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绍莉 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要】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高度关注新高考形势,站在有效培养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去科学分析教材和考纲的培养与考查指向,摒弃教学“习题化”“套路化”,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必修教材教学,把必修教材作为基础阅读教学与拓展阅读教学的基础,并从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培养学生主体性入手,开展有梯度的阅读教学,立足教材科学设计,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建立由“教”到“学”的梯度。通过梯度教学,实现学生高考知识、技能、情感、评价的由易而难,由简而丰,由死而活,由能而用的梯度发展,提升学生对高考试题思辨性、多样性和陌生性的应对能力,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关键词】新高考;立足教材;阅读教学;梯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2-112-02
高考落下帷幕之后,各项调查资料显示,不少考生对于全国卷Ⅲ语文试题中阅读题的普遍评价是:出乎意料!一些考题的设问方式比较陌生,让人无从下手。这样的的评价,产生的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中语文教师还没有高度关注新高考形势,还没能站在有效培养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高度,去科学分析教材和考纲的培养和考查指向,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忽略了以必修教材为主要依托的教学,盲目削减教材教学比重,教学“习题化”“套路化”,导致阅读教学丧失或缺少梯度,使得学生的阅读基础薄弱,削弱了学生对新高考题型、考查角度的准确把握的能力。
一方面,高考考纲和新高考试卷的试题设置,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与考查的梯度。这对高中的阅读教学具有指导性意义。
1.近几年的高考大纲中,高考考查内容和标准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与考查的梯度
2017、2018、2019年高考考纲的关键性要求是:⑴了解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⑵注重审美体验;⑶注重价值判断。这三方面的考查,并非并列同等,而是体现了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的六个等级,即六个梯度。
2.新高考试卷的设置,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与考查的梯度
新高考试卷的设置,分为“阅读”和“表达”两部分。这样的设置,体现了对学生学习听说读写的梯度要求。而“阅读”部分,阅读文本按照“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安排,体现了从简到难,从低到高地接受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梯度要求,也体现了对文化的追溯与传承。“表达”部分,由“语言文字基础”→“作文”,体现了从字到词到句到篇章,从语言单元到语言整体组合的梯度要求。但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高中语文阅读的梯度教学并没有得到高度重视。
1.现行人教版教材编写强调了“文体单元”的框架结构而削弱了层递性。教材将文体作为编排的主要依据,本是为了凸显“文体”的综合特点,有助于学生文体的系统学习,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与能力的梯度。
2.教育环境在乎功利而轻视循序渐进。如今许多的高中教学活动似乎都只为了考试和升学。受此影响,基础阅读教学进程被大大压缩,阅读教学难度被随意增加,导致阅读教学缺乏系统性,丧失层递性。
3.教师阅读教学看重成绩而忽略长远。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屈从于分数压力和考试的压力,缺少应对新高考的勇气和能力,阅读教学很难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判断”的三维目标,教与学难以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要改变这种局面,实现高中语文阅读梯度教学,途径很多。笔者认为:“立足教材”,是根本之法。
1.研究以教材为本,明确不同文体的阅读指向,奠定梯度阅读的基础
各类文体的阅读指向是一切阅读的基础,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出发点,是梯度阅读的基础。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对教材的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各类文体阅读指向的把握。
例如:小说阅读指向:人文价值、人物、情节、环境、主题、语言等;传记作品阅读指向:传主形象、事迹、精神,结构特征,评价角度等;散文阅读指向:脉络线索、情感意蕴、形象特点、精神内核、抒情技巧等;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向:观点、逻辑、语言、现实价值等;新闻阅读指向:视角、事实、细节、现实价值等;科普文章阅读指向:理念、思路、语言、科学精神等。
2.教学体现文体阅读指向,提供阅读示范,形成由“讲”到“学”的梯度
教师可以尝试在同一课文和同一单元教学中,以学生明确的文体阅读指向为引导,实践梯度阅读教学,帮助他们认识教材中每篇选文是如何体现这些阅读指向的。我们以必修二写景状物散文单元的阅读教学为例:
⑴同一课文阅读教学设置阅读梯度(以《荷塘月色》为例)
设置情景:学生预习课文,以组为单位根据课文内容绘制或描述《荷塘月色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提示考虑画面表现对象、结构、色彩)
整体阅读(朗读、默读),文中写了哪些景,状了哪些物?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针对景物之美、语言之美设问:你最欣赏的景物是什么?为什么?你欣赏的景物是如何与其它美景联系起来的?
针对体会情感之美设问:文中描写的景物都能说得上是“美”吗?这些景物描写对抒发作者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再次整体阅读,体会游踪线索所串联的景物与情感变化。
探究提升:文中联想采莲的段落可否删去,为什么?
拓展阅读推荐:淡墨《戈壁的月光》
这样的教学,紧扣文体阅读指向,又体现了“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结构,体现由景物形象的分析到精神内核挖掘的层递性,情感脉络贯穿其间,体现了梯度教学的思考。
⑵同一单元课文设置阅读梯度
同一单元的课文,文体相同,如果每篇课文的讲授都按照阅读指向面面俱到,难免重复、冗杂。而如果从“梯度”的角度思考,则可以对课文顺序进行调整,可以设计每篇课文不同的阅读教学重点,最后实现由“个体”到“整体”的梯度。《故都的秋》:立足整体思考,重点赏析结构特点和对比手法;《荷塘月色》:关注审美评价,重点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品味语言之美、景物之美;《囚绿记》:解读文化内涵,重点探究文章的主题或文章以“囚绿记”命名的原因,品味情感之美;三篇课文综合探究:指向关联性思维训练,在写景状物的散文中,如何体现“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的选材和构思;写作训练:写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或写一个写景状物的片段,体现“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的特点。
3.选材抛弃功利和浅见,重视“小”课文的阅读教学,形成由“小”到“大”的梯度
不少教师因为缺少对教材文本的深入研究,也因为时间紧、拓展多、练得勤等原因,自作主张弱化或干脆抛弃对某些课文或课文某些阅读环节的教学。殊不知,“高考在平时”、“高考在教材”,近年的全国卷可以说是给这种浅见、功利的教学思想和行为以重重的打击。我们回顾一下2018年全国高考卷部分阅读类试题,并以此说明:重视教材之“小”,以之成就高考之“大”,是不容忽视的梯度。
⑴2018年全国卷Ⅰ第6题: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赏析作品的结构艺术的能力。不少学生因为对其设问方式有陌生感而手足无措。其实,类似的提问方式在教材教学中是完全可以设计的。例如,我们在教学《别了,不列颠尼亚》时,可以设问:“介绍每一仪式之后作者总要介绍一些历史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可惜因为这是一篇新闻类文本,不少教师更多关注的是与此关联的一句话新闻、给新闻拟标题、进行新闻点评等常见考题类型,相对忽略了对文本本身结构的研究,没有引领学生从主题表达、历史脉络、读者感受三方面进行解析。
⑵2018年全国卷Ⅲ第6题: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的“科学”与“科幻”的关系。
考生对此题的反映是:完全找不出答题“套路”,感觉无从下手。其实,此题涉及的知识和能力点来自被不少教师忽略的教材板块——“表达交流”。我们在教学必修二《想象世界学习虚构》时,应该让学生关注教材中的一段总结性文字——“虚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要明确虚构的目的。虚构是一种超乎现实的追求;其次,虚构要以真实为基础。内容是超越真实的。但局部又是真实的。虽然这段解说几乎就是全国卷Ⅲ第6题的参考答案,可惜因为不少教师只在乎要求学生在作文中体现想象、虚构,却忽视了对教材内容由表及里、从分析到运用的探究,学生对“想象与虚构”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就模糊不清了。
⑶2018年全国卷Ⅲ第15题: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
此题要求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关键是对“愿我身死子还生”中“子”的理解,一是理解为“精卫”,二是理解为“精卫的子孙”,不同的解读言之成理即可。我们在教学《涉江采芙蓉》时可以设问:这首诗所记是“夫言”还是“妇言”?这样的多角度解读与《精卫》的多角度解读有同样的思维方式,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抒发远方游子思乡之情或闺阁女子思夫之情。但是,不少老师也容易忽略这样的解读方式,按传统、按诗歌的开篇把它讲解成一首“妇言”诗歌,失去了培养学生思维的契机。
4.品读突出重点,联系课后练习直击高考,形成由“读”到“练”的梯度
教材的学习,要重视文本的复习消化,既要对已有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归纳,更要在练习中找准高考考题的落脚点,找出教材与考题的对接点,使“读”与“练”两张皮合二为一,形成梯度。例如《短文三篇》《故都的秋》《囚绿记》《祝福》课后练习第二题均是对接赏析语段考点,借助此类题可以系统训练学生运用艺术诠释法、释词组合法、意蕴揭示法和目的解说法进行赏析;《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后三道练习题则全然是对接了高考的探究题,涉及对小说的内容、情节、主旨,大可引导辩证思考。
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立足教材,站在新高考的角度研究和实践高中语文阅读梯度教学,充分发挥教师教学主导性,有效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性,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论文作者:邓绍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梯度论文; 教材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课文论文; 文体论文; 设问论文; 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