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龙胆泻肝汤配合外用黄连膏对热毒壅盛型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红宇,杨雪琴,秦丽霞

李红宇 杨雪琴 秦丽霞

(焦作市中医院 454000)

【摘要】目的:观察加减龙胆泻肝汤配合外用黄连膏对热毒壅盛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因带状疱疹而住院治疗的102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7例,治疗组4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给予止痛、抗病毒、营养神经及改善循环的基础上加用加减龙胆泻肝汤口服配合外用黄连膏,观察其止疱、结痂、止痛、皮损、遗留神经痛状况,两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1.9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止疱、结痂、止痛、皮损痊愈时间与对照组显著差异(0<0.01),治疗组遗留神经痛例数与对照组例数统计上有差异(0<0.05);结论:加减龙胆泻肝汤配合外用黄连膏对热毒壅盛型带状疱疹疗效好。

【关键词】 龙胆泻肝汤;热毒壅盛;带状疱疹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363-0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节后所引起的急性周围神经感染性疱疹性疾病,引起多发生于腰部,且呈带状分布,故祖国医学亦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多见于中老年人或体质较弱的人群,发病时多可见有烁热、疼痛、簇状水泡,且于发作后可遗留有神经痛,对人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本科自2008年9月至2014年9月应用加减龙胆泻肝汤配合外用黄连膏对热毒壅盛型带状疱疹病例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2例病人均来自于2008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科住院热毒壅盛型带状疱疹病患者,且愿意配合本次观察的病人。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53.1岁,平均病程3.9天,发生于头面部8例,躯干部22例,四肢15例;对照组57例,男性28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53.1岁,平均病程3.2天,发生于头面部15例,躯干部23例,四肢9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0<0.01)。

1.2.1诊断标准:

甲:带状疱疹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⑴a、皮损多为绿豆大小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茎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呈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见坏疽性损害;b、皮疹出现前常见皮肤刺痛或烁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c、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留痛。

乙:中医热毒壅盛伴随症状,病人一般面色潮红或印堂泛红,面色泛黄或目睛泛黄,皮肤泛红,出疱疹者皮肤紧,皮疹处烁痛,全身恶寒或不恶寒,舌质滑嫩,舌苔黄厚腻,脉弦或玄滑,小便色黄。

1.2.2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心肾功能不全排除之外;2、有严重感染者排除之外;3、严重营养不良及生活不能自理者排除之外。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口服卡马西平、甲氰咪胍、复合维生素B片,静脉给予阿昔洛韦500mg一次一日,甲钴胺注射液0.1mg一次一日,复方丹参20ml一次一日,有明显感染者配合抗生素运用,糖尿病者血糖调控在6.0—9.0mmol/L,血压及心率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与疱疹处外用阿昔洛韦软膏一次一日。治疗组在对照组给予止痛、抗病毒、营养神经及改善循环的基础上加用加减龙胆泻肝汤口服,并用黄连膏外敷代替阿昔洛韦软膏,黄连膏制法为川黄连烘干研粉过四十目筛子,与凡士林1:1混合成膏备用,加减龙胆泻肝汤方如下:龙胆草15g、栀子15g、黄芩15g、醋柴胡15g、生地10g、车前子(包)15g、泽泻10g、通草10g、当归15g、甘草10g、紫草10g、玄胡15g、川楝子10g、全虫3g、郁金15g、脉滑、寸脉弱者加党参10g、杏仁5g、酸枣仁10g,大便干结者加酒大黄15g、头晕、入眠困难者加珍珠母40g(先煎),饮食欠佳,舌质淡舌体大者加良姜10g、焦山楂30g、皮损淤血明显者加生蒲黄15g,伴有皮损处抽掣样疼痛者加虫蜕5g、白僵蚕15g,日一剂水煎取液400ml分次口服,两周为一疗程。

1.4 疗效评定保准

用药前后观察其止疱、结痂、止痛、皮损痊愈时间,不良反应。症状(疼痛、烧灼感)、体征(红斑面积、糜烂面积、水泡个数)均采用4级评分:0分为无症状体征;1分为轻度(红斑最大直径<3cm,3簇水泡,轻度疼痛,能忍受);2分为中度(红斑最大直径>3cm,3簇水泡,中度疼痛,令人烦恼);3分为重度(红斑最大直径>4cm,3簇水泡,剧烈疼痛,不能忍受)。疗效标准=(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痊愈:皮疹完全消退,无遗留神经痛,疗效指数>90%;显效:皮疹大部分消退,局部疼痛明显减轻,疗效指数60—89%;好转:皮疹部分消退,局部疼痛减轻,疗效指数30—59%;无效:皮疹小部分消退,或无变化或加重,局部疼痛无减轻,疗效指数<30%,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率记,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表2、表3,两组有效率差异显著(x2=7.7,p<0.01),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止疱、结痂、止痛、皮损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均<0.01),治疗组遗留神经痛状况也较对照组明显(P<0.0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不良反应:两组均有轻度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但不影响治疗均未做统计。

3.讨论

带状疱疹是长期潜伏于背后神经后根神经细胞中的带状疱疹病毒在创伤、劳累、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情况下导致神经节内出现少量的DNA转录酶,病毒基因组被激活,活动的病毒可以引起后根神经节发炎及下行性神经炎,沿周围感觉神经纤维到达皮肤,使神经支配区皮肤表皮细胞发生变化,引起带状疱疹及神经痛,甚至个别患者由于机体功能下降可以诱发带状疱疹性脑炎,本病的发生常常预示着身体机能的下降。特别是带状疱疹约19.2%的患者遗留有后遗神经痛,60岁以上患者患病率可高达70%,疼痛持续时间与年龄成正比⑵。带状疱疹临床发作一般循神经发生发展,一旦遗留神经痛中西医均无好的疗效。

祖国医学因其发作时一般以腰背部为多,且发作时大多伴有烁热疼痛,如同火烤,皮损处红肿绷紧,故形象称其为“缠腰火丹”、“蛇串疮”或“缠腰蛇”。认为本病因情志内伤或饮食不节,导致肝胆火胜,外受毒邪,火邪湿毒蕴结肌肤而发。由于本病在疱疹出现前仅有烁痛不适,故早期极易误诊,特别是部分患者正气不足,机能下降,疼痛症状亦不明显,更不易早期发现,待发现治疗时,已照成大面积皮损,继发感染。对热毒壅盛型带状疱疹加减龙胆泻肝汤可以清肝经湿热,泻胆腑实热,且有活血止痛之效,配合运用黄连膏可以收湿敛疮,清热燥湿解毒止痛,两擅其功,效果明显。不但止疱、结痂、止痛、皮损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而且并发遗留后遗症率亦较对照组低。因此加减龙胆泻肝汤配合外用黄连膏可用来治疗热毒壅盛型带状疱疹,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Y/T001,1—001,9—94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2] 林志淼,杨勇,李若瑜,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0,39(6):15—160.

论文作者:李红宇,杨雪琴,秦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  ;  ;  ;  ;  ;  ;  ;  

加减龙胆泻肝汤配合外用黄连膏对热毒壅盛型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红宇,杨雪琴,秦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