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天顺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4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已日新月异。在现代建筑工程中,项目管理的水平与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施工企业的竞争力有着直接的关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是工程建设的的基本保障,也是适应现代建筑市场发展的基本要求。本论文在探讨建筑工程项目实行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策略,以期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使其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策略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如何构建能够适应建筑市场发展需要,创建符合市场发展要求新项目管理模式,是当前建筑工程行业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只有不断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策,才能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其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上的创新,也是大力构建现代建筑行业的基本要求。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正常开展,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摈弃其中不适应现代建筑行业发展制度建设的方面,才能加快现代建筑行业建设步伐。再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适应了建筑市场发展要求。建筑市场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策略
2.1项目管理理念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理念创新的实现,需要建筑工程项目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群策群力,才能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步伐。可以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大力开展多角度、宽层次的形势与任务方面的教育,帮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树立市场理念、科学管理理念与人本理念。市场理念是指加强市场导向管理理念。首先建筑施工人员与施工项目部门是没有办法超越市场范围,只有不断把握市场运行规律,并尊重市场运行规律,不断加以创新,才能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其次,科学管理理念。项目管理对象是由很多种元素构成的错综复杂系统,这就要求项目管理应从整个系统出发,使用科学的原理与方法,大力研究与处理好系统内部的各元素、系统间的相互关系,还有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之间的关系。最后,人本理念。项目管理从本质上来看,是对人的管理。人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处在重要地位。建筑工程项目的计划、协调、控制等都需要靠人来完成。人在思想上真正实现现代化,才会充分发掘其内部的潜力,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促进现代建筑项目管理不断向前发展。
2.2项目管理责任制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情况是规模大,并且工程分项施工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难度是很大,在工程主体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精简生产关系,减少施工管理的层次,将原先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转变为扁平式管理方式,实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多个方面的管理要素,根据不同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的侧重点,但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基本责任制与项目成本核算等方面始终在项目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其实际落实情况,将决定项目管理的成败。建筑工程项目经理在企业授权范围内,处理好建筑施工工程内部的多方关系,切实保证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能够协调有序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内部要构建完善的市场机制、分配机制、监督机制与服务机制等多项机制确保工程项目经理责任制得以落实,开展灵活多样的组织体系,来进一步实现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控制与落实,确保工程项目目标能得以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人员管理层面创新
在建筑施工项目确立人本管理理念之下,还应该加强建筑工程人员管理层面的创新。人员管理层面创新,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首先,确定项目组织目标。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加以分解,并构建层次化目标责任系统,在工程项目施工工作人员中积极开展责任目标考核,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整个系统中所承担的任务,这是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体系得以构建的重要基础。其次,应采取相关措施提升工程项目内部管理人员相关的组织协调能力。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除应具有相关的专业基础之外,还应该拥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这有助于确保工程项目参与者对整个项目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达成一定共识,这有助于各个方面的人员能相互了解,构建并保持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工作氛围,利于有效化解矛盾,达成一致目标,提升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率。最后,加强法制教育。许多重大事故是由于法制理念淡薄引发的,这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经济等都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其根源在于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知法犯法;在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下,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3.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资料的管理
(1)必须及时做好工程技术资料记录和收集。工程技术资料是对建筑物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各种资料必须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时收集、整理。建筑工程所用钢材、水泥、砖、防水材料、铝合金、管材、电线等一些重要原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一般是从检查出厂合格证以及材料取样试验情况加以认可,但由于当前市场机制不完善,许多材料需要经过好几手转售,使得合格证和试验报告不能与原材料同步到位,以往在其他工程上有发现,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收集资料,待工程竣工时,才发现缺少某种材料合格证或试验报告。因此,本人在承建工程开工之时,就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工程技术资料,负责对质保资料逐项跟踪收集,并及时做好分项分部质量评定等各种原始记录,使资料的整理与工程形象进度同步,做到内容连贯、交圈对口。
(2)确保各种技术资料的真实性。真实性是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灵魂。不真实的资料会把我们引入误区。必须坚决杜绝对原始记录采用“后补”造假的做法,尤其是混凝土、砂浆强度是以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取试块检验评定的。取样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非常重要,绝对不允许对制作试块的样料“专门加工”,否则,一旦工程出了质量问题,不仅不能作为技术资料使用,反而造成工程技术资料混乱,以致误判。同时,也不能为了取得较高的工程质量等级而歪曲事实。资料的整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
(3)完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工程项目有很大部分的内在质量和功能质量是不能系统测试和显示出来的,这就要靠用一些质量记录材料来证明。所以,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证明一些工程部位的质量状况,证明各项质量保证措施的有效运行,必须做到有完善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和保管工作。使用户通过工程技术资料,对工程的质量面貌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同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又能体现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工程技术资料是给用户看的,也是给后人看的,是供今后工程管理、维修、改建、扩建时查阅的。资料的整理要系统,装订要整齐,保管要加强,使后人能方便查阅。
4、结束语
总之,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不断进取的动力。在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基础上,采取项目管理理念创新、项目管理责任制度创新、人员管理层面创新等创新策略,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框架不断得以完善,切实提升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为今后建筑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曹晓红.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创新之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8(6).
[2]龙卫飞.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探讨[J].广州建筑,2009(6).
[3]秦远平.论项目工程管理之创新[J].科技信息,2009(15).
论文作者:陈小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工程项目论文; 建筑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资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