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了满足人口粮食需求,就需要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但是我国的农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加之广大农户文化素质水平偏低,所以农业生产始终处于一个较低的增长水平。新时期伴随着农村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推动农业发展的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大力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机械设备应用其中,大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由此看来,农业机械化是必然选择,加强对其研究有助于为后续工作开展带来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经济;发展
1导言
农业机械化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提高农业生态、社会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三农问题的不断出现,农业机械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分析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
2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国内的许多乡镇地区在农业生产当中已经开始采用机械化作业。然而,农业机械化在乡镇地区大范围普及,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来一定的问题。
2.1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科研创新工作急需加强
要想推进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必经阶段,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农业机械生产还有大量空白急需完整。从我国当前农业机械的品种结构以及生产制作工艺来看,仍然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在中低端农机市场中,供过于求的现象仍然存在,而中高端农机的实际生产能力却又难以满足“三农”要求。此外,大多数农机生产企业规模小且比较分散,科研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再加上市场中恶意竞价带来的不良影响,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
2.2农业机械的成本较高,造成农户投入积极性较低
近些年,农业机械的使用成本逐渐攀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机械的价格、保养服务、维修服务以及燃油投入等成本,甚至超过了部分乡镇地区农民的收入。虽然我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业经济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整体水平仍然落后,虽然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但就人均购买力而言,农民的消费水平依然不高,原因就在于除去直接的农业生产收入之外,其他收入来源非常少,所以在面对购置农业机械这项巨大支出时,农户的投入积极性明显不高。
2.3政策补贴不够,缺乏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
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农机服务水平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由于信息滞后以及基层农机服务站的不完善,导致农机的生产效率与利用率无法提高。此外,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方面投入不足,只有极少部分的农户能拿到相关补贴,与实际的需求相差甚远。再加上乡镇地区农田建设不够标准化,农机化建设不够完善以及农机操作水平不够,如果这些都得不到国家资金的支持,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将无比艰难。
3农业机械化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普及农业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3.1农业机械化为农民增产创收
农业机械化在生产过程中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机械,如在种植业中,利用机械,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在耕地过程中疏松土壤,改变土壤的原有的物理状态,从而增加产量,使农民增加收入。
3.2为农业生物技术提供保障
一种先进的生物技术,必须有农业机械的投入使用才可以得到应用。例如,在种子遗传育种过程中,要选择优良的种子,才可以保证栽植的成活率与母体的优良性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利用拌种机、敷料机等机械进行筛选和处理,再用播种机进行播种,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先进的生物技术要与农业机械相结合,才可发挥其最大的功能效益。
3.3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无法与我国经济水平相适应,而农业机械化的出现可以全面改善农业生产,将机械与先进技术相结合,打破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合理利用资源,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4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人类面临资源紧缺、生态退化的困境,因此,我们要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化虽高投入但高产出,不仅可以缓解资源紧缺的问题,而且可以减小农业方面的负面效应,实现协调发展。因此,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的战略性地位。
4农业机械化的有效措施
4.1多种方式配置农业机械
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应该把握生产时机,充分发挥自身生产管理优势,配置农业机械,同时鼓励私人购买,给予相应的补贴,或是通过独立经营管理,为农场提供补偿。跨区使用农业机械设备,降低投资资金,切实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生产效率,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开辟新的方向和思路。与此同时,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民收入也得到了同步增长,致使农业机械化生产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和青睐,“农户+农机化作业服务公司”的经营模式开始广泛应用,将是未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首要方向。
4.2政府加大重视力度
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机发展,为农机发展提供保障。第一,加强农机法治建设,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民的法治理念,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第二,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加大科研投资力度,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创新,加快农机发展进程。
4.3突出农业机械推广重点,创新农业新技术
为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除了加大农业机械设备的投入以外,还要注重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在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前提下,进一步推进水稻和玉米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与此同时,紧紧围绕农业机构进行调整,加大农业机械设备、果蔬生产机械和园林机械的投入,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延伸。
4.4加强农机服务,增加农户收入
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中,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越来越多农村闲置劳动力开始转移到城镇和其他产业,为城市化建设提供更加充足的人员保证,但同时,也导致家中农田由妇女和老人经营。基于此,为了可以减少农业外出务工人员,尽可能降低往返路费经济损失,农机服务部门需要切实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更高水平的机械化服务,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广大外出务工者也可以更加放心的投身于城市化建设,增加农户收入。
4.5加强队伍建设,为农业机械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应该加强队伍建设,为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提供更为坚实的人才保障。一个合格的农业机械推广人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同时养成吃苦耐劳和敬业精神,能够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为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奠定基础。
5结束语
总之,农业机械化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相适应的对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一定能普及全国,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为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雷丽.我国政策性农业机械保险发展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5.
[2]熊清溪.发展农机合作社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有效措施[J].湖南农机,2015,31(6):4-5.
[3]浦仕林,陈亚飞.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及有效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6,12(22):152-153.
论文作者:王正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农业机械化论文; 农机论文; 农业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水平论文; 我国论文; 农户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