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中国经济理论创新的三个里程碑_孙中山论文

百年来中国经济理论创新的三个里程碑_孙中山论文

中国百年经济理论创新的三座里程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里程碑论文,中国论文,三座论文,理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革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此期间,中国经济始终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居于独特的重要地位,中国的经济发展始终面临着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和独特的道路选择,这些情况决定了中国的经济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带有创新的特色。从历史阶段上看,在这个时代,中国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发展时期,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或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就代表人物而言,这三个历史时期分别出现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他们是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以这三位伟人为代表,分别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经济理论与学说,这就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经济学说,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经济思想,以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这三大经济理论和学说无论在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世界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均具有创新的意义或特色,可被称之为中国经济理论创新的三座里程碑。

里程碑之一: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经济学说

孙中山处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当时的中华民族面临着不同于一般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条件,即不仅面临着封建体制的严重束缚,而且面临着资本主义列强的无情侵略。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领导的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既要反封建又要反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如何指导这一伟大的革命运动,从西方近代已有的资产阶级理论中难以找到现存的答案,因为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尚不曾遇到过这样的难题,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不曾遇到这样的历史背景。同时,中国古代原有的封建经济理论已十分陈旧和僵化,由于中国古代原有的封建经济理论是古代封建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已不能适应中国近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既要实现古代传统经济理论向近代市场经济理论的转型,又不能照搬西方已有的近代市场经济理论,也就成为摆在当时先进中国人面前的一项伟大的历史任务。也就是说,时代呼唤着一种无论对于中国传统经济理论还是西方近代市场经济理论来说,都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经济理论的产生。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经济学说就是这一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在孙中山之前,已有一些地主阶级进步思想家如龚自珍、包世臣、林则徐、魏源等开始批判中国传统经济理论,并试图在经济理论方面寻找新的出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后期领导人洪仁玕基于他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知识的了解,初步提出了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纲领;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如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陈炽、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更是在否定中国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大力介绍、宣传或传播西方近代经济理论和经济知识,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但是,这些人都未能提出系统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特殊需要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学说。

孙中山则不然,他在继承前人已取得的思想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学说,这就是他的民生主义经济学说。这一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民生史观,它所要回答的是有关历史进化的原因与动力问题。孙中山认为:“人类求生存,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1〕基于这一理论, 他主张在物质层面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在制度层面上改革社会经济制度,防止出现贫富的严重对立,这是贯穿他的全部经济理论与学说的两大基本指导原则。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孙中山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见解和主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和“振兴实业”主张,这构成他的经济理论与经济学说的三大基本内容。

孙中山在阐述自己的理论和学说时,吸收了大量西方近代经济理论和观点,但他始终立足于中国国情,从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把西方近代经济理论与中国民主革命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济理论与学说。如果说孙中山的经济理论属于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话,那么这一理论也是中国式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孙中山明确地把自己的经济理论冠之以“民生主义”,并认为它是“一种科学”,〔2〕表明他是在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经济理论体系。 应该说,这一理论是一种既不同于中国传统经济理论,又有别于西方近代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论,它表现出明显的理论创新特色,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实现了中国经济理论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型,确定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取向。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理论本质上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产物,集中反映的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近代经济理论则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反映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与发展要求的理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经济学说正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时期的利益和要求,它的形成是中国经济思想实现从传统到近代转型的根本标志。从经济发展目标上看,这一转型的结果是确立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取向。孙中山不仅确立了这一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取向,而且构思了《实业计划》,提出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宏伟理想与战略目标。

第二,突破中国传统经济理论的封闭式格局,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特征。中国传统经济理论具有明显的封闭式特点,这是由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本质所决定的。进入近代之后,一些进步思想家开始把眼光投向国外,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孙中山更是明确提出“变向来闭关自守主义,而为门户开放主义”,〔3 〕他主张:“凡是我们中国应兴事业,我们无资本,即借外国资本;我们无人才,即用外国人才;我们方法不好,即用外国方法。”〔4〕他这方面的思想, 为中国经济思想实现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化开辟了道路。

第三,强调适应中国国情,提出了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式经济发展道路。孙中山强调兴办中国的事业“要合乎中国国情”。〔5 〕他认为中国国情不同于西方,人口众多,“大有人满之患”;〔6〕同时, 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而又贫穷落后;而且饱受资本主义列强欺凌,是一个比一般殖民地国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次殖民地”国家。他反对中国重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自由资本主义之路走上现代化经济发展途程的覆辙,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存在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主要是由私人垄断所造成的,因而主张趁中国工商业尚不发达之际即防患于未然,“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7 〕在此前提下允许私有资本的存在与发展。即主张在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其他所有制形式和经营形式的资本的存在与发展。这一思想,从指导原则上为中国经济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第四,主张经济改革与发展,确立了中国近现代经济思想围绕经济改革与发展主题演进的理论路径。孙中山强调改革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改造中国的第一步“只有革命”,〔8 〕主张通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途径,“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9〕他认为经济改革的目的在于发展社会生产力, 并把振兴实业,发展经济视为民生主义乃至整个三民主义的根本归宿,他说:“中国乃极贫之国,非振兴实业不能救贫。仆抱三民主义以民生为归宿,即是注重实业。”〔10〕他在1919年所写的《实业计划》中进一步强调:“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则在此实业发展之一事也”。〔11〕自近代以来,我国经济思想始终是围绕着经济改革与发展主题演进的,尽管这一主题在中国古代即已初见端倪或大体形成,但在近代则是由孙中山系统提出并最终确立的。

第五,实际上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从主观上表达了对于社会主义的向往与憧憬。孙中山关于“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主张,关于反对建立欧美式资本主义制度的见解,以及他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提出的“耕者有其田”口号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等有关方面的见解与主张,实际上构成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政纲基本上是相吻合的。他较多地接触和了解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充分肯定了马克思研究经济学说的历史功绩与科学方法,并在某些问题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影响,他一再强调民生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公然宣称“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12〕从主观上表达了他对于社会主义的向往与憧憬。从他这方面的思想来看,可以说他实际上已开始不自觉地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型过程。

总之,孙中山作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集大成者,把中国经济理论带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理论到近代经济理论的历史性飞跃,并且不自觉地开始向社会主义思想的转型,为20世纪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建树了一座历史丰碑。

里程碑之二: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经济思想

毛泽东时代经历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史转变,毛泽东经济思想就是在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并且开始社会主义建设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大变革和大转折的时期,面临着孙中山时代和其他国家共产党人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时代所不曾遇到的特殊困难和复杂问题,如新民主主义时期旷日持久的武装割据局面,革命根据地特殊的政治经济状况和作为世界革命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革命战争,无产阶级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5亿多农民、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合作化运动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在旧中国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烂摊子”基础上进行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等。这些情况决定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既不能沿袭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也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和书本上的理论,必须创建适合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情况的具有创新特色的经济理论,以解决新历史时期中国革命和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毛泽东经济思想就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

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大变革和大转折历史时期的毛泽东经济思想,它的根本任务在于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前提条件,为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生产力开辟前进的道路。从内容上看,它包括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理论或称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相互衔接,有机相联,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独特的毛泽东经济思想体系。从理论创新的角度看,毛泽东经济思想的主要贡献和特点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国经济思想从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历史性飞跃,其主要表现是:

第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问题,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地位。中国经济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这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实质在于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然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代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样一个反映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原理,这一基本原理适应了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客观需要。正是基于这方面原因,所以中国近现代在经历了漫长的理论探讨之后,最终选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不仅为确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作出了别人无法代替的贡献,而且出色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第二,强调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毛泽东坚信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他突出强调制度变迁的积极作用,认为当着生产关系不改变就不能发展生产力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认为旧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落后,只有实行彻底的经济变革,才能解放被严重束缚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他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存在许多不完善的方面,主张不断进行经济改革。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出路。可以说,毛泽东为中国确立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发展了反映中国现代化要求的经济发展思想,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具体见解与主张。民主革命时期,从保障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满足根据地人民生活需要出发,毛泽东即十分重视经济发展问题;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他进一步提出了革命和建设并举,社会主义改造同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更是提出了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变落后农业国为现代化工业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方针,提出了以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为核心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并为此而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政策与措施等。

第四,在各历史阶段,在具体经济理论和实际问题上作出了不少创造性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深入地阐明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形成和特点,创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理论;他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特点,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与历史任务,指明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前途与归宿,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此外他还阐述了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理论等。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他创立了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经济形态过渡的理论,提出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实施了对资产阶级生产资料实行赎买的政策,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创立了通过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渡方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要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充分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主张。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汉族和少数民族,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自力更生和学习外国等各种关系,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注意综合平衡等。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战略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要发展商品生产,并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等见解与主张。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经济思想从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转型的最终实现,是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史上的又一座不朽丰碑。

里程碑之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产生的,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这一过程中,邓小平高举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刻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集中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科学理论观点,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实践上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的巨大变革与创新。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中难以找到现存的答案,因为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明确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孙中山本质上探讨的是如何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问题,更不会提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设想;毛泽东是在高度集中体制下探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的,不可能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因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它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理论的创新是全方位的、多方面的,无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它都是一座具有新的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丰碑。其理论创新的主要表现是:

第一,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论根据,也是他的全部经济理论的基石。它是邓小平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分析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得出的科学结论。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制定发展战略,进行体制改革,这一切的一切,都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都不能脱离中国现有的国情。这一理论可以说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前提问题。

第二,克服了仅从制度表象上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片面认识,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过去,人们往往重于从制度表象上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片面强调变革或巩固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作用。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依据,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里,他既从物质层面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从制度层面指出了消灭剥削和共同富裕,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揭示。根据这一揭示,他提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正确见解与主张,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的,但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历史的发展和科学的逻辑,根据现代国际政治经济新情况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提出的全新论断。

第三,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战略步骤,阐发了我国新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现有基础,邓小平从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上提出了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及“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作出了通过先富政策实现最终共同富裕的战略选择,主张把加快科技进步、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把握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把速度与效益统一起来,走“效益型”发展之路,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思路。

第四,冲破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羁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能兼容。邓小平根据实践经验和历史事实,拨乱反正,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一观念,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和方法。这就从理论上回答了市场经济是否为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是否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而市场经济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形式。当然,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也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一面。鉴于这一情况,邓小平也强调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根据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党的十四大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定性。

第五,强调走自己的路,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依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邓小平明确反对教条式的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反对生搬硬套别国的经验和做法,强调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开展“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六,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视改革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作为当代中国改革的倡导者和总设计师,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论述,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认识出发,提出了一整套改革的理论观点。他强调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认为社会主义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就会被葬送,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他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观点,为改革坚持正确的方向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他指出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他提出了中国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强调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质在于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七,揭示了封闭导致落后、开放促进发展的普遍规律,把对外开放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根据历史经验和国际经济发展趋势,邓小平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观点,揭示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强调开放是一项长期的政策,阐述了对外开放的长期性;还制定了实行全方位开放的战略方针,确定了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形式,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实现了中国经济理论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即实现了由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飞跃。在中国历史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注释:

〔1〕〔12〕孙中山:《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见《孙中山选集》,下卷,779、781、76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2〕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见《孙中山选集》, 上卷,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孙中山:《在北京迎宾馆答礼会的演说》, 见《孙中山全集》,第2卷,44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

〔4〕孙中山:《建设之两大要务》,见《总理全集》,第2 卷, 145页,上海,民智书局,1930。

〔5〕孙中山:《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 见《总理全集》,第2卷,308页,上海,民智书局,1930。

〔6〕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见《孙中山选集》,上卷,1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7〕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见《孙中山选集》,下卷,5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孙中山:《改造中国之第一步只有革命》, 见《孙中山选集》,上卷,4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9〕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见《孙中山全集》,第1卷,32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

〔10〕孙中山:《在上海中华实业联合会欢迎会的演说》,见《孙中山全集》,第2卷,339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

〔11〕孙中山:《实业计划》,见《孙中山选集》,上卷,18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WW杨宗传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百年来中国经济理论创新的三个里程碑_孙中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