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中心学校 王海丽
摘要:随着国家不断进步,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带动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攀升。在新时代信息技术成为主导科学创新的背景下,着重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是帮助国家科技进步的主要方法。同时,为响应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的号召,新时代教育机制改革应注重学生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以挖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本文以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堂为例,结合实际情况,为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参考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素质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教育有关部门出台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模式改革,意在根除应试教育体制下,固化的教学模式产生的弊端。新时代的国家教育机制,不应是培养一群只会应付考试的机器,,而是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小学是孩子作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开端,在此期间,运用完善系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先进的思维模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作用。主观能动性对于当下的学生难能可贵,大多数学生习惯被家长与老师生拉硬拽,被动地接收知识。素质教育开展的前提,应以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
一、老师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打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长久以来,学生与老师的相互认知存在误差,导致偏见成为横亘在双方无法跨越的洪流。学生一贯认为老师严肃古板,只会用条条框框约束个性,在课堂上将枯燥无味的课本内容照本宣科,上学是一件限制自己发展个性、束缚自由的事。老师不信任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自身能力,偏执地认为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没有认真对待,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老师时刻监督才能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只有高压化课堂才可以镇得住一些思想懈怠的学生[1]。
校园生活是美好的,老师之于学生的关系应亦师亦友,学生需要老师多一些信任。老师在与学生建立充分信任的桥梁之后,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生会获得责任感与成就感,将这份来自既是成年人、又是自己老师的认可看做是自己的责任。学生意识到为了维持这份来之不易的认可,需要做好充分准备,努力学习,调动自己的学习兴趣,成为课堂的主人[2]。信息技术作为小学教学课堂的新朋友,知识面宽广,教学内容轻松。任课老师充分给予学生信任与肯定,认可学生自己探索新世界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反客为主,化被动为主动。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远比老师在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有用。
以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堂教授学生打字为例:打字作为信息技术课堂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打出自己想要的内容呢?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讨论,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为了保证打字的准确性,提出使用汉语拼音全拼的方法进行打字,经过长期地训练熟悉键盘,就可以实现又快又准确地在电脑里输入自己想要的内容。有的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种方法奏效太慢,可以在打字时输入内容拼音的首字母,根据输入法的结果进行选择,如电脑可以输入(dn)。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这时要求学生立即上机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哪种方法最为有效。学生的观点在实践中得到认同,不仅能够获得成就感,同时获得自主学习的自信感,并努力应用在其它科目的学习中。
二、老师主动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
新时代的学生学习资源较过去相比更为丰富,尤以网络资源为主的学习工具能够满足学生获取大量信息的要求。网络为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为面向学生的网络游戏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3]。网络游戏的诱惑对于学生而言太过强大,而信息技术课程以研究电脑为主,无法完全避免使用网络,导致一些学生利用学习的时间娱乐。
信息技术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为我们带来强大的信息科技,为学生提供广袤的资源利用空间,同时也带来了可能危害学生成长的网络游戏。信息技术的任课老师应学习大禹治水的方法,教导学生不能只一味堵截,而是巧妙应用疏导的方法。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对网络世界的认知仍停留在摸索阶段。老师在此时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在课堂上布置一些生动有趣的课题,教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构建对于网络游戏的成熟认知,在学生完成课堂基本任务时,老师安排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主支配,向学生推荐一些健脑、有助智力开发的游戏,使学生明白网络游戏是完成学习工作之后的娱乐方式[4]。
以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堂“初识计算机”为例:当学生首次面对一台精度较高,用途广泛的精密机器时,老师提出本次课堂任务:运用身边的资源,帮助自己详尽了解什么是计算机?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选择拿出自己手中的书本进行查阅,书本在有限的篇幅之中向学生介绍计算机;而有的学生自己在家中接触过电脑,知道电脑的强大功能,选择利用计算机,打开图标为“e”的浏览器进行搜索,仅仅输入“电脑”二字,就能够在浏览器中获得比书本多数十倍、数百倍的信息资源。学生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老师向学生推荐一些有益于智力开发的小游戏,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计算机的用途。
结束语: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后续发展至关重要,与教育水平息息相关的教学模式改革选择信息技术课程作为试验田,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合理利用计算机。同时,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普通的考试课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垦出一片让学生自由成长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蒋艳.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4.
[2]夏勇[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以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为例[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3):56-58.
[3]王亮.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0(9):78-79.
[4]刘艳莉[1]. 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J]. 青海教育, 2014(6):48-48.
论文作者:王海丽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老师论文; 课堂论文; 能力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