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儿童美术教育中创新思维的教育已经是现代美术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这个年龄段,积极创造孩子们的自主创意。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创作娱乐。当他们能独立自主的绘画时,这些孩子自然而然的会主动作画,但是我们怎样才能用这种新的方法来发展孩子的思想呢?这是研究新方法和教育理念的核心。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学;创新教育
创造和独立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此,国家领导人多次提出"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依赖于教育,"在孩子们正处于花一样的年龄的时候,美术课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绘画大胆坚持,展示孩子最真实的一面。下面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1.儿童美术教学中的思维和训练概述
对于小学一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我认为通过课堂教学和创新工作的核心:是在课堂上把创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这是发展艺术艺术对提升青少年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的必要时机。如何发现儿童本性的真实性、探索儿童潜能之美、拓展儿童心灵中的善是当今需要思考的新课题。
在创作方面,当老师让他们设计一个题目来创造时,学生们会说,“我没法创作”和“这很难”,因为一个学生可以长时间地临摹,但是这对创作没有效果。只是让学生们成为临摹者,他们会越来越死板,离开书本,什么也不会,所以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2.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绘画过程中创新思维
2.1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中国高等教育协会,中国教育研究所专家郭成志先生也提出了创意教育,他认为:“孩子是天生的有创造力的。”“孩子的涂鸦,而不是大师能比的。”强烈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知欲望是孩子的自然,而传统法是回答老师的问题“死灌”,扼杀了孩子的这些天性,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课堂上应恢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变老师定目标,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尝试阅读,使他们能够确定自己的目标,制定学习模式,独立学习和学习的方法。因此,解放学生限制思维,解放思想自由,这可以鼓励学生创新创作。
比如教师让学生画金鱼,但是有的学生偏偏在本子上画着奇奇怪怪的东西,而教师不应该责备学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想象力。
2.2绘画过程中的创新思维
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时要有创意的思维,让学生更多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而体现生活的美,找到生活的美,抓住创作的灵感。学生在绘画实践中运用创造性艺术才能,使学生熟悉灵感,找到乐趣。在脑海里画面中的东西,通过精心的创作、精细的笔墨,提高绘画创作的美学价值,表达学生的真挚感情。在实践中,孩子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不断增长。绘画与表达,逐渐形成他们的原始观点,最终形成了他们独特的风格。比如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就创造性的使用了自己的黑科技“网格作画”,通过网格去观察对象然后在画有网格的纸上作画,这样作画可以准确的描述每一个点的位置,这就是创新思维带来的优势。创造性思维往往出现在思维最激烈的时候。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文化不仅要根据创作教育的基本原则,而且要根据绘画的优势来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绘画的训练
3.1绘画源自观察
教师和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条件下观察,让他们与大自然和美丽的事物接触,并且教师和父母应用生动而感人的话语来鼓舞他们,培养儿童的观察技巧应该有助于他们发现生活的美和周围的事物的艺术。例如,教师在上绘画课的时候,应该把孩子带出教师,让孩子们先认真观察室外观察每朵花的形状、特点等等。但要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该选择适合小学一年级这个年龄的观察对象。
3.2绘画的练习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和对于美的认知还未完全,作为教师应当扮演着学生的引路人的身份,而不应死板的应试教育。美术,因该是开发孩子的心智。作为孩子释放自我,打开自我的心灵的大门,就更加不能让孩子被枷锁所束缚。临摹练习,目的是什么,是认知美的一种途径,是去感受他人作的作品每一笔的感情和艺术,而不是单纯的去模仿。临摹只是练习方法中的一种,起到的作用只是总体教育的一部分。无限的临摹不叫临摹,叫抄,作为一个孩子,他现在可以努力的临摹完成作业,但是以后他的思维方式都只能靠死板硬套,他会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什么,因为抄的太多,没有没有思考,没有感情。所以不能只是靠临摹来增加量而是用心作画去增加质。画鸡蛋的达·芬奇为什么要画鸡蛋?他不仅仅是在画鸡蛋,更是在练习,每一次画的鸡蛋都有所不同,是因为每一次的角度和状态都不同,这其中就带有自我思考和创意培养。一定要全程靠自己去创作,激发自己作画的灵感,感受每一笔中带有的感情。
4.儿童美术教学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绘画是陌生又熟悉的。有的孩子在家中就可以随性释放自我,随意作画;但有的孩子却被父母所禁止,原因无非就是“打扫太麻烦,”“不是太重要”这些原因。但是人都是是有探知的欲望,对这个世界的真善美需要有一定的认知,绘画不仅是一种对这个美好世界的表达方式,还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和释放。国家在许多年前就提出“要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许多孩子其实在家中只能埋头学习,没有时间和精力放在体美劳上,没有时间去全面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儿童美术的教育工作者,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们知道艺术的美妙和作画的快乐,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释放的快乐,让孩子了解到除了语文数学英语以外还有很多美好的事物让他们探索,以此去激发他们的探索求知欲望,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颗好奇和童真的心。童年的时光是最美好最善于发现的,这时就需要去表达,让孩子拿上才刚刚认识的画笔和纸,去不断展示自我,展示这个世界。
5.总结
综上所述,儿童美术教学中的思维和训练的创新是现代发展和时代要求下的改变,其改变了传统的“死知识”教学理念,能够充分凸显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思维,对于学生绘画水平的提升和绘画思维的锻炼以及自主思考自主创作的能力的培养,甚至是对于学生以后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发现能力,具有莫大的帮助。因此,在小学一年级乃至整个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这种教学思维和训练,改变和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升教学效果,让学生感受到放开自我的学习,让学生想要去做而不是被要求去做。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参考文献
[1]刘霄云.浅谈儿童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09
[2]吴萍.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2018.12.
论文作者:李银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孩子论文; 学生论文; 儿童论文; 思维论文; 孩子们论文; 自己的论文; 美术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