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应该在确保供电质量符合社会要求的情况下,对于系统本身的安全性能加以增强。在进行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的时候,信号的监督控制是整个工作开展的前提保证,必须把电网运行过程中所传输出的信号进行有效的处理并传达给监管控制中心,只有这样才可以明确地掌握住整个电网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最终实现对电网系统运行的控制。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监控信号;规范化管理
1 监控信号的相关规范要求
1.1 监控信号名称的规范
这里我们提到的监控信号名称其实就是通过下面的形式表示的:“变电站名称+电压级别+设备名称+信号规范+间隔名称。”监控信号的规范名称要尽可能地符合现实情况的表达反应,只有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负责信号监控的工作者对电力运行状况的掌握。
1.2 监控信号类别划分的规定
监控信号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要求进行类别的划分,如此便可以更有利于负责信号监控的工作者更加清晰明了地把握关键信号,了解当前电网运行的状况。通常情况下我们将监控信号划分成三个类别:第一类信号是体现出由于不规范操作以及设备出现故障原因造成电网运行不正常以及其他造成系统安全隐患因素。第二类是体现电网一二次电气设备运行状况不正常和设备本身状况变动。第三类信号是体现电气设备的运作情况和运作形式。
2 信号监控工作的分工
调控一体化实施后,调控中心要对反映全网电气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控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以笔者所在的地区调控中心为例,全网的监控信号数量在日均1~2万条,如果是遇到恶劣天气或大量检修工作则每日信号量可达到将近4万条。面对如此巨大的信号量,如果对所有信号均进行实时监控处理,显然是不现实。因此必须对全网的监控信号根据分类进行分工处理:实时信号监控和后台信号分析。
2.1后台信号分析
针对历史信号进行的后台信号分析,重点在于信号分析的广度和深度。该项工作主要由信号分析师及保护、自动化等各专业技术人员协同开展,深入分析挖掘日常监控信号中所隐藏的电网及设备运行隐患。
2.2实时信号监控
实时信号监控是由监控员重点针对一、二类信号进行实时监视处理的工作,主要突出信号处理的时效性。通过实时信号监控,监控员可以全面掌握电网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电网中的异常和故障,协助调度员快速准确处理电网事故提供有力的支持。
3 关于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的智能监控技术体系构建
针对于智能监控技术体系的构建来说,要想使其能够适应于社会的发展需要就应当对管理模式上的问题予以解决,强化电网管理模式,实行以GIS为基础的调控体系。在智能监控技术体系环境下,GIS平台中的配网调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冲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和阻碍,连接上配网自动化的信息就能够实现监控与调控的有效结合。与此同时,在进行技术管理与应用的同时还应当注重电力企业管理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大多数情况下好的团队都能够更好的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而使个人的作用和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针对于电力调控中盲目调控的现象来说,我们还应当在自动化的设备商应当先进的SCADA系统,更好的实现智能化调控。从一体化的角度上来分析,SCADA系统的技术升级就相当于电力调控的一体化,各系统和调控平台数据还应当以数据为中心,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了软件方面的发展和完善外,还应当注重设备的维护,对远动、一次设备以及变电站安防等多种系统进行更新和改造,保证电力系统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传输。
4 一体化监控信号在电力系统监控中的显示区域及方式
对电力系统监控中一体化监控信号的显示区域及信号在各区域中的显示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是提高整个电力系统调控监管效率的必要手段。下文就一体化监控信号在电力系统各区域中的显示方式展开了详细说明。事故信号区:在该区域内通过将电网设备因故障而跳闸以及影响变电站安全运行的信号进行显示,以便为监控人员提供系统故障成因的合理分析。开关事故跳闸区:该区域主要显示电力系统中各项开关的位置在非法操作时的变位信号。状态信号区: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信号在此区域得以显示。遥测越限区:若线路负荷、电压、电流以及功率和温度等遥测信息超出了正常使用限度,则监控信号便会在遥测越限区域显示出来,以便为系统维护人员提供相关的越限信息。最后便是一体化监控信号显示的综合区域,即综合信号区。整个电网的远动信号、试验信号以及AVC(高级视频编码)事项信号均会经由该区域显示到电子屏幕当中,进而为电力系统的综合维护提供可靠而有力的综合信号信息。
5 电力系统监控中一体化监控信号对异常信号的管理
5.1 操作伴生信号
所谓操作伴生信号是指当相关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出现变化时,监控系统随之出现的一种随设备运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类别信号。由于此类信号具有复位较快的特征,因此,在实际监控中具有较大困难。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采用过滤伴生器来对此类信号进行屏蔽和隔离,具体的隔离原理为:若监控系统接收到具有伴生信号的相关电力信号,则主程序便会将此类信号先置于缓存区,如果系统在较短的时间里(一般为3~5 min)获取到了信号的归复事宜,便不会将此信号送出。若在短时间内未获取到此信号的归复事宜,则会将该信号显示在系统的状态信号区,以便为工作人员对此类信号的处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5.2 设备定值不科学的信号
由于电力系统部分保护装置自身所具备的返回值以及启动定值同监控信号参数规范化运行值出现重合,使得相关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出异常信号。针对这一问题,在充分了解监控信号的基础上,电力系统的监控管理人员需要与保护设备定值调整的工作人员进行协商,并就设备当前的定值进行合理调节,从整体上预防并解决设备由此产生的异常信号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中做好对相关电力信号的监控工作,并以此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推动电力产业发展并满足人们用电需求的前提。电力系统应在保证其自身供电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一体化监控信号管理的实施提高其自身的安全性能,并通过监控信号管理的相关措施,提高系统对各个异常信号的处理能力,确保用电安全。
6 结语
随着电网发展速度的逐渐加快,电力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调控一体化技术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的效率,并且让电力运行变得更加的安全和可靠。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及时的发现和研究,不断的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水平。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中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彭开涛,彭洁.浅析电力调度系统改造升级为调控一体化的应用[J].广东科技,2013(3).
[2]李明.浙江首套地县一体化调控运行自动化系统通过验收[J].电力系统通信,2011(11).
[3]蔺慧.基于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监控信号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7).
[4]蔺慧.基于电力系统调控一体化监控信号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12):162.
论文作者:孙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信号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区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