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论文_郑海蓉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论文_郑海蓉

甘肃省张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甘肃省张掖市 734000

摘要:当前我国主要的污染物形式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想要对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分解难度十分巨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传输途径多种多样,扩散以及迁移的范围十分的广,甚至是全球。在生物体中,通过食物链发生放大和积累,这将严重影响着环境和人体。本文主要对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监测现状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对策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持久性;有机污染;中国环境监测;现状

ABSTRACT: The main pollutant form in China is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It's very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break down the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in the environment. The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is transported in a variety of ways, spreading and migrating over a wide range, even global. In organisms, amplification and accumulation occur through the food chain, which will have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human body.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monitoring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 are described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persistence; organic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us quo

在现在社会上,各种污染出现使得社会发展受到非常严重的阻碍。对于污染物来说不仅仅包括因为交通和工程行业产生的污染,对生物体自身排泄出的废物也属于污染物的一种。在社会上对这种污染物进行全面研究,发现这种污染物不仅仅会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而且其自身还具有持久性,这就导致对这种污染进行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于此就需要对这种污染进行全面研究,并根据研究中这项污染表现出的特点能够合理的治理方法,从根本的角度上促使我国环境保护能够更好的进行。

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基本概述

目前社会上存在污染和相应污染物已经不再局限于工程和交通中产生的粉尘和污水等污染。而是在生物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叫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种污染物的根本来源在于农田种

植时喷洒的农药,对病虫害处理时使用的相应药物等,这些药物一般是人工通过某种方法合成的,其自身还具有很强的持久性。而且现在社会上存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还非常广泛,在进行作物种植、食品加工和医学上都有非常广泛的涉猎。因此这就需要对这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一个全面了解,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法。

2.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监测现状

土壤环境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现状:土壤在植物生长中,为植物提供主要营养,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残留物被转移到植物中,伴随着食物链的迁移和运输。在禁止666 和滴滴涕之后,中国已经能够在数十年的实践中,发现土壤中的残留成分。在中国,南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远远高于北方。在南部和中部地区,蔬菜地的残留量远远高于农田。

大气环境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现状:大气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通常以气体的形式存在,可以吸附在悬浮颗粒物上,然后进行扩散以及迁移,造成污染物的全球范围的污染。在农村和城市的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情况存在差异。由于污染物受到不同的天气影响,以及长距离迁移,使得农村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状况也在加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水体环境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现状:在水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将会引发更为严峻的残留。大量的有机氯污染物在中国华南地区地下水中存在着。多氯有机物在我国黄浦江等地区,被检测到的浓度高于国外。多氯有机物在沉积物中的浓度与其他国家沉积物中的基本相似。中国东海岸均检测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西藏错鄂湖中,有机氯农药成分通过环境监测被发现,这表明,有机氯农药也污染了这高原湖泊。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对策

3.1加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宣传教育力度

为了能够有效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产生,首先就需要加强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害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传播媒介,向广大市民科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产生,让广大市民明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产生的源头,从而有效降低此种污染物的产生。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应的传播媒介,加强对制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企业或者个人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从而使得此种污染物的产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另外,对于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做出贡献的企业以及个人,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表彰,积极鼓励市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减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产生。

3.2强化检测技术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有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相关研究较为滞后。所以,为了加快提升监测和治理

效率,有关部门应当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且与国外在此方面研究较为深入的国家进行学习,并且展开协同探讨。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需要充分重视人才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从而合理扩大选聘范围,并与有关高校展开合作,积极引进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工作素养高、社会责任感强的综合型人才; 同时定期组织其参加相关培训、学习,为其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进而为环境监测工作夯实基础。如此以来,这些人才便能够结合中国实际污染情况,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制定出与中国国情相符的治理规划[2]。

3.3完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

对于我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源头而言,国家还应当针对性地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国家立法部门对有关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加以完善,属于国家层面的宏观指导,它主要是为各地政府提供理论指导。而各地的地方政府应当在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从而把

宏观的指导进行量化的细分,从而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法规、标准等。当地政府法规的完善,需要将重点放在对污染源头的奖惩上: 对于那些进行违规排放、生产的企业,政府部门应当对其予以严格的惩罚,从而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而对于那些对法律法规严格遵循的合规企业而言,政府部门可以对其予以合理的补贴,并将其树立为当地企业的榜样,促使各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生产。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应当设立专门的监察小组,确保相关监督工作得以准确落实。

4.总结

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都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对这种污染物进行全面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选择有效的治理方法。在这种有机污染物进行深入研究中还清楚发现这种污染物还具有一定持久性,这就导致对这种污染物的治理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加上在对我国各地环境进行有效检测中发现,有机污染物在我国存在范围也非常广泛,因此采用有效的治理方法有效保证我国生态环境就成为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点。

参考文献

[1]盛鹏涛,李伟利,童希,王鑫,蔡金,蔡青云.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检测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3(3).

[2]刘岩,高杨,任国兴,马然,程岩.海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现场富集分析技术[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S1).

[3] 张静星,布多,王璞,傅建捷,梁勇,张庆华,张爱茜.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被动采样技术及其在偏远区域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8,48(10):1171-1184.

[4] 朱帅,沈亚婷,贾静,田芹.环境介质中典型新型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研究进展[J].岩矿测试,2018,37(05):586-606.

论文作者:郑海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中国的环境监测现状论文_郑海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