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海军 海北州第二高级中学 810399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1-200-01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课程教学理念的变革,倡导教法、学法上的革新,提倡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倡导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打造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物理是一门基础性的应用学科,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对于国家综合力的增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上好物理课,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是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重点,是时代发展、国家富强的要求,如何上好物理课呢!对于浅谈新课改下物理教学创新思维的转变
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对于学生方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利用科学实验,培养学生个人动手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离开了实验就没有物理可言,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奇特、新颖、有趣的实验引入教学,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能顺应学生的“好奇、好玩、好胜”的心理,大大刺激他们的感官,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注意,唤起学生的思考。例如在上《大气压强》时,我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导入,我利用两个橡皮半球,用力将它们挤压而合在一起,请班上力气较大的两个同学上来,看能不把两个半球拉开?只见他们费了很大的力,拉得满头大汗仍没有将球拉开,“这是为什么呢?”我让学生讨论,然后我说,早在十七纪,德国马德堡市长,科学家格里克就当众做了一个精彩的实验。他利用黄铜半球半径约20厘米,罐子气后两边共用了十六匹马才把两个半球拉开,这就是轰动世界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刚才的实验,我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它拉开(演示)。谁知道我是怎样把它拉开的呢?学生大声说——放气。那么为什么抽气以后就拉不开呢?球的周围有什么?学生答——空气。这些实验生动地告诉我们,大气存在压强。通过这样的实验,让学生信服。
二、把物理模型引入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堂优秀的课,可以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教师就是这件艺术品的主要创作者。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加课堂趣味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 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三、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改下的教学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独立学习,会作学习,所谓独立学习,是指学生离开教师,甚至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也能学习,为了达到课标要求,教师要打破传统,更新教法,还课堂给学一,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在与同学,教师的合作中品尝成功的喜悦。
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有教学中,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前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因而教学中教师要还时间给学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轻松掌握知识,使教学达到“寓教于乐”,学重型“寓学于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教学“物质的密度”时,通过演示两杯体积相同的水和盐水,就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是蛋比瓦容易破,通过这样的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无形中成为了学习的主动参与者,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多方面利用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主动去学,自觉地学,加强他们能力培养,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丰富他们成功的体验,让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四有”新人打下基础。
一堂优秀的课,可以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教师就是这件艺术品的主要创作者。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加课堂趣味性。对于浅谈新课改下物理教学创新思维的转变,在教师方面: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幽默素质,增强教学个性。幽默是一种技巧、方式,也是一种素质、能力。教师幽默是幽默中特殊的一种,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的助手是幽默”,可见幽默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教师幽默主要有语言幽默和动作幽默。幽默的语言应该是“美”的语言,具有情感美、形象美、音韵美和哲理美;动作幽默,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恰如其分地把每一个动作,每一种姿势、表情等巧妙地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引起学生共鸣,热烈地烘托出气氛,增强教育教学效果。
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幽默时,切忌语言含有讽刺挖苦意味,动作哗众取宠,而应做到端庄大方。
二.加强课堂交流,做好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1]要组织、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活动,参与教与学交流。这种交流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材的交流。如果是教师单纯地讲,学生单纯地听或者记就不能称为教学,这样的课堂只能是沉闷、毫无生机,更妄谈学习效率。在加强交流与互动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转变传统的师生角色,搭建平等的、相互理解的、和谐的师生对话平台。②让提问富有艺术性,通过合适的问题与形式,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③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答辩,提倡交流中的质疑与反思。
三 .积极备课
在教学中,教师要熟悉课堂知识,拓展视野、补充新鲜内容;组织教学语言,梳理教学思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育教学也需如此。课堂效果能否达到预定的要求,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前备课的质量。首先,备课不仅要熟悉本课教材上的知识,还要主动获取相关的新知识。教师备课既要准备教材上的内容,还要天天学习、时时拓展,搞好自身的再教育。
四.合理利用实例教学及实验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如物体运动、“声音传播”、电磁现象,等等。物理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生活中的惯性现象随时随地都有,笔者在讲惯性这一知识点时,就以坐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人会往前倾为例,描述惯性的存在和分析牛顿惯性定律。对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教师可以将之储备起来,作为课堂上的例子进行讲授,以便于学生理解,并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乐趣。 (接第201页)
5.适当引入古今中外的物理名人轶事,丰富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的发展已有上千年历史,其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杰出人才,像开普勒、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等物理学大师都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他们的轶事更是不胜枚举。在讲授课程之前,巧妙地介绍相关的名人轶事不仅能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产生的背景,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笔者在讲“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时,问学生“每一个物理定律或理论都是前人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同学们知道开普勒是怎样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的吗?”然后,对此展开绘声绘色地介绍:开普勒不迷信权威,常年坚持观测行星运动规律,坚持实测数据,最后推翻了行星做圆周匀速运动的判断,确定行星运行轨迹应为椭圆。由此,学生就都怀着崇敬与钦佩的心情饶有兴趣地学习“开普勒定律”,掌握程度也非常好。此外,教材中也有不少名人佚事,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视之为选学内容而不予理睬。事实上,这种做法是不当的,充分地利用这部分内容不仅不会耽误课程,还会有“磨刀不误砍柴工”之效用。当然,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在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实际操作。
总之,在新课改下物理教学创新思维的转变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完全结合在一起,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论文作者:祁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幽默论文; 课堂论文; 半球论文; 他们的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11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