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的几点思考_跟踪审计论文

关于实施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的几点思考_跟踪审计论文

对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的一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策措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的基本特征

      审计要求高。公共政策是政策制定主体在一定时期为实现特定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决定、意见、办法的总称,是指导政策对象行为活动的行动准则。我国审计机关历年来围绕国家重大政策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开展跟踪审计,一般来源于审计署规范性文件的部署。去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审计机关要“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这就使本次跟踪审计的开展有了更高层次的依据,各级审计机关必须把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作为“硬”任务来抓。

      审计内容涉及面广。公共政策分为单一政策和群体政策等类型。不同于以往审计系统开展的跟踪审计项目内容相对单一的情况,这次跟踪审计的对象是体系性的政策,内容涉及到2013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既相对独立又环环相连,涵盖了投资建设、简政放权、财税金融、节能减排、创业创新、保障民生等领域。跟踪审计时既要反映落实这些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效,又要揭示存在的问题:既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又要提出审计整改建议。

      审计组织实施期限长。公共政策实施时间有长有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是引领新常态的重要举措,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始终。因此,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势必成为各级审计机关一项较长时期持续开展的审计工作。各级审计机关必须站位要高,视野要宽,进一步增强服务大局意识,要把深入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作为服务新常态、助力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重要抓手。

      审计组织协调量大。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责任涉及方方面面,既包括各级政府,又包括发展改革部门、工业信息化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文化卫生教育部门、科学技术管理部门、财税金融部门、部分企事业单位等。与此相对应,审计机关也需要多个业务部门配合,组织多个有专业背景的审计人员成立跟踪审计组,共同开展跟踪审计。因此,审计机关要充分重视组织协调工作,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形成共识与合力,共同促进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

      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面临的难点

      审计内容多。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涉及面广,范围大,无论是稳增长、促改革,还是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其内涵深刻、外延丰富,既有各自的目标任务要求,又彼此互为联系,相辅相成。同时,各地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上,目标任务千差万别,工作进度完成时间不是十分清晰。因此,在跟踪审计内容和重点确定上,各级审计机关难以一概而论,整齐划一,容易造成审计报告反映的普遍性、倾向性、代表性的问题较少。

      审计人员相对不足。随着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的开展,各级审计机关对此次跟踪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但由于常规性的审计项目仍然占据了大量审计资源,一些基层审计机关只能安排少量审计人员组织开展跟踪审计,或将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揉”进一些审计项目中结合着开展。审计机关应把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作为“硬”任务来抓,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充实人员力量。

      审计取证难。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需要“及时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反映好的做法、经验和新情况、新问题”。然而在现实中,“反映好的做法、经验”的审计证据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审计证据好取;反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的审计证据,由于问题的“敏感性”,许多被审计单位存在问题反映后害怕各级政府和上级部门问责的心理,以各种理由搪塞,迟迟不配合审计人员取证,审计人员需要反复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待一些“敏感性”问题得到“消化”之后才能形成基本共识。致使一些地区汇总的跟踪审计报告很难及时报出。

      审计结果质量有待提高。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重在及时发现和纠正在重大项目落地、重点资金保障,以及简政放权推进工作等方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但从一些基层审计机关上报的跟踪审计发现的问题看,就事论事的多,反映普遍性、宏观性的少,浮光掠影的多,反映体制机制制度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少:围绕财政财务收支内容的多,反映政策执行政策落地情况的少,等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大政策跟踪审计结果的质量。

      深入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应采取的措施

      强责任,搞好“四个落实”,全力以赴发挥积极作用。公共政策理论认为,对公共政策实施监控是确保公共政策执行的有力保障。审计监督是公共政策监控的重要形式,是促进公共政策落实的助推器。《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对审计机关的高度信任。为此,各级审计机关要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搞好“四个落实”,即把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任务和责任落实到计划、落实到项目、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确保完成跟踪审计任务,当好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察员”。

      精安排,按照“两个围绕”,统分结合推动审计项目开展。公共政策目标和对象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公共政策监控必须有的放矢。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不同地区、不同层级、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要求和任务。因此,审计机关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需要因地制宜“统分结合”。在审计署跟踪审计工作方案的原则指导下,地方审计机关一方面针对本地区的实际,围绕涉及普遍性和共同性的政策措施,确定统一的跟踪审计重点内容,组织基层审计机关共同开展;另一方面,基层审计机关也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围绕涉及地区性和行业性的政策措施,确定各自的跟踪审计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跟踪审计。

      明导向,瞄准四个方面,精准发力推动政策落地。公共政策理论认为,由于政策执行者素质差异、既得利益者偏好、信息不对称或政策方案不完善、不配套等主客观因素存在,势必会造成政策执行中出现误解、偏差、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因此,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必须立足于问题导向,重点瞄准和揭示重大政策措施执行过程中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进度、大额财政专项补助补偿资金拨付、行政许可事项取消和下放、惠民生各项举措等方面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政策不配套、不落地空转的问题,积极向本级政府和宏观管理部门建言献策,以推动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并产生应有的效果。

      严管理,狠抓“三个提高”,促进审计再上新水平。公共政策监控是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是公共政策监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重大政策措施目标任务的保障机制之一。深入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需要在“三个提高”上下功夫。一是要提高跟踪审计项目组织质量。上级审计机关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区跟踪审计的组织领导,通过召开推动会总结和交流开展跟踪审计的经验和做法,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同时要加强对跟踪审计工作的考核评比,在适当范围里公示各审计机关每一期的审计结果,借以进一步促进跟踪审计项目高质量地持续开展。二是要提高跟踪审计报告质量。对跟踪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不能满足于“一揭了之”,还要在综合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和主客观原因上下功夫,特别是需要摸清影响重大政策措施落实的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原因,分析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为根本上解决问题和矛盾提出建设性意见。对于跟踪审计中遇有审计证据取证难的问题,要坚持原则依法依规处理。三是要提高跟踪审计整改工作质量。跟踪审计不能满足于“一审了之”。反映问题不是目的,促进问题整改进而从根本上促使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才是跟踪审计的目的所在。为此,要把整改工作视为跟踪审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将跟踪审计的开展与促进整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建立跟踪审计发现问题和整改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整改一项销号一项,直至整改完毕。

标签:;  ;  ;  ;  ;  ;  ;  

关于实施重大政策措施跟踪审计的几点思考_跟踪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