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苏冰洋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苏冰洋

身份证号码:41042219890816XXXX

摘要:高支模施工技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承载力,将这种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中,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但是,从目前来看,高支模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施工工艺复杂、难度高,对现场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要求较为严格。作为一项重要的施工工艺,在施工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按照工艺流程与相关规范进行施工才能保证预期的施工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1高支模施工技术流程

1.1 施工前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实践中会使用到钢材、木材以及混凝土等等,以工程的实际要求具体的状况来应用合格的施工材料。钢材在确认的过程中,要以国家标准为依据,选择使用的钢管不会存在任何的锈蚀、开裂等问题,此外,选择使用钢材之后进行防锈漆的涂刷。木材的选择不能存在有虫洞、发霉等问题,还要进行承载性能的检测,能够承受工程中所存在的压力。在施工材料选择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施工的材料达到施工的要求,材料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根据建筑工程行业领域的具体要求来实施全面的材料质量检测,严禁任何不合格材料应用到工程中,将不合格的材料及时的清理出施工现场,确保所有的工程材料都达到使用的要求。2)参数设计。工程开始前,应该深入的了解行业标准以及项目规定,进行方案的设计和应用。从建筑工程的结构性能以及材料综合性能来说,从当前的数字模型来展开计算和分析,确定高支模板的参数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基础条件。

1.2模板制作

从当前的施工方案中模板设计类型出发,指定专业的人员和部门来进行模板的施工和制作,同时进行型号规格的标注,确保在模板施工完成之后可以指定技术人员进行模板质量的坚持,使其可以牢固稳定。对于验收达标的模板要进行表层脱模剂的涂刷,然后就是将所有的施工模板运输到施工现场内,并且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以便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1.3模板安装搭设

1)门架安装之前首先就是要进行放样,使用墨线进行具体位置的标注,然后按照标注的位置进行安装施工。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设计方案来调整门架的位置,以保证间隔距离以及位置精度都达到工程的需要。这个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纵横向的扫地杆的施工,然后在直角的位置上设置扣件进行固定,确保整个结构稳定的连接,以确保最终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2)梁模板安装,从当前的施工方案中具体的要求来进行标高支架尺寸的调整。根据工程的需要,在实施梁模板安装的过程中,要以模板的跨度尺寸来进行起拱的布置,还要保证高度尺寸达标。3)楼面模板安装施工时,应该自边缘向中间位置来进行施工,同时还应该使用线钉进行整体结构的固定。该部分施工结束后要进行质量的检测,确保标高和平整性都满足施工的需要,还应该检测其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合格,数量和尺寸的精度都要达到工程精度的要求。检测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楼面板搭设中的结构尺寸达标,牢固性和可靠性都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2.1工程概况

某工程施工主要是一个大型的地下车库,这一车库的建设其质量需要严格的把关,同时使用大规模的模板支撑施工技术,属于高支模施工技术的一种。同时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模板支撑体系,此次工程中使用的具体支撑体系选择有:车库顶板、柱帽、汽车坡道模板支撑选用碗扣架支撑体系,进行立杆使用的是碗扣立杆,上面使用可调支托,而横杆使用的是碗扣横杆,保证碗扣连接。此次工程中使用的地下车库板厚的厚度为350 ㎜,模板底模使用的是厚覆膜木胶合板。同时使用次龙骨。模板支撑使用的是碗扣架支撑体系,配合可以调节的钢架支撑,立杆纵向之间的间距为 900 ㎜,立杆的横向间距为 900 ㎜。

2.2施工过程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这对现场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需要模板支撑体系进行准确的计算,本工程地下车库使用的板材厚度为 350mm,本次工程中的其中一个楼其东侧的汽车坡道顶板其厚度在 350 ㎜,模板的底膜使用的是覆膜木胶合板。并且使用 30×30×3 厚度的间距在 150 ㎜作为次龙骨,通过使用50×70×4 厚度的作为主要的龙骨。模板支撑使用的是碗扣架支撑体系,同时配合可调钢支撑,立杆纵向间距为 900 ㎜,这样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对拉螺栓 @450;梁底模采用 30×30×3mm 方通作纵肋。纵肋下采用 φ48.3×3.6 钢管 @600 做横向托梁,托梁下设置 1 道 50×70×4mm 方通纵向托梁。顶板板底支撑采用碗扣架支撑体系,梁底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承体系,梁底支撑横向水平杆分别向两侧板底支撑连接两跨,用扣件与碗扣立杆可靠连接。扣件立杆采用 Φ48.3×3.6 普通钢管拉接,横杆步距 1200mm。其次,设计完成后,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安装顺序做好轴线、梁位置线、水平标高的确定,根据要求进行顶梁、梁底模板、侧模板的安装工作,进行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及完工后的模板拆除。

2.3支模拆除

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现场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其主要功能是为了满足主体施工需求,为其提供支持与防护,工程完工后达到设计强度标准要求,也就是对高支模的支架与模板拆除之后。第一,针对梁底与顶板模板的拆除需要每层每段的顶板混凝土逐一拆除,并且以相应的试验报告作为主要的依据,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需要进行核实,之后再允许拆模。不然不能做出拆模处理。第二,先将梁上的侧模进行拆除,不可以强硬的拆除。以免防止损坏模板的完整性。拆除的模板、龙骨等材料要摆放整齐,同时注重材料不能集中堆放。拆除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顺序进行,防止发生坠落引起安全与质量问题。另外,拆除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之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试块强度也要在 100%。

结束语

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全面的改善建筑结构性能,从而使得整个建筑结构实现多样化的发展,以更好的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要。但是高支模结构难度较高,应该按照流程进行施工,从而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德星,盛学武.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7(3):91-92.

[2] 李边阳. 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 江西建材,2017(8):155-156.

论文作者:苏冰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苏冰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