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62例临床观察论文_吴素香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62例临床观察论文_吴素香

吴素香 安钢职工总医院 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一组为小剂量尿激酶组,一组为血栓通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状况。结果:小剂量尿激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血栓通组患者且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小剂量尿激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血栓通组患者(88.71%和59.6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上小剂量尿激酶效果较为理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关键词】小剂量尿激酶;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临床上,进展性脑梗死为形成脑血栓的亚型,其主要是患者发病后48小时或更长时间内神经功能缺损逐渐进展,其在急性脑梗死中占20—40%。基于患者早期临床症状较轻,因此不能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发现时病情已经加重,且患者就诊时其已经过去6小时,错失早期溶栓机会,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为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均符合进展性脑梗死诊断标准,近期没有出血病史和较大手术史,且患者没有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同时,将出现脑出血和大片低密度梗死病灶患者排除在外。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小剂量尿激酶组62例,男29例,女33例;患者年龄为49—70岁(59.56±6.15)岁;41例为前循环梗死,21例为后循环梗死;血栓通组62例,男32例,女30例;患者年龄为50—71岁(60.03±7.11)岁;43例为前循环梗死,19例为后循环梗死。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后均通过降糖、降压、神经营养药物和脱水等常规方法进行治疗。

1.2.1血栓通组: 300mg血栓通(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652)+250mL0.9%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持续治疗14天。

1.2.2小剂量尿激酶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和血栓通治疗基础上加以小剂量尿激酶进行治疗,患者每日静脉滴注1次30万U小剂量尿激酶(南京南大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3290)+100mL0.9%氯化钠溶液,持续治疗5天。

1.3观察指标[1]

通过中国卒中量表(CSS)对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价,其中,CSS最低评分为0分,最高评分为45分,患者得分越高,其病情越严重。

1.4判定标准[2]

治愈: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显效: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有效: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9—45%;无效: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或是出现增加现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1.5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124例患者临床资料,用“±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为t检验。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状况展开对比分析

小剂量尿激酶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血栓通组患者且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状况展开对比分析(分)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

小剂量尿激酶组 15.92±5.21 9.25±3.32

血栓通组 15.63±2.37 13.21±2.51

2.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

小剂量尿激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血栓通组患者(88.71%和59.68%),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n(%)]

组别 例数 治愈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小剂量尿激酶组 62例 28 18 9 7 55(88.71)

血栓通组 62例 1710 10 25 37(59.68)

3.讨论

临床上,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缺血半暗带为急性脑梗死病灶成分,其中,周围缺血半暗带主要存在侧支循环,获得部分血供应。若患者血流恢复正常,其损伤可逆。但当患者大血管出现广泛狭窄引起动脉闭塞现象,会导致患者侧支循环不良或根本无侧支循环,进而演变为进展性脑梗死,给患者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进展性脑梗死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典型起病方式,其在脑梗死中占据26—43%,该疾病在48小时内依旧发展,给患者神经功能带来严重损伤[3]。多种因素和多种病例机制等共同作用出现进展性脑梗死,临床上,血黏度增加、血管阻塞数目增加、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和脑梗死范围扩大等因素均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通过病理学研究证明,形成梗死的坏死组织和正常组织移行区在患者缺血12小时后依旧存在,仅有少数在早期凋亡。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关键为怎样溶解栓子、改善缺血半暗区供血、阻止新血栓形成和防止梗死面积扩大等,改善患者预后。尿激酶属于一种类似胰蛋白酶丝氨酸蛋白酶,其是从人尿中分离出来的,为高效血栓溶剂的药剂。该药剂主要作用在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中,对循环和血栓中的纤维蛋白酶原具有一定激活作用,进而起到溶栓目的,同时对半暗带内残存神经元功能具有显著恢复作用,组织血栓蔓延,有效控制进展性脑梗死发展。除此之外,小剂量尿激酶不仅可阻止缺血发展、溶解血栓等,同时,其还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正常,增加侧支循环,避免大量使用尿激酶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周艳辉,小剂量尿激酶联合疏血通治疗进展性脑卒中[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2084

[2]叶婷.小剂量尿激酶封管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栓塞的疗效[J].广东医学,2012,33(20):3183

[3]那 昕,依达拉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0,39(19):2657

论文作者:吴素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  ;  ;  ;  ;  ;  ;  ;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62例临床观察论文_吴素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