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天津城南供电分公司 天津 300201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生产、生活用电规模的扩大,国家加大了对电力事业的政策引导、制度建设以及资金投入力度,为电力系统的完善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10kV配电线路的规划、设计、建造以及运行维护及故障检修工作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特别其投入使用之后故障检修工作的开展状况,影响着电力系统效益的实现。基于此,本文立足于10kV配电线路的检修实况,探讨了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与防范策略。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检修工作;风险探析;故障防范;策略探究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程度不断提升。输电网络的覆盖面积不断增大,这也使得故障检修工作的进行难度不断提升,增加了意外线路故障出现的可能性。10kV配电线路作为输电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故障频发已经影响了正常的用电过程,采取合适的防范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是当前电力设施建设中应当关注的问题。
110kV配电线路故障的原因
1.1外力破坏导致的故障
外力破坏导致的故障主要是指10kV配电线路在露天环境中受到外力作用而造成的机械操作,其严重影响着线路的正常运行,例如雷击、断杆、倒杆以及继线等故障都是由于外力破坏而造成的。由于10kV配电线路面向的主要是用户方面,因此线路通道较为繁复,特别是一些堆积物、建筑物以及线路等交跨,经常会导致配电线路发生故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由于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很多的市政建设加入到了旧城改造的工程中来。而在对市政进行施工并建设基础设施的过程中,10kV配电线路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2)大部分的配电线路都架设在靠近公路的位置,但是由于城区的交通十分发达,同时还有部分司机进行违规驾驶,使车辆撞到电杆上,因此,经常会出现断杆、倒杆等现象。(3)配电线路有很多都是架设在比较空旷的郊区,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中的建筑物渐渐的将这些配电线路包围了起来。甚至还有许多违规、违章的建筑物出现在配电线路的附近,对线路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从而导致配电线路无法安全运行,甚至需要对配电线路的传输路径进行变更。
1.2管理落后
10kV配电线路因其运行过程中所凸显出的技术性、系统性的特点,所以其检修工作的开展必须基于一套完善、科学、长效的管理机制。目前缺乏统一的检修管理制度,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以及具体岗位人员的权责未能得到制度层面的明晰,所以管理的细节性要求很难落到实处,这增加了该类型线路故障防范与处理工作风险。
1.3树害故障
除了意外天气以及恶劣环境会影响配电线路的正常使用之外,树害故障也会造成配电线路的故障问题。当前在配电线路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方人员的不谨慎,可能未能在施工中对施工区域中存在的障碍物进行清理,造成树木、建筑以及农业建设设施等对配电线路的运行造成影响。当前国家为了优化生态环境在城市之中进行了大量的绿化,其尽管优化了生态环境,但是大量树木的存在影响了配电线路使用中的安全性。除此之外,部分环境保护人员还会阻碍电力线路的建设和施工,使得电力施工受到影响。树木的存在可能会在恶劣天气中产生断裂,引起配电线路的大范围中断,影响配电网络的正常功能。
210kV配电线路故障防范策略
2.1加大配网建设改造力度
实践证明,现阶段各地的10kV配电线路之所以在运行过程中故障频出,很大程度上在于不同变电站以及线路的整体布局未能做到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这就给线路的投入使用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而首先应在实际配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关主体应当加大前期统筹规划力度,全面提升变电站布点、配网布局的合理性,为其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应当尽可能使用绝缘导线以及其他绝缘设备,全面提升线路的绝缘化水平,从而有效降低外部要素对线路运行的不利影响。最后,在线路规划、设计以及建造的全过程,有关主体应当落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开展原则,合理设置线路开关设备的位置以及疏密程度,从而在保障配网建设经济性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故障排查及检修工作的开展效率,降低线路故障对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2.2针对线路故障原因多为外力破坏造成的原因,应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提高对外力破坏的管控力度主要措施是
(1)加大外力破坏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保护电力设施的认知程度,通过悬挂横幅、插播宣传广告、电力设施保护宣传进校园等方式,让人民群众认识到保护电力设施的重要性。(2)加强日常巡查管理,对于易发生外飘物、树障引起线路故障的区段采取缩短巡视周期,并向违法在线路保护区内种植高杆植物的业主派发隐患通知单。联合当地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对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超高树木进行修剪和清理,减少线路故障发生。近几年,当地政府大力支持线行清理工作,由于树障引起的线路故障大幅下降。
2.3使用新技术新设备
(1)在新投线路分支线、分段以及专变大用户阶段使用绝缘性能好、寿命较长的真空断路器,从而有效地减少10kV配电线路的故障。(2)随着电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配电线路的改造也逐渐增多,但这使得杆塔上的编号无法与之对应,加大了线路检修的难度。因此,应该用GPS对每一根杆塔及其变化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3)在新增的线路中运用耐污力强、绝缘性好的架空绝缘导线,从而促进配电线路的平稳、安全运行。
2.4提升线路管理工作的完成质量
首先,技术人员要加强对线路保护设施的日常检测和修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一般会安装避雷器以及绝缘子等防雷击设备,在日常检测中技术人员要加强对这些元件的检测,针对老化元件进行及时的更换,保证这些设备可以高质量完成对配电线路的保护。其次,技术人员应当在配电线路上进行真空开关的加装,避免故障线路的出现影响大范围的供电网络,缩小故障区域不仅对优化供电过程有一定的影响,还可以方便检修工作的进行,提升检修工作的进行效率,降低故障的影响。再次,技术人员在配电网络的设计过程中有根据城市发展和用电情况设计网络密度,使得供电网络可以更为合理的符合城市居民。最后,供电网络管理部门要完善线路管理工作的相关条款,提升技术人员的技术素养,针对部分工作质量不佳的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惩罚,提高技术人员对线路维修保养工作的重视。
2.5强化配电线路防雷维护
针对配电线路检修过程中所面临的自然风险,有关主体在前期线路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做好防雷维护处理,从而将后期自然因素对于配电线路运行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多年的电力实践证明,在前期采用新型的瓷横担代替传统的角钢横担,可以极大地促进配电线路防雷性能的提升,因而应当推广这一新型的模式。需要注意的是,瓷横担的有效应用,必须要打破传统三角形架空线路的安装模式,即有关人员需要通过增加导线间的距离,并确保其大于一米,从而为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打下基础。除此之外,针对一些雷雨天气多发的区域,有关人员可以适当提升瓷横担的额定电压数值,从而有效应对多发的雷电,从源头处提升配电线路的防雷性能。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越来越快,进一步提高10kV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可靠性,这不仅仅可以保证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对于社会效益来说,更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因此,需要配电运维单位和相关人员从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以及维护技术的革新等方面出发,不断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将线路中压线路故障降到最低,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配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雷.浅析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其预防措施[J].科技风,2013.
[2]宋泽均.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
论文作者:刘丽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线路论文; 故障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外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网络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