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佩[1]2013年在《金庸及其作品研究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试图从金庸及其作品研究的整体出发,在梳理金庸及其作品研究的历时、共时状况的同时,对其所做出的贡献或主要成就进行文化社会学的分析,进而对整个金庸及其作品研究做出历史性的审视,以期望能摆脱固有经验的影响,突破既有的思维、理论桎梏,寻找一个研究金庸及其作品的可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新的角度去看待金庸及其作品,也希望由此寻找到一个对金庸研究又或是关于文学研究的反思的可能。论文的第一部分:金庸及其作品研究的历时描述,将金庸及其作品的研究按照大体上的发展时间划分兴起和发展时期、大规模论争时期、多元化时期等叁个时期,并探寻其各自的特质。论文的第二部分:金庸及其作品研究的共时描述,根据研究性文章的类型划分成为金庸作品接受研究、作品及创作主体的研究、人物分析研究、其他研究四个大类,对其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类总结:论文的第叁部分:分别从传统方式主导时期、通俗文学的兴起、文化研究的流行、多元化的研究趋势四个角度对金庸及其作品研究进行文化社会学分析论文第四部分:从金庸及其作品研究的问题意识、方法的局限性、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四方面内容对金庸及其作品研究进行历史审视。最后总结论述由此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需要什么样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
陈昌和[2]2002年在《从金庸作品看通俗小说》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以金庸作品作为个案讨论了通俗小说。自80年代中期以来,对于通俗文学的探讨大都在所谓的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二元结构中进行,甚至把两者作为互相对立的参照物。本文受到张赣生、范伯群等人对通俗文学观念的启发,在把通俗理解为“沟通世俗”的意义上对金庸作品进行重新解读,并对其作品中的圆满心理、猎奇心理、异性关系等叁个方面进行探讨,对作品语言暗示和读者的白日梦之间的关系做出阐发,同时挖掘了产生意义的社会文化语境。另一个方面是,文章还谈到金庸作品对市民心理一定程度上的改造和提升,并由此入手从作家的努力、读者心理需求的多向度性、文类自身的性质等叁方面讨论了通俗文学发展的可能空间以及商业性质的危险。在行文过程中,本文对概念演绎的方法保持了警惕,力求以作品为本但又不流于语言表层,联系读者、社会文化语境,在此基础上做出阐发。
何开丽[3]2005年在《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论》文中提出对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状况进行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其发展历程可分为叁个阶段:1980年至1993年为感性欣赏与定性认同阶段,1994年至1998年为文化颠覆与理论建构阶段,1999年至2004年为流行经典与反思深化阶段。其研究方法及表现特征主要有叁个方面:一是人文分析法与人文关怀特征,二是文学史方法与历时观照特征,叁是文化学方法与文化研究特征。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在两个方面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一是研究的学术规范,二是研究视野的拓展和眼界的提升。
周宁[4]1995年在《从金庸作品看文化语境中的武侠小说》文中指出本文首先通过对金庸武侠小说的文本阅读,发现其中一个普遍性的意义模式,即几乎所有故事的动机都是主人公的“身世之谜”。这个身世之谜由混乱或邪恶的血缘关系造成,注定人物出入江湖的命运。叙事深层如此关心血缘注定的身世问题,只有在20世纪华人文化语境中才能得到解释。本文第二个论述层次从具体作品分析进入到作品与文化语境的相互诠释,发现金庸武侠小说的意义模式与现代华人文化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侠客的身世是民族文化命运的隐喻。金庸武侠小说与文化精神在深层意义上的契合,提供了理解武侠小说结构与功能的基点:武侠小说的文化意义胜于文学意义,它是华人世界中最普遍的文化仪式。于是进入第叁个论述层次:既然武侠小说是一种文化仪式,批评就不能套用纯文学的理论范畴与系统;就必须承认幻想的合理性与意义深度,叙述模式的因袭与规范化重复等纯文学否定的东西。武侠小说的创作与阅读使华人——不论是精英还是大众——在幻想中完成了文化认同的仪式,而这种仪式对于文化传统维持自身的延续性与个体获得社会归属感都是至关重要的,武侠小说的真正意义在于华人文化对它的利用。
陈中亮[5]2012年在《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武侠小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得益于90年代的武侠小说研究热,20世纪武侠小说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和文学史联系不紧密的缺憾。本文立足于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的互动来打通武侠小说和文学史的内在逻辑关系,希望将研究向前推进一步。20世纪武侠小说能够从清末的地摊小说发展成为今天具有一定文化品格、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学,主要受益于它对精英文学的借鉴和吸收。同时,它在娱乐性和审美现代性上对精英文学具有启发意义。如何规避清代以来侠客们致力于功名利禄、颇失自由的精神低谷,提升其文化内涵,跟上时代的要求,对20世纪武侠小说作家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本文选择梁羽生、金庸、古龙叁位最有影响的作家作为论述的重点,兼及其他作家。点面结合,将文化研究和审美研究结合起来,兼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深入研究其复杂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内涵,力图阐明20世纪武侠小说的现代性特征。结合着中国杂色现代性理论,本文考察了20世纪武侠小说的精神构建、形象书写以及艺术特色。全文分绪论,正文叁章以及结语叁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中国现代性的杂色文化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对于20世纪中国大众文学以及武侠小说的规约。梳理武侠小说研究概况,挖掘研究现状的不足并提出研究新思路。第一章主要论述20世纪武侠小说现代性的发展模式及其阶段。雅俗融合、古今对接,是武侠小说文化内涵的主要内容,也是难点所在。五四文学革命以后,武侠小说作家们紧跟潮流,将革命话语、启蒙话语、现代主义话语先后引入了创作。其中,梁羽生对左翼文学的借鉴、金庸对启蒙文学的征用、古龙融合现代主义文学成为20世纪武侠小说现代性的叁种主要模式。港台特殊的经济、政治和市民文化背景也深刻影响了武侠小说的创作,市民文化制约着武侠小说的发展。第二章集中谈20世纪武侠小说的精神构建。主要聚焦于梁羽生、金庸、古龙叁人文化精神的现代性特征。梁羽生小说文化内涵主要是传统文化与左翼思潮的对接;金庸小说主要是传统文化与启蒙思潮的融合;古龙小说主要是传统文化与现代主义思潮的碰撞。深入文本,从文化主题、武功描写、情感模式等方面论述他们的文化内涵。在具体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武侠小说作家们用现代文化思想突破传统文化对个性的束缚,又用传统文化的群体思维来约束现代文化的个性。第叁章主要考察20世纪武侠小说的侠客形象。受到精英文学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20世纪武侠小说不再安于讲故事的传统,普遍重视深度人性的摹写。从情感和理性激荡的角度来描写真实的、动态的人性,成为人物刻画的主流。梁羽生虽然继承了讲故事的传统,但是在一些优秀作品中已经写出了深刻的人性。金庸深入侠客们的情感世界,挖掘人性变化的深层内涵,写出了动态的人性,突破了传统武侠的良暴二元对立模式。古龙更是深入人的潜意识,摹写病态人格。他笔下的部分侠客情感与理性失衡,沉于情欲而不能自拔,由此表现出生命的紊乱无明、人性的荒谬、社会的荒诞。他们叁人形成了人性刻画的叁个阶段。第四章主要讨论了20世纪武侠小说的艺术特色。武侠小说所表现的是想象的超验世界,在虚拟的江湖中,寄托着中国人“入世”之建功立业和“出世”之超凡脱俗的两种人生理想。良暴二元模式是武侠小说道德叙事的基本框架,20世纪武侠小说在传承这一模式的同时,又有了新的突破。武技是武侠小说的重要内容,20世纪武侠小说武技的浪漫化、精神化、狂欢性等特征尤为明显。本章通过古今对比,力图阐明20世纪武侠小说鲜明的艺术特色。结语部分大致分析了“后金庸”时代的武侠小说发展状况,温瑞安、黄易、大陆新武侠的众多作家都为武侠小说发展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呈现了新的面貌,其探索有得有失。文章最后对武侠小说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唐杰[6]2006年在《金庸笔下黄蓉形象的文化解读》文中研究说明贯穿了《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黄蓉形象,亦是金庸笔下唯一一个从少女写到中年的女主人公。在作者的创造与读者的接受过程中,都富含了深厚的文化背景。因此,本文在论述中,不仅将黄蓉作为一个人物形象进行相关的梳理,而且将她作为男性写作的武侠小说创作接受流程中的一个“女性能指”来进行文化考察。 本文从评论界及一般读者对黄蓉形象的各种解说入手,在对小说文本的回归中发现,黄蓉这一形象上存在两个向度的分裂:其一,是从一个自私自利的“邪女”突变为一个为国为民的“侠女”;其二,是从叛逆任性的“小妖女”到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的“母性”复归。但是,无论是“突变”还是“复归”,都缺乏足够可信的承接与叙述。因此,笔者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探究其创作中所面临的商业和艺术的矛盾,以及作者潜意识中的传统男权思想与现代女性观念的冲突对黄蓉形象创作的影响。同时,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分析了普通男女读者接受黄蓉这一形象的性别差异,最终发现黄蓉这一形象的分裂非但没有影响到读者对她的接受,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普通读者的阅读期待。而从大陆专业读者不多的黄蓉形象分析中,引出了对构建通俗文学批评理论的思考。 黄蓉形象的文化解读是富于启示意义的,不仅揭示了隐藏在这一形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武侠小说是文化研究的极好媒介。
黄立华[7]1999年在《写意、虚拟及幻想──从金庸作品看武侠小说的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民国通俗小说研究史家张赣生在其所着《民国通俗小说论稿》中曾指出:"中国通俗小说的传统是演义、写意,其相应的欣赏方式则是意会、神遇,这两方面合起来,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役物而不役于物'的传统小说艺术观念体系,这是中国小说艺术表达和欣赏的传统特点。"①武侠小说
邹芙林[8]2007年在《从金庸作品看中西文化的融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庸无疑是最能够代表香港通俗娱乐性文学的成功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武侠小说被人称为“新派武侠小说”。“新派武侠小说”产生于香港而不是产生于大陆,且与台湾的武侠小说有很大的不同,是因为六十年代以后的香港不仅是近代中国中西文化融合的最有代表性的现代商业文化形态,同时也是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之
王雨[9]2009年在《中国大陆金庸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金庸小说进入中国大陆开始,随着金庸及其小说在大陆的传播,金庸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试图从创作主体的研究、作品本体的研究、作品接受的研究叁个方面入手,对金庸研究进行考察梳理,以期拓宽金庸研究的思路,提高金庸小说的欣赏层次。全文由引言、主体和结语叁部分组成。引言部分简单回顾中国大陆的金庸研究史。从1985年,张放在《克山师专学报》第4期发表《金庸武侠小说初探》开始,上世纪大陆金庸研究经历两次高潮,完成了从大众阅读到学术讲坛的历史进程。新世纪以来,金庸研究也呈现出新的态势。主体由叁个部分组成,分别阐述金庸研究在叁个领域中的不同表现,以求比较完整地展现整个中国大陆金庸研究的全貌。一、创作主体的研究金庸生平的研究是整个金庸研究中较为薄弱的环节。表面看来,金庸传记的出版非常繁荣,仅中国大陆已出版的就有11种之多,我们实际考察之后却发现,金庸传记的总体水平比较低:现存传记中存在一些史实谬误,对金庸生平的叙述存在一些遗漏,并且对金庸精神世界的挖掘比较肤浅。此外,关于金庸生平研究、金庸创作心理研究、金庸创作道路研究的论文也比较少。二、作品本体的研究金庸的作品研究,特别是金庸小说的研究是整个金庸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部分。陈墨,是金庸研究中着述文字最多的论者,但是,由于行文不够简练,过多引用相同资料而带来阅读上的雷同感。本部分还从思想主题的研究、人物的研究、叙事学的研究、比较的研究、文学史构建角度的研究和金庸作品研究的研究六个方面对金庸作品本体的研究进行探讨。叁、作品接受的研究虽然,金庸接受在上世纪经历了两次激烈的争论,但是关于金庸作品接受的研究在上世纪几乎不为人所论。新世纪以来,研究者的视野更为开阔,很多新的理论和视角引入金庸研究,金庸作品的接受研究也成为一块令人驻足的研究领域,金庸小说在大陆独特的接受成为许多论者研究金庸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金庸作为武侠小说史上的一个高峰,金庸之后武侠小说的出路,即关于“后金庸”时代武侠小说的发展,也自然成了研究的话题之一。结语部分,从金庸研究中的学术规范、拓宽研究者视野和金庸武侠小说给读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叁个方面,探讨了目前金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金庸研究应该注意的方面。
郑方超[10]2002年在《历史想象与文化重建》文中研究说明五四以来,白话小说在书写传统中国的时候,主流意识总是将其处理成昏暗、愚昧、落后的代名词,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染的金庸却别出蹊径,为我们营造了文化中国的理想图景。 在金庸的笔下,“传统文化”又一次成为我们民族的“根”,体现出传统文明,尤其是儒家文化对我们的影响。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金庸创作的文化语境;二、金庸武侠小说与历史的关系及文化重建的历程;叁、“侠义英雄”世界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文明所面临的困惑与尴尬是无与伦比的。中国的世界地位边缘化使中国文明失去与西方文明对话的资格,而传统知识分子对儒家文明“断绝”而产生的内在式焦虑,促使金庸在想象中重建文化中国。金庸以“野史”或冷门的史实为背景,“民间化”的叙事立场,取材于中国的历史动乱时期并且是中国文化领先世界的最后时期,使他的小说具有了特殊的文化意味。通过对中国传统文明优秀部分的苦心孤诣的梳理,经历了以纯儒、大义的介入,动摇/重新坚定信念→道、释的介入/对儒家的怀疑→对传统文化的反讽式认识(《鹿鼎记》)→回到原儒(春秋)却知其不可为(《越女剑》,封笔)的过程。他创作所经历的困惑和绝望,以及他创作过程中的思想变迁的轨迹,以及现实的制约,使他的“文化重建”只能是一种“想象”。而金庸武侠小说的创作和接受过程,也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金庸以“内功”为中介,使“武功”和“修身”进行了置换和融合,充分体现了“修身”对国民思维方式的影响;而中国“身→家→国”的修身模式和由里及外、由己推人的修身方式也造成作者前期“汉本位”和后期文化“中国中心主义”的出现。文化中国中心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边缘化的国民一种心理补偿。
参考文献:
[1]. 金庸及其作品研究初探[D]. 张佩. 海南大学. 2013
[2]. 从金庸作品看通俗小说[D]. 陈昌和. 福建师范大学. 2002
[3]. 中国大陆金庸小说研究论[D]. 何开丽. 西南师范大学. 2005
[4]. 从金庸作品看文化语境中的武侠小说[J]. 周宁. 中国社会科学. 1995
[5]. 现代性视野下的20世纪武侠小说[D]. 陈中亮. 浙江大学. 2012
[6]. 金庸笔下黄蓉形象的文化解读[D]. 唐杰. 贵州师范大学. 2006
[7]. 写意、虚拟及幻想──从金庸作品看武侠小说的特征[J]. 黄立华. 学术界. 1999
[8]. 从金庸作品看中西文化的融合[J]. 邹芙林. 山东文学. 2007
[9]. 中国大陆金庸研究述评[D]. 王雨. 郑州大学. 2009
[10]. 历史想象与文化重建[D]. 郑方超. 暨南大学. 2002
标签:中国文学论文; 金庸论文; 文学论文; 文化论文; 艺术论文; 武侠小说作者列表论文; 射雕英雄传论文; 读书论文; 黄蓉论文; 梁羽生论文; 金庸小说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