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层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具体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方案设计主要依据是该建筑本身的层数、建筑高度、建筑功能设定、地震烈度、场地类别、区域内建筑群体之间的关系,甲方具体设计要求、国家有关规定等规范。鉴于此,本文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引言
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其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功能特性是较为复杂。因此,在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规定,合理地控制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强度及相关构件布设数量。从而在保证高层建筑抗震目标达成的基础上,最大可能性地降低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风险因素,从而确保后期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1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准则
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前期,需要根据建筑功能及建筑高度、地震烈度等确定合适的结构类型,如住宅结构选用纯剪力墙结构往往取得最优投资方案,商业综合体选用框架剪力墙往往取得最优投资方案等等。在前期结构方案设计阶段,地基处理方式的选择亦是重点考察的项目之一,此时,应该根据甲方提供的地勘报告,并根据建筑的本身层数、高度、建筑功能、荷载分布等等。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地基处理工程经验。按照概念优先、设计辅助的原则确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基础型式的确定及建筑平面的专业间沟通,此阶段应与各专业密切配合,做好多方案比较,以避免方案阶段形成结构上的多项不规则。
2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设计现状
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预设是个需要进行全方位思考的过程,在当前设计阶段,针对存在的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在结构预设的前提下进行结构预设,保证设计符合安全需求。结构体系的设计选择存在部分问题,根据稳定性和基础结构的概况等,建筑上部结构设计以现有规范作为基础,在层间位移预设的过程中,进行顶点位置的合理设计,结构设计人员需结合高层建筑的预设情况,减少其局限性。在结构科学设计的阶段,需要增加的结构水平层次预设,根据剪力的应用情况,在实际预设过程中,进行抗震性分析。考虑到结构超高问题和抗震规范情况等具体问题,进行不同等级的预设。在实际设计中,实施竣工分析和竣工检查,根据项目部建设情况,保证结构合理也是重点,在二次施工设计中,确定好控制点。
3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3.1合理利用高强度混凝土
首先,在结构设计前期,可结合区域的建设情况进行混凝土配比试验,对其在具体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环节的强度及耐久性进行检测评估,从而确保后期钢筋混凝土浇筑环节的强度。现阶段,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多选用高泵程混凝土浇筑的形式,即在应用基础水泥材料的前提下,采用适当比例的化学外加剂、粉煤灰等材料进行双掺措施。在拌和比例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泵管布置铺设技术、配合比设计技术、泵送设备、混凝土掺合料等相关技术,保证混凝土泵送高度符合标准需求。其次,设计人员应优先选用高强度、高性能的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相较普通混凝土在强度上有大幅度的提升,且高强度混凝土可以有效降低结构尺寸,在提升促使钢筋混凝土内部建设空间及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同时,由于高强度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及弹模性,长期使用可保障整体高层建筑的运行效益。
3.2结构选型及结构强度控制
相较于传统地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对整体结构体系并没有较高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具体的结构设计中,主要是依据整体建筑前期规划,在根据现浇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结构体系的基础上,确定相应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墙抗震等级。同时,需合理的选择内隔墙材料,来确保整体高层建筑工程基础类型符合相关规定。比如:在该高层建筑工程中,主要是利用现有楼屋盖现浇混凝土结构+轻质墙体材料内隔墙,从而保证整体建筑结构外在及内在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施工要求。在确定基础结构选型后,施工人员应就现阶段高层建筑结构形式,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实际高度进行适当控制。
3.3概念设计
在具体的结构计算之前,应进行概念设计,通过综合考虑项目整体,综合判断该工程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采取相应的结构措施,予以加强;对于严重影响结构安全的一些不规则,应采取诸如分缝、取墙、加柱、改变局部结构布置,甚至局部改变建筑方案等方法予以解决。
3.4结构计算分析
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阶段,结构参数计算对整体工程设计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结合整体高层建筑结构内在应力,合理地计算整体结构的运行参数。现阶段,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参数核算环节,YJK、PKPM等几种类型是常用的结构设计软件。在实际结构计算环节,每种运行软件计算模式各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在设计环节中相关设计人员需依据结构类型选择合理的计算机计算软件,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运算软件计算结果进行统一分析,再确定最佳设计方案。计算完成后,设计人员应首先根据设计经验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判断,在判断计算结果可信的前提下,根据现行规范的如周期比、刚度比、偏心率、位移及位移比等的限值调整计算模型,最终获得满足规范前提下的合理的模型计算结果。此外,在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变形缝设置过程中,宜根据建筑平面、立面的复杂性,用变形缝将结构拆分为不同的规则单元。同时,在嵌固端设计过程中,由于该高层建筑具有一层地下室及人防设施,在地下室顶板、人防顶板位置需进行嵌固端的合理设置。而在嵌固端设计过程中,相应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人员应对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予以重视,采用合理的结构布置,使地震作用下,嵌固端真正出现在设计嵌固端部位,从而保证地下结构顶部嵌固端实际效力得以稳定发挥。
3.5进行建筑系统的平面布置和预设
建筑结构平面结构的设计很重要,考虑到对称性原则和各个方面的预设要求等,进行整体性应用。建筑形状规则可能存在预设不合理的现象,在平面设计中进行长宽比的控制,如果建筑比较狭长,短向刚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在平面角度设计中,进行对应的相对振动概括分析,在连续性分析的过程中,只有保证符合要求,才能实现有效预设。如果建筑在质量分布方面缺乏均匀性,或者平面不是十分规整,还需要对抗侧构件布置适当调整,通过这种方式,在减少结构扭转的同时使结构抗扭转能力得到提高。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本身也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家也对建筑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有效地运用于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那么自然也就能够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并有效地保证建筑本身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朱博山.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64-65.
[2]杨勤.关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46):106.
[3]雷小艳.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2):126-127.
[4]陈同舟.分析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8(31):101-102.
[5]陈亚静.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与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52):95.
论文作者:杨思雨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钢筋混凝土论文; 结构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过程中论文; 钢筋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2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