量的班主任群体如果因产生职业倦怠而出现情绪波动大、思维意识下降、丧失工作热情的情况,那么班级管理就会出现松散、失常,甚至放弃管理的现象。在情绪管理和人际沟通之上,就会出现与同事不睦、不配合学校工作的现象;在生理表现上,就会出现心理疲倦、身心不协调的现象。不管是哪一个方面,都不利于教师的发展。
(二)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
教师职业倦怠还有一个直接性的表象征兆,那就是身体素质下降。通常表现为日常工作中精神萎靡不振,身体乏力、腰酸背痛、口干舌燥,或是出现身体虚弱多病等情况。职业倦怠由内在的情绪不适转移到外在的生理不适,导致教师整体生理能力发生变化,出现间歇性致幻、失眠多梦、肠胃不适等多种并发性症状。这不仅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效率,而且还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生活和日常生活。
(三)阻碍未来教育的推广进程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重复的教学活动所带来的工作压力过大。为了让教学效果最佳,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对课文内容的探索和创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上,教师及班主任都需要通过积极地塑造良好的班级形象,对相关的教学要求和教育课程进行有效研究,让学生认可教师的能力和才干,让自己的工作精力变得更加充沛。
从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倦怠不仅给教师自身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而且对学校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都产生负面影响。
三、新建学校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方式及策略
(一)重新认识教师职业的价值
教师对职业生涯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重新认识教师职业的价值。教育事业是一项无上光荣的使命,教育工作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荣辱。教师以这样的一种思想高度认识教育工作的本质,思考教育工作的走向,能有效克服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在良好的教书育人的环境中不断培养使命感和荣誉度,实现对工作的重视。
(二)减少重复的教学活动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负面影响,学生整体学习效果首当其冲。教师备课时应付了事、授课时漫不经心、教育学生时怒发冲冠,这样造成的影响不仅是教学质量下降,而且波及学校的整个教学环境、社会的教育环境、未来的教育事业。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承载着民族大业的使命,承担着以德育人的职责,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蝴蝶效应将阻碍未来教育的推广进程。
(三)完善自己价值,关注自身发展
提升自身教学技能、完善自己知识储备,优化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完善自身价值,关注自身发展,通过这种方式让校园教育和个人事业朝着更有力的方向迈进,朝着更宏伟的目标不断奋斗和发展。
(四)尊重教师职业,调节个人状态
教师充分尊重自身职业,调节个人状态,努力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价值贡献在对岗位的追求上,实现对个人价值的有效追求。在新建学校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常常容易被学生模仿,这能激发教师尊重职业的使命和特殊性,教师对自身的骄傲与荣誉可以积极引导学生。
教师只有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主动承担起相应的工作职责,重新认识教师职业的价值,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影响学生,才能杜绝教师职业倦怠情况的发生。
桌旁,摆了条凳子,又长又宽。柴米河人都喜欢打这样的凳子,夏天,把它搬到月色下,乘凉,困了,可以把它当床,躺上去就行了。
参考文献:
[1] 曾玲娟.新世纪的关注热点:教师职业倦怠[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2(3):82-85,92.
[2] 高竟玉,余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2):95-97.
[3] 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2):62-64.
[4] 赵玉芳,毕重增.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80-83.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9)25-0091-02
[作者简介] 冯江华,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第八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小学高级教师。
[收稿日期] 2019-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