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文
摘要:本文针对当今中学生出现的心理偏差、情绪不良、自制力差、心理脆弱等现象,提出在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采取哪些方法对广大中学生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方法
2012年6月29日上午10时许,随着三名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安全返回地面,宣布“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而景海鹏、刘旺、刘洋之所以能从竞争激烈的选拔中脱颖而出,被安排执行此次飞行任务,除了具有优秀的身体素质和很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外,更重要的是与他们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航天员刘旺经过精心操作,实现了“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成功,当记者在出发前采访他的时候,问他有多大的把握,他冷静的说:“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充分显示了他具有良好的自信心。但是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中学生,有的分辨良莠的认识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较低,痴迷网络游戏,沉缅于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有的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不愿意接触人,人际关系较差;有的容易出现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产生“逆反”、“从众”等有碍人格健康发展的心理;甚至有少数中学生,情感意志非常脆弱,经不起风吹雨打,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碰到些许不顺心不如意,就会去自杀。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据报载,武汉一名高中生,担心高考落第“没脸见人”,就在发出“考分通知”的前一天,自杀身亡了!第二天家人接到通知,成绩良好,远远高出录取分数线。可惜就那么“一念之差”、一天之差,自己葬送了美好的青春年华!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因此,在今天的思想品德课中,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刻不容缓。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把中外优秀文化中的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提倡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融化在心理品质修养的知识之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进行生动而浅显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初步的心理知识,并且使之内化为实现人格自我完善的心理需要,以及掌握一些心理品质修养的方法,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达到提高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的目的。简单地说,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应当是教导学生怎样做人和做怎样的人。
二、思想品德课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
首先,心理健康的许多内容,本身就是德育的内容。以意志品质教育为例,它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意志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倾向性,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是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我国各族人民以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去团结奋斗,这本身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者合一的教育。又如,思想品德课教学非常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讲究知、情、信、意、行相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理想的追求。”国家强调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和信念的教育,这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情感、情操的教育,是不可分的。
其次,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特殊矛盾,需要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结合来解决。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知”与“不知”,“信”与“不信”,“知”与“行”这样三对特殊的矛盾。“明理”才能“践行”,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当然需要懂道理,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然而,在解决这对矛盾的过程中和解决了这对矛盾之后,还面临着另外两对需要特别地加以对待和解决的矛盾;一是需要解决“信”与“不信”的矛盾。社会主义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课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方向性,因而就要比其他学科要复杂得多,再加上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与“不信”的矛盾。二是需要解决“知”与“行”的矛盾。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即学生思想、信仰、品德的塑造,因而从掌握知识到运用知识、从知到行的转化,达到知和行相统一的过程,其中间环节也复杂得多和困难得多。正是因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所要解决的矛盾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就特别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
调动学生的情感、信念、意志等心理因素的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体系中去,把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互相结合起来。
再次,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前提条件和心理基础。因为一个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政治思想素养的人,总是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并且他一定也是一个热爱生活、胸怀宽阔、富有爱心的人,是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人。相反,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目空一切的人,心胸狭窄、嫉妒偏激的人,缺乏良好心理品质的人,是难以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和良好政治思想素养的人的。生活的现实告诉大家,不少在道德上失误,乃至于违法犯罪的人,往往与他们容易冲动而不能自制,凭感情用事,不能很好地去驾驭自己的情绪,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的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加剧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动荡,需要解决许多由于社会变化而产生的心理适应、心理调控和心理构建问题,但这不可能仅仅由传统的德育课程来完全解决,反而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来共同解决。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乃是加强和提高思想品德课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教育扫除心理上的障碍。在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来自学生方面的心理障碍。最常见的是这样或那样的逆反心理,以致造成了教育过程中的“顶牛”现象。这种情况,既不是学生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问题,也不是他们的道德品质问题,而往往是属于心理状态问题。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德育教育目标为目标,以思想品德课的要求为要求的,是思想品德课中极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通过思想品德课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也多种多样,需要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今天,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建立和发展,人们的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不断地强化,对个人来说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这些都要求人们具有对待成功和挫折的正确态度和良好心理素质。现在的青少年一代,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因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良好心理素质,成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神圣而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单位:安徽省来安县第三中学239200)
论文作者:周世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中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7
标签:思想品德论文; 的人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心理论文; 矛盾论文; 中学生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中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