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玉山镇玉山卫生院 276711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40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手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出院时分析患儿护理效果和对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护理效果还是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二者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能够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更能进一步消除医患矛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儿科护理;应用体会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humanistic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in thenursing methods and the nursing effect.Methods 140 cas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7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humanizednursing measure,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and the parentssatisfaction survey discharge nursing effect in children with analysis,analysis of the results.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whether in nursing or the effect ofparents'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humanisticnursingcare canimprove thequalityof pediatric nursing,improve satisfaction of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more can be done to elimin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is worth the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humanized nursing;pediatric nursing;application experience
前言
儿科是医疗机构的一个特殊科室,特殊点在于患者通常年龄较小,不能准确及时的进行沟通;家长关心子女之心严重,对治疗效果持有怀疑态度;儿科疾病复杂,治疗后护理麻烦等等。本院近年来对儿科开展了人性化护理手段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实验情况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间收治的儿科患者140例作为研究样本,其中男性80例,女性60例。年龄1.5-11岁,平均7.1岁。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患儿,两组间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儿科护理手段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手段进行护理。
人性化护理手段的特点主要有如下三个:
一、提供更优质的护理质量。本次采用的人性化护理手段要遵循三查七对,以实际操作作为切入点进行改革,不走形式主义。入院时对家长进行科学的知识宣讲,将患者病症、治疗手段、效果、护理手段等知识进行讲解。另外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一患一方案的护理模式,根据患儿情况制定最合理的护理方案进行实施。
二、及时准确的沟通。当今儿科的医患毛短主要就是由于沟通不到位而产生的。所以在本次实验中本院根据儿科以往的治疗护理经验总结了相关的知识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在护理过程中要注重对患儿的情况观察,并且勤于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其一些异常反应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手段。另外,经常性的沟通也能够消除家长的焦虑情绪,有效的避免医患矛盾的产生。
三、转变护理氛围。常规护理手段通常对医护人员和患儿的定位过于看重,导致护理氛围过于紧张。另外,儿童现在已经是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成员,如果过于紧张的护理氛围也会导致家长过于紧张而出现医患矛盾。所以通过合理的环境布置和说话方式的选择能够有效的营造出轻松氛围。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以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统计情况如表1,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如表2。(注:本次研究结果中护理情况调查分三次进行时间间隔超过48h。)
3 分析和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变化,护士已从原来的被动服务提升到了主动服务,从单纯的打针吃药的基本护理转变为融临床护理、心理护理与人文护理于一体的现代模式。同时,随着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患者医疗需求也不断提升,患者已经不能满足于疾病的治疗,更加关注自己服务需求的满足情况,希望自己在获得治疗性护理服务的同时,能够享受到舒适的人性化服务。患者的生活环境、个性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所患疾病等不同,决定了患者对服务需求也不一样。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就产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秉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护理必须以充满人性化服务来满足人们越来越个性的、丰富的、多样化的需求,做好人性化细节照护。
儿科护理过程中不单单要关注患儿的一些病情变化和心理变化,还要同时关注患儿家长的心理波动,但是常规的儿科护理并不能满足这些条件,所以在儿科护理中实行人性化护理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的。本次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对儿科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另一方面也能提升患者满意度。人性化护理近年来在护理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不同的科室对人性化护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儿科人性化护理侧重点就是关注儿童的心理感受,这也是让患儿积极配合治疗的前提保证。
总之,人性化护理适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满足护理质量的实际要求,在临床上对儿科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瑜璟 钱晓云 郑玉洁.儿科护理中人性化护理体会分析[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7):137-138.
[2]向凤玲.儿科住院患儿家属心理需求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6):60-61.
[3]刘荃,汪吕,宋道岚等.儿科住院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2,37(2)91-94.
[4]周旭.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综合效果研究[J].四川医学,2012,(05):19-21.
论文作者:石兆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1
标签:儿科论文; 患者论文; 患儿论文; 手段论文; 家长论文; 情况论文; 心理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