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在市场经济形态下,货币资本积累是社会再生产起点的规律
再生产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都存在,马克思也指出:“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他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1]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形态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从古代到近代,社会经济在自然经济形式下运行,形成自给自足经济。从近代到现代,自然经济形式下运行的自给自足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形式下运行的市场经济。而在一些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曾经借助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在产品经济形式下,形成主要依靠计划而运行的计划经济。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经济,都离不开再生产。
但是,再生产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形式下具有不同的特点。无论在自给自足经济形态下,还是在计划经济形式下,再生产表现为产品的再生产和极少的只是单纯当作商品来交换的简单商品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是以多种必需的生产要素以实体形式直接集中为起点的。而在市场经济形态下,再生产的起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个起点不是生产要素以实体形式的直接集中,而首先以资本积累特别是货币资本的形式存在。
众所周知,由具体到抽象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现实经济的重要方法,而从抽象到具体则是马克思《资本论》体系的描述方法。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所采取的方法也不例外。从《资本论》三卷的逻辑进程看,为了首先从根本上揭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把资本在流通领域所经历的形式变换和物资变换假定为前提,着重考察企业、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关系,进而考察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得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这一革命性结论。然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才对上述假定前提进行了具体、全面的论证。《资本论》这种逻辑方法的应用,容易使人们对资本运动规律的研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更难得从市场经济的层次挖掘和掌握这一规律。
与以前的社会生产不同,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不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而是要借助货币的媒介作用才能完成的交换行为,货币资本的作用就显得极其重要。《资本论》对货币资本的作用、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媒介作用做了专门的论述。马克思认为,货币的作用有二:第一,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商品生产成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货币形式的资本,即货币资本是发动整个生产过程的第一推动力,也是生产过程进行的持续的动力。特别是流动资本,要求货币资本作为动力经过一段时间不断地反复出现。全部预付资本价值,即资本的一切由商品构成的部分——劳动力、劳动资料和生产材料都必须不断地用货币先去购买。不论是单个资本,还是社会资本都一样。第二,适应着生产资本的一定规模,必须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与它并存的货币形式的资本存在,以便在成品售出之前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支付工资,这是保证生产连续性和正常周转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货币作用的分析,进而对货币资本重要性的阐述,实际上揭示了市场经济形态下货币资本积累是再生产的起点这个一般规律。100多年前马克思就以他深邃的洞察力和远见性,深刻地揭示了我们今天货币经济时代的特征,这不能不使我们由衷地敬佩。
由于市场经济以商品交换为主要形式,因而也必须是一种货币经济。资本首先表现为货币形式,没有货币资本就没有生产的前提。要生产,必须先用作为资本的货币购买多种实物形态的生产要素,包括各种必需的劳动力、劳动资料和生产材料。因此,无论个人、企业还是社会,为了生产,必须从资本积累——集中购买生产要素所必需的货币资本开始。资本积累不但是再生产起点,而且必须达到一定数量。一方面货币资本的数量必须足够买所需数量的多种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再生产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生产,在生产出的商品出售完成之前,还要有足够数量的货币资本为保证生产连续性和正常周转而必需的购买和支付。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已取代货币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不够确切。一方面,人力资本理论是由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创立的,他在20世纪60年代依据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在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知识、才能和健康等)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比物质资本和劳动(指非技术性劳动)的增加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从本义上严格说,人力资本的概念是相对于物质资本和非技术性劳动而言的,而不是相对于货币资本而言的。另一方面,从人力资本的内涵看,人力资本本身也有一个生产和再生产问题,它是通过教育、培训、卫生保健等投资形成的体现在人身上的健康、知识、经验、技能、智力的总和。也就是说,人力资本作为投资的产物,其生产和再生产也必须从货币资本的积累和投入开始。因此,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人的因素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并不否定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资本积累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
货币资本积累是市场经济再生产的起点这一规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过去我们搞计划经济,社会再生产必需的生产要素全部按计划以实体形式直接到位,通常叫做集中人力、物力,有了这些必需的人力、物力再生产就可以进行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典型特征就是由物质流再到货币流。现在发展市场经济情况就不一样了,社会再生产的起点是先完成货币资本积累。有了这些货币资本,才可能购买相应的经济资源,使之变成生产要素,进而组织生产。市场经济下的特征正好反过来是先有货币流,再到物质流。正因为如此,我国改革开放后,资金的缺乏曾一度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积累资金、吸引外资曾经是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即使是经济发展已取得重大成就的今天,吸引资金仍然是绝大多数地区和部门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这说明货币资本积累是市场经济形态下再生产的起点这一规律已经在发挥作用。
在理解货币资本积累是再生产起点这一规律时,分清货币与货币资本的区别十分重要。货币资本一定是以货币形式存在的,但货币形式的未必就是资本。如果货币的大量集中存在,并不是用于购买再生产必需的生产要素,这些货币虽然有了大量的积累,但绝不是货币资本积累,因而也不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相反,可能是货币资源的浪费,说明经济运行有问题,经济效率一定不高。近几年我国银行储蓄一直居高不下,外汇储备也一直大量存在,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资本一直缺乏,说明经济运行有问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5年6月末,中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高达28.3万亿元,而各项贷款余额仅19.9万亿元。① 说明我们还缺少一套有效机制,促进货币积累转化成社会再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资本积累,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货币不能有效转化为资本的问题在中国长时间存在,如不能从制度层面加以解决,不进一步深化改革,特别是金融的改革,我国社会再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将缺乏后劲。
二、在市场经济形态下,商品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的规律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进行剖析时,曾按产品的最终用途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部类(用符号Ⅰ表示)。它是指必须进入或至少能够进入生产消费的产品及其生产部门。例如采掘、冶炼、煤炭、动力、机器制造、水泥、化肥等部门和其他生产原料的部门。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部类(用符号Ⅱ表示)。它是指提供生活消费品的生产部门。例如食品、纺织、药品、造纸等部门和其他生产生活消费品的部门。在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基础上,马克思又通过把商品从价值构成的角度,即任何商品的价值都是由不变成本(C)、可变成本(V)和剩余价值(M)组成,详细探讨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两大部类比例关系的原理在认识上存在严重偏差。一是认为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可以人为控制或设定的,从而陷入计划经济的泥坑。二是认为要扩大再生产,实现经济增长必须首先重视和扩大第一部类生产,最终过分强调重工业发展,忽视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实际上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更是从市场交换和价值实现的角度证明了消费是再生产的目的和前提。
首先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必须以三方面的交换完成为条件。马克思在阐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时做了如下假设:
Ⅰ、4000C+1000V+1000M=6000(生产资料)
Ⅱ、2000C+500V+500M=3000(消费资料)
这个实例表明,如果要保持全社会的原有规模的简单再生产在下一年继续进行,必须完成三方面交换:一是第Ⅰ部类的4000C,即价值4000的生产资料,在本部类内部进行交换,以解决本部类的各生产部门的次年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二是第Ⅱ部类的500V+500M,即价值1000的消费资料,在本部类内部进行交换,以解决本部类的各生产部门次年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三是第Ⅰ部类中的1000V+1000M,即价值2000的生产资料,和第Ⅱ部类的2000C,即价值2000的消费资料相交换,以解决第Ⅰ部类次年所需的消费资料和第Ⅱ部类次年所需的生产资料。这三个方面交换的完成,从而各种商品的价值得以实现,就是要全社会生产的商品即6000的生产资料和3000的消费资料通过交换,都进入消费即生产和生活消费,社会简单再生产在第二年才能得以继续。因此,从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已可以得出结论,产品完成交换,从而实现消费是再生产的前提。
接着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进行了假设分析,发生了Ⅰ(V+M)>ⅡC,这是扩大再生产与简单再生产的区别所在,即扩大再生产必须有多余的生产资料为前提。但是,我们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公式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Ⅰ(V+M)>ⅡC,而应该做进一步的分析。按照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扩大再生产除了要有多余的生产资料外,还需追加消费资料。也就是说,两大部类都要积累和扩大,才具备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同时,多余的生产资料和追加的消费资料也必须实现三个方面的交换,社会扩大再生产才得以进行。
从扩大再生产必须完成的三方面交换不难看出,两大部类都要既追加生产资料,又要追加消费资料,同时保持两大部类各自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完成,才是构成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不仅原有规模的商品全部完成交换,实现消费,而且为扩大再生产追加的全部商品也要完成交换,并实现消费,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综观马克思对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详细分析,可以发现,市场经济形态下的社会再生产离不开各部门及两大部类之间的顺利交换。这种交换的目的,是通过现实市场交易活动使全部商品都得以消费,不是生产消费,就是生活消费。如果是生产消费,实际上是商品已作为生产要素为生产新的商品在发挥效用;如果是生活消费,实际上是商品为满足人的需要在发挥效用。所有这些消费的进行,也就是社会再生产的运行。全社会的消费与社会再生产是同一的过程。如果某一商品的消费停止,与这一商品消费相关的再生产必然中断;如果全社会的消费停止,整个社会再生产必然中断。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商品消费是市场经济形态下社会再生产的前提。同时,从两大部类之间交换的前后联系看,我们还发现,第Ⅰ部类为第Ⅱ部类提供的物质,是为了生产满足人们需要的生活资料;而第Ⅰ部类从第Ⅱ部类接受的物质,是为了满足第Ⅰ部类内部人的生活需要。在这里,生产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用于生产生活消费资料的物质基础,生活消费则完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马克思划分的两大部类,看似平行,实际上生产消费为生活消费的手段。因此,归根到底的说,为满足人们需要的生活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根本前提。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所包含的在市场经济形态下,商品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的规律,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着十分重大意义。目前在我国,对商品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以及社会再生产的实现归根到底取决于能否实现满足人们需要的消费这一规律,认识上很不够。我国虽已告别短缺经济时代,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然而商品消费的不畅越来越成为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严重制约。一是大量投资项目不能充分从市场需求出发,而更多的是从上级领导的考核指标出发,从有限的行政区划范围出发,导致重复建设,盲目上马,最终产品消费难以实现,企业再生产被迫低效运转,有的甚至不得不很快关停并转。二是在市场制度方面存在严重阻碍市场交换、加大市场交易成本的制度性障碍,首先是许多生产要素不能按市场要求进行自由交换,其次缺乏许多从事市场交换的法律、规则、机构和平台。三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阻碍商品消费。目前市场上许多产品,质量很好、价格公道,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需要,但由于居民收入水平的限制,产品销售困难。这里面有社会分配不公问题,有收入两极分化问题,也有改革过程中对未来预期不乐观等一些问题。四是对外开放适应性不强造成商品消费受阻,有产品不符合国外市场需求问题,有企业、部门甚至管理层对国际市场交换规则理解不透问题,也有国际间贸易摩擦等问题。针对目前我国经济现状,我们应从理论的高度,充分认识商品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前提,并在经济政策上进行调整、在经济体制上深化改革,以促进商品交换进而商品消费的实现,从而促进社会再生产连续不断,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三、在市场经济形态下,经济资源按市场配置是社会再生产的内在要求的规律
按照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实际上是由多个单个资本的不断循环、不断周转有机构成的。而多个单个资本不断循环、不断周转的过程从实体上看就是经济资源经过不断配置从而形成生产要素不断流动、不断组合的过程。对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和资本周转理论的理解可以发现,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实际上是在市场经济形态下,经济资源的配置必须通过市场进行。
马克思首先分析了资本循环。企业的投资,在生产经营中离开出发点,经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的运动,就叫资本循环。从货币形式出发的资本循环过程,经历三个阶段,采取三种形式,即货币资本形式、生产资本形式、商品资本形式。而每一种形式的转变,实际上就是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结合。在马克思那里,生产要素被概括为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也就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马克思认为这是一切生产社会形式下的共性。货币资本形式向生产资本形式的转变,就是为了生产一定商品,把生产这种商品必需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准备好。生产资本形式向商品资本形式的转变,就是通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发生相互作用,生产出预定的商品。而商品资本形式向货币资本形式的回归则是通过使生产的商品变成新的生产消费资料或生活消费资料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货币积累。这三种形式之间的循环变化是通过完成三种职能实现的,即货币资本向生产资本的转化是通过购买实现的,生产资本向商品资本的转化是通过生产实现的,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回归则通过销售实现。很显然,资本循环过程中的三种职能,除生产职能是在企业内部完成的,其余的二种职能只能在市场环境中完成,或者说这两种职能的进行就形成市场。正是从这个角度讲,企业是构成市场的利益主体,某一区域内企业之间的购销活动就形成这一区域的市场,某一国家内的企业间交易就构成某一国的国内市场,而超过国界的企业之间的交易就构成国际市场乃至全球市场。资本循环的过程,对某一个企业来说,就是企业进入市场购买生产要素,将购得的生产要素进行整合、加工后再以商品所有者的身份进入市场销售的过程,因而也是经济资源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转化为生产要素,进而形成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的过程。而所有资本循环的过程,就构成全社会所有经济资源通过市场配置的过程。因此,在市场经济形态下,经济资源按市场配置是社会再生产的内在要求。
在分析了资本循环之后,马克思提出了资本周转的概念,形成了资本周转理论。什么是资本周转呢?企业的投资,经过一定时期的反复循环,带着盈利又回到生产经营者手中的运动,叫资本周转。我们认为,马克思资本周转理论的内涵主要是在资本循环的基础上引入时间概念,从而引导出资本循环效率的涵义。由资本周转产生的周转速度,一年中预付资本总周转的次数等概念,实质上就是讲资本循环效率。如前所述,资本循环的过程就是经济资源通过市场配置的过程,因而资本循环效率就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在市场经济形态下,为了取得获得最大限度的商品价值,企业必须千方百计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资本周转,最大限度发挥生产要素的效率,从而客观上形成经济资源最有效的配置制度。至今为止,按市场配置经济资源是人类所发现的最有效的配置方式。马克思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在市场经济形态下,经济资源按市场配置是社会再生产的内在要求的规律,说明了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强大生命力,说明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科学性、远见性和洞察力。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从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和资本周转理论中发现,就市场经济来说,经济资源通过市场配置是一个极其自然的过程,也是一个有效率的过程。在承认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仍然不能以市场为主配置经济资源,在理论上是不符合逻辑的,要么对市场经济理解有偏差,要么按市场理论从事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有偏差。回想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的历程,从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以来,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但社会经济资源按市场配置仍然做得很不够。比如政府主导企业行为的现象还相当普遍,企业不能真正以市场利益主体的身份按市场规则自由购买生产要素。政府对企业的主导过强,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很大,一方面,由于手续繁琐、决策太慢,加大企业购买生产要素的交易成本,企业常常需要花大量人力和财力用于内部及与主管机关的协调沟通,不仅要承担市场变化可能带来的要素成本上升,而且经常失去市场成交的机遇;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行政区域性限制,常常造成人为的市场割裂,出现不同区域性市场的低效类同。再比如,许多经济资源可以流动,也希望流动,但缺少交易市场的存在,或市场不够发达、完备,包括信息披露和传递不对称、不公开,市场交易手段落后,市场规则不健全,市场规则执行偏差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归结到一点就是经济资源不按市场配置,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的正常进行,最终造成生产要素效率下降和经济资源的浪费。上述这些,都是我们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和完善过程中需要高度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资料来源:新浪网《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第2页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8月4日公布。
标签:市场经济论文; 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经济论文; 社会再生产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消费社会论文; 资本积累率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 市场规律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