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赵小肖

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赵小肖

赵小肖(招远市第九中学 山东 招远 265400)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的有效利用,对强化学生的记忆,发散性思维的拓展,学生复习时间的有效节省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及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有效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数学;学习、思维能力;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9)05-0114-01

思维导图是一种用图形来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工具,它以中心词为出发点,利用线条和特殊符号来表达不同内容的从属关系。思维导图以图并茂的方式将各级主题词的从属关系、主次关系表现出来,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广泛使用。

一、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数学概念的可视化。数学是高度抽象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常常听到学生的抱怨,数学定理和概念太难了。其实,学生之所以抱怨,是因为他们无法将新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点建立联系,学习的知识模块相互割裂,没有形成一个系统整体。思维导图可以将定理、概念转化为图像,便于学生理解,还能从中将知识间的联系进行直观展示。思维导图不同于抽象的文字,它可以将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图示化的方式显示出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必备能力之一。数学作为高度抽象化的理论学科,更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要反复分析每一个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仔细思考每个知识点所放的位置。制作思维导图也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师在解题或者复习的时候适当地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不仅能够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能够促进他们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3)促进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解题技巧和结果,更体现在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但是,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是不可见的。所以,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整个解题过程显示出来。以这种方式记录思维方式,便于学生对这一类题进行整理、分析、理解和总结,找出其共同特点。经常性地总结思维方法有利于学生避免“题海”战术带来的枯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题能力和学习效率。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思维导图在新课引入教学中的应用。新课导入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成功的新课导入要能够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其尽快进入学习新知的环节。同时,还要把新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也就是为新知识找到“抓手”。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注意力一般在15分钟左右,所以,教师要在15分钟内讲完新的知识。然而,有很多知识是无法在15分钟内讲完的。所以,利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更不能够为新知识找到“抓手”,促进学生掌握新知识。比如在教学“指数函数”时,传统的导入是先对指数进行复习,然后在引入指数函数。这种引入相对直接,学生也能够将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连接。但是在这种引入方式中,学生只能被动地理解和接受教师的讲解,无法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如果教师在课前制作一个没有完成的“指数函数”思维导图,让学生自己去完善,这种导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学生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其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过程。虽然直接导入和利用思维导图都可以帮助学生利用就只是探索新知识,但是直接导入容易是学生分神,而思维导图的方式则可以让学生跟着知识的更新二不断深入学习,引发学生的深度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思维导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小组合作是一种常用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小组学习包括小组讨论、大脑风暴等方式。教师可以让小组绘制某一模块的思维导图,先让小组长提出一些关键词,然后采用大脑风暴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补充,最后通过讨论,绘制出反映各个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思维导图。小组合作绘制出思维导图,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增加了小组的凝聚力,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3)思维导图在复习课中的应用。复习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掌管、理解和巩固学过的知识点。但是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要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从本质上认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加以整理、综合形成一个条理清晰且知识点排列有序的数学知识结构图。由于时间的限制,传统的数学复习课主要是将所学内容重现,这种复习课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当然,除了绘制思维导图,教师还要再讲解推演重点定理和公式。如在复习直线与方程时,教师绘制出以直线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和地理共识为主体的思维导图。从思维导图中,学生可以清晰得看到其他知识点与这三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一)强化学生记忆,发散性思维的拓展

目前,大学生记笔记的方式仍然比较传统,仅仅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点密密麻麻的转移到笔记本上,学生复习时看着这样的笔记,更多情况下是无从下手,每次复习时也只能是从头开始看,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会导致复习效率十分低下、复习效果不明显。但是,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简单的画图工具,它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学生的笔记系统化和简单化,使得相关的知识点能够更加的清晰明了,此外线条颜色的不同对于激发学生的记忆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二)学生复习时间的有效节省

第一,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对复习进行有效的整理和记录,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查漏补缺,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并且在评估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学生在做与集合有关的题目时,经常在空集的地方出错,但是在利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时对这部分的内容进行重点标记,就能够有效避免这样错误的反复发生。第二,思维导图的有效利用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能够实现对时间的充分利用。

(三)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有效提高

所谓的思维导图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通过画图来增强记忆的方法,然而高中阶段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数学复习课的任务更加相当的繁重,并且内容大都枯燥趣味,长时间的学习极易引发学生的疲劳,甚至是厌倦的心理。但是思维导图的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能够给学生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添加一些乐趣,从而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学习方面的积极主动性也会大大的提高。

三、总结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给数学教学提供了很多便利,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合理使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果。但是,思维导图不能完整代替传统教学中推导板书,他只能作为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一种补充,为数学课堂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计雪娟. 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设计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5.

[2]梁群波. 有效利用思维导图,提高高中数学复习教学效率[J]. 考试周刊,2016,35:46-47+94.

[3]赵晖. 思维导图在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03).

[4]陈华.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为例[J].高中数理化,2016(05).

论文作者:赵小肖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  ;  ;  ;  ;  ;  ;  ;  

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赵小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