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基础投资项目也日益增多,市政施工企业也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随之而来的是市政施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出现。由于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以及于对施工质量管理没有同步跟上,施工质量控制不到位,导致出现了很多质量不达标工程。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到施工方法、建材材料、人员意识、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此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各个影响因素,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确保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提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 前言
市政工程建设的程序复杂、配套的建设项目繁多,施工难度较大。尤其一些项目因为参建单位较多时,多家施工单位交叉作业,施工队伍素质又参差不齐,常有违反规范要求的现象出现。此外,由于市政工程中有较多的隐蔽工程,很多潜在的质量问题在投入使用的初期不容易暴露,易为管理人员忽视。市政工程还会涉及到当地政府的政绩以及当地的外部投资环境,所有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市政工程建设的工期紧、任务重。市政工程的诸多特点决定了质量管理的难度,也为质量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市场规范制度
很多城市的建设单位及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市政工程项目,但是这些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达到行政权力的标准,也没有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地区对政府的投资不够重视,重视短时间效益,忽略长时间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质量的问题。有的政府投资工程一味压缩工期,甚至缩短设计周期,这极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全或其他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
2.2招投标工作不完善
市政工程,主要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降低成本投入,这种方式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竞标单位和实力进行全面考核,有力保证施工单位质量。但是在招标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利益关系,这样就导致相关信息泄露,最终导致一些问题,影响最后的施工,从而影响施工工程质量。
2.3风险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危机意识
在长时间工作的过程中,人们缺乏市政风险管理意识,不够重视风险带来严重的后果,更没有深刻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市政工程施工单位没有对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进行严格评估。市政工程为了提高中标的高率,迫于招标单位的要求,会接受一些风险方面的内容,没有考虑施工风险问题。
2.4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比较低
市政工程建设的工人流动性大,管理人员管理行为的随意性,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一般,综合素质较低,素质不高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施工人员中多数都是思想观念落后,缺乏专业技能,缺乏对安全和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难以管理。
2.5监理单位监管不到位
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监理工作其特点就决定了其工作人员不单综合素质要好,且要管理能力强、专业水平高、道德品质良好,不怕吃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现在的市政工程监理单位虽然数量上不少,但其监理人员实鱼龙混杂,鲜有高素质的监理人员;监理机构的内部管理也很是混乱、作风也比较差。其施工现场监理欠缺正常的程序与制度,且力度不够、手段不多。很多监理机构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是:责任很大、权力有限、能力不足
3市政工程施工项目工程质量控制策略
3.1建立健全质量管控制度并严格执行
质量管理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一套健全的管控制度,严格管理,按程序操作。例如,审批制度、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工程变更处理申报制度、工程质量缺陷处理制度、工程计量质量否决制度、工程质量动态报告制度等,全方位地完善工程质量控制的各种制度。这些制度的执行需要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以及试验检测等相关单位的相互配合,互相监督,在项目动工前就应该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对各个环节进行研究,每一个环节做到有书面的函件或会议纪要,各方单位要建立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这样才能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质量管控制度。
3.2勘察、设计单位应全面考虑场地地质条件
勘察单位对场地地质条件应考虑周全,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带应予以重视,有必要和建设单位及时沟通,尽量减小最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与实际岩土工程条件的偏离。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准确把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设计单位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影响工程项目的各种因素,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条件下,充分考虑各种方案的适应性,从而尽量减少设计缺陷,杜绝工程隐患。
3.3施工、监理单位严把原材料、设备质量关
1)所有原材料必须由正规合法生产企业供应,产品需提供真实有效的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对数量较大、金额较高的主要材料或设备,最好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来确定供应企业。对企业提供的样品应进行审查,确保其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才能签订采购合同,并在合同或协议中明确约定好对质量的要求。2)对不同规格、不同批次的原材料应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进行抽检,监理单位严格做好见证取样和监督检验工作。
3.4实施奖惩制度,提高施工质量
对于施工的参与人员要采取奖惩制度,对于在施工中经常出现错误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惩处,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对于表现较好的人员进行奖励,以此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可以按照分工的方式展开包干负责,文明竞争的,对各个团体的表现进行评比。通过奖惩的方法激励工作人员,让他们对工作更加认真负责,从而实现文明施工。
3.5实施有效的监理
要保证文明施工,以及工程的质量,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是必不可少的,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施工的时候要做好监督以及检查的工作,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相应的方法把问题解决好。通过科学的检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的工程质量。其次对参与施工的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检测,如果施工的技术人员水平较差,要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培训,保证他们的能力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最后,在施工项目的建设完工后,要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如果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解决,总而言之,要通过对施工进行监督,保证施工的操作以及相应的技术都符合要求,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决定市政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因此,在施工之前,应该明确市政工程建设目标,掌握生产规定标准,是否满足人们群众的基本需求。在施工管理上,应该有效的按照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施工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全面掌握施工成本和质量等。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策略,降低了工程项目不必要的资本浪费,为提高市政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创造有利的条件,并为市政工程安全、稳定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安阳.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8):232-233.
[2]邬鑫.浅议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11):170-171.
[3]李辉.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建材世界,2018,39(01):77-79.
[4]刘建华.探析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江西建材,2017(24):285-286.
[5]李如宝.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3):112-113.
论文作者:魏坤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8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市政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单位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