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伴随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施工现场作为建筑行业的主要战场,就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督与管理。对于施工现场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改进,树立一个全新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减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导言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它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方面也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度。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具有特殊性质的工程项目,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危险源众多、施工周期长、施工人员多的特点让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环节变得尤为重要,改善并强化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无疑成为了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是一项特别复杂的系统性的工作,施工现场周期长、危险源众多、施工人员多等特点,容易产生安全事故。而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通过加强对建筑施工人员安全方面的管理和教育,加大安全生产保障的投入等方面,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每个环节,只有保证了安全,建筑工程项目才能够顺利完成。因此,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施工现场的安全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管理是否合理与规范。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的许多高层和结构复杂的建筑物到处兴建,使得我国的建筑用地土地资源大肆减少。对于一般的建筑施工现场来说,其工地占地面积小,许多工作人员都是不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民工,这些员工的流动性很大,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不易管理。同时他们对于安全问题、安全隐患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够强,就记忆造成施工现场的人员伤亡等事件。一些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相对紧迫,容易造成施工的主体、安装和装饰工作交叉进行,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
在大多数施工企业中,主要存在着以下的安全问题因素:对于一般的施工企业,会将工程向下分包下去,在层层分包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违法分包的情况,他们只是过多的收取管理费用,却没有尽到管理的责任。也有一些投机取巧的企业,在不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下进行施工,造成了许多不利因素。在一些少数单位中还存在,未领施工证,擅自开工的现象;施工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能及时按规定支付相关的安全生产费用,造成其在安全投入方面的隐患,影响着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另外还有一些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部门没有及时对施工现场做出安全管理,对其监督力度不够。一些企业过渡迁就监理单位,对其只抓施工进度,而不注重施工质量的行为不予以理睬,也造成了安全隐患问题。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
3.1 政府对施工现场的的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政府在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政府的监管模式相对较传统和单一,同时还存在着执法不严,对安全事故的调查敷衍了事,调查不仔细等情况。虽然我国已经设有许多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但许多执法队伍在其监督管理力度上仍然与建筑规模的扩大有着很大的差距。对于一些专门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其存在着人员和配备都有一定的不足,这就造成政府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不能完全覆盖。对于部分地区,其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经费来源和人员都存在着不足的问题,造成了许多安全管理职能相交叉、多头管理的现象,不利于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做多领导也缺乏对施工现场安全的重视,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监管部门的责任不明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定位不准确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设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主要是根据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管理运营模式和管理人制度进行工作开展的。在一些建筑施工现场,其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如果只是遵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就很容易造成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等情况。例如一些企业将自身定位与安全检查部门,习惯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验收和评定,做了许多本应由安全员进行的工作,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此外对于一些安全资料的审查工作,一般应只是由企业负责,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进行宏观控制。
3.3 安全监督管理的个人技术水平等较低
一般情况下,有许多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是兼职或者暂借的,他们一般理论知识较少,但实际经验却很少,有的人员的知识结构也相对较传统老套。面对施工现场专业性质较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存在一种许多监督管理人员边干边学的现象。有的管理人员更是用自己的工作经验代替规范管理,造成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对于一些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人员,其技术水平有的较低,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力度也不够,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很难提出高效的管理意见,管理人员的职责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
4.1规范制度的建设,加强对总包与分包资质的认证
政府必须要完善现阶段的管理法规,加强对施工企业的管理,对于缺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以及曾经发生过安全事故的企业,在其参与投标时要扣除商务分,对于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的施工企业,要予以降低资质或者暂停投标的处分,并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起诚信管理体系,将企业的安全业绩、市场行为以及存在的问题均列入管理的范畴内,将市场准入与法律处罚挂钩,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企业必须要建立好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起完善的报告制度,严格施工人员准入制度,刚刚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要经过相关的培训之后才可以从事相关的工作,同时,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班组的交底工作,防止违章情况的出现。
4.2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管理实质上就是对人的管理,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必须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不断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全面地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此外,还要制定好行之有效的措施,让施工人员能够形成一种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习惯,并充分地利用标语、竞赛、安全讲座、现代化媒体等形式宣传安全施工管理知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和安全责任意识。
4.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设计人员与项目负责人必须要对参与施工管理的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大家能够明白工程不同时期施工的特点和要求,这也是贯彻安全施工的关键性因素。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按照安全施工的实际要求,对施工人员做好详细的工种安全、工序交底工作,令全体施工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应负的岗位职责和具体的安全操作方式。此外,必须要严格履行交底签字的程度,加强交底人员工作的责任心。
5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是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以及经济不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必须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作出及时的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并做出相应的管理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柯昕.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1(21)
[2]张仕成.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J].广东科技.2006(09)
论文作者:施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安全监督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安全监督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