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一科 河南商丘 476100)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对其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016年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心内一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生命体征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能消除其不良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冠心病;认知行为干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on health condition and living quality in in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i Zhen,
(China; 2.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Shangqiu Henan 476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on health condition and living quality in in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Methods 50 CHD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in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nd 50 CHD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The vital signs and living quali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ystolic pressure, diastolic pressure, heart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scores of living quality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for CHD inpatients can eliminate negative emotions, develop healthy living habits and increase living quality.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ogn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living quality; health condition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心肌缺氧、缺血,甚至坏死导致的心脏病,严重时易导致患者死亡[1-2]。既往常规护理仅注重患者疾病的治疗,对患者生理与心理需求关注较少,导致其生活质量较差,护理效果不甚理想。认知行为干预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是通过改变患者不良认知,消除其负面情绪与不良行为,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为此,本研究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旨在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与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016年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一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心内一科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8.41±4.51)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8-73岁,平均年龄(59.78±3.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由心理咨询师一对一的进行,具体内容如下:(1)合理情绪疗法:加强与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习惯、情绪变化以及心理状况;耐心的向患者介绍其患病的因素,帮助其认识不良生活方式与不良情绪是导致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因素;通过举例、反问的方式使患者对自身不合理理念进行质疑,帮助患者与自身不合理理念进行辩论,进而改变不合理理念,消除不良情绪,控制病情发展。(2)放松疗法:指导患者可用听音乐、散步、深呼吸等方式放松心情;鼓励患者改变自身不良饮食习惯,并指导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患者可通过慢跑、散步等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7d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等情况。②护理7d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 I274)[4]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该问卷共74条目,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四个维度,若患者得分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命体征 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其发病因素与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社会心理因素、血脂异常等有关,对其生活与工作造成一定影响[5]。大部分患者未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与负面情绪对疾病的促进作用,导致临床疗效不佳,进而延长患者住院时间[6]。因此,如何纠正患者错误理念,消除其不良情绪,改善疾病预后是目前临床较为关注的重点。
认知行为干预是通过对患者不合理认知与不良情绪导致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改变患者不合理理念,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消除其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效果[7-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由此可见,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维持患者健康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认知行为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加强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习惯与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情况分析诱发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告知患者其存在不合理理念,找出不合理理念的根源,使患者认识到不合理理念是错误的,并与不合理理念辩论,积极改变所存在的不合理理念,学会理性的思考,养成与不合理理念辩论的习惯,通过放松训练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理念,纠正不合理理念[9-10]。可向患者家属讲解不合理理念对疾病的影响,疏导心理的方法,使其予患者情感支持,进而有效消除其不良情绪,减少因疾病产生的思想负担;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机体充分摄入蛋白质、微量元素以及碳水化合物等;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体育锻炼计划,并指导患者应用合理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11-12]。另外,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若发现哪些不足,应进行针对性改进,帮助患者排除障碍,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住院患者中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维持患者健康状态,消除其不良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亚丽,刘辉,张然,等.双心护理在高龄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8):984-987.
[2]周岩,韩会,王晴,等."生命网"健康行为能力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9):2368-2372.
[3]严伟良.认知行为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与应对方式的效果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10):1860-1861.
[4]王瑞,芦夏,由天辉,等.住院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2):5686-5688.
[5]韩颖,郭松奇,王楠,等.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9):1253-1255.
[6]姜玉红,钱叶红,赵燕.认知行为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焦虑、抑郁的作用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0):1404-1407.
[7]张月安,朱利军,曾晓霞,等.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1):62-64.
[8]杨红雨,孔咏梅,闫娟娟,等.认知行为治疗对PCI术后非心源性胸痛病人焦虑、抑郁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7):775-777.
[9]张许荣,马辉.个体化认知训练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认知功能的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7,26(4):368-372.
[10]张慧红,叶玲燕,赵素玉.健康教育联合心理疏导对冠心病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3):466-469.
[11]杨素.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合理饮食的效果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21):3237-3241.
[12]廉爱玲,陈烨,孙宽.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6):149-152.
论文作者:李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认知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不合理论文; 理念论文; 效果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