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能够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整个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对于提高建筑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的意义、特点以及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的基本措施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进一步完善提高借鉴。
关键词:软地基处理;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压缩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日趋成为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房屋建筑行业在城市化进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因此该行业在近年来也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囿于各种原因,我国的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水平却没有达到行业应有的水准,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对房屋建筑工程的需求,相关人员必须不断提高地基处理技术。
1、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的意义
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的核心是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因此软地基处理对于提高建筑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的意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1降低房屋建筑地基的压缩性
地基出现沉降时影响地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也是困扰房屋建筑行业的难题之一。房屋建筑工程正式完工之前地基并不会出现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增加,地基土层由于上部荷载的长期作用,或多或少的会出现地基沉降问题。一般情况下沉降属于正常现象,并不会影响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但是如果沉降现象较为明显就可能产生其他后果,因此必须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分析目前出现的地基土沉降现象的房屋建筑,笔者将诱使地基沉降现象出现的原因分为三种:第一,天然沉降。众所周知,地基土层会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以及上层建筑的荷载,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天然性沉降。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基土层可能会逐渐固结,同时由于长期承受较大的荷载,原地基土中的气体、水可能被压出,从而出现地基土层沉降的现象;第三,房屋建筑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不当操作或者是施工本身就会影响和破坏地基周围的土层以及地质结构,这就导致地基土层很容易发生沉降甚至坍塌。降低房屋建筑地基的压缩性是避免地基土层大幅沉降的重要途径,而降低其压缩性必须通过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措施来提高建筑地基的压缩性能,从而达到稳定地基的目标。
1.2有效提高地基的动力特性
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发生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地基才需要承受较大的动力荷载,因此传统房屋建筑并不需要专门考虑地基的动力特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突发事件下的安全保障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提高房屋建筑地基的动力特性成为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技术可以夯实地基土层,确保地基的整体稳定性,从而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地基的动力特性,最大程度地保证房屋建筑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安全性能,从而推动房屋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3提高天然地基土层的抗剪强度
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天然土质具有一定的抗剪能力,但是随着房屋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其强度并不能够满足建筑安全性能的正常需要。房屋建筑高度越高,低级需要承受的上层荷载就越高,一旦其荷载超出天然地基土层的抗剪强度的时候,地基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出现隆起、偏移甚至是边坡失稳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会直接影响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因此,通过采取必要的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措施提高天然地基土层原有的抗剪能力是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任务,其对于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的难点
综上所述,通过进行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可以直接提高地基稳定性,从而提高房屋建筑整体质量,但是相关人员也必须明确认识到这一措施的采取也具有诸多难点。
2.1事故多发性
事故多发性是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的主要特点,同时也是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难点。众所周知,地基对于房屋建筑施工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地基处理的工作也是十分繁杂,工作量较大。在处理地基的过程中会涉及较多、较复杂的地基处理技术,只有在施工过程中统筹兼顾才可以做好这一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由于工程量巨大、彼此交织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问题,比如施工材料不合格、技术操作人员失误、施工设计不科学等。如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影响地基处理的因素较多,因此在地基处理时常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具有明显的多发性。
2.2情况复杂性
事故多发性之外,情况复杂性也是地基处理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情况多样,覆盖冻土、盐碱、软土等多种地质。地基处理的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因此在不同的地区,面对不同的地质情况,相关人员也务必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这就导致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措施在实施过程中面对着情况复杂的困难。
3、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的基本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的基本措施主要包括水泥土搅拌法、强夯法、振冲法、换填垫层法、砂石桩法五种,此外还包括石灰桩法、夯实水泥土桩、高压注浆法、预压法以及碱液法等多种方式,笔者将介绍最常用的五种基本措施。
3.1水泥土搅拌法
水泥土搅拌法是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过程中最常采用的基本措施,其核心就是针对不同地质,用浆液或者干粉进行搅拌,调节土质密度,从而保证地基的稳定性。主要包括两类:第一,浆液深层搅拌法。第二,粉体喷搅法。前者是利用浆液进行搅拌,因此又称为湿法,后者利粉体进行,因此又称为干法。总体而言,这种软地基处理措施的适用土质包括粉土、淤泥土质、饱和黄土、薪性土、饱和松散砂土以及素填土等多种地质。因此在使用这种方式的时候一定要通过试验确定土质是否使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3.2强夯置换法
强夯置换法是指通过外力对一些高饱和度、硬度较高的土质进行压缩处置,提高土壤强度,从而提升地基的稳定性。这种方式是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过程中常采用的另一基本措施,主要适用于处理湿陷性黄土、碎石土、素填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以及杂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能够控制部分软、流塑的土质的形变,减少土质的压缩性、提高土壤抢图、消除特殊土质的湿陷性,使各种土质满足地基土层的需求。
3.3振冲法
振冲法的适用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适用于处理粉质薪土、砂土、素填土、杂填土以及粉土等地基。其类型包括两种:第一,加填料法(又名振冲碎石桩法),这一类处理方式可以提高房屋建筑地基土层的承载力,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地基出现沉降的幅度。第二,小加填料法,该方法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以及不断增加土坡的抗滑性能和稳定性。对饱和黄土、薪性土等地基土层进行振冲法处理时需要提前测量,确定其是否适用。
3.4换填垫层法
换填垫层法是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过程中操作较为简单的一种,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处理小均匀地基以及浅层软弱地基。换填垫层法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换填垫层来提高地基土质层的整体承载力,加速软弱地基土层的排水以及固结,从而减少地基的沉降量,消除地基土质层的膨胀和胀缩。
3.5砂石桩法
砂石桩法的适用土壤包括粉土、素填土、挤密松散砂土、杂填土以及薪性土等多种地基。砂石桩法简而言之就是在一些支撑性较弱的地基之中增加砂石成分,从而提高地基的整体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该方法也可以用来处理流动性较强的可液化地基,提高其稳定性。
4、小结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技术能够提高地基的抗剪性能,降低其压缩性,从而直接提高地基稳定一级高房屋建筑整体质量,但是这一操作在施工过程中也具有事故多发性、情况复杂性等困难,因此相关人员应该进行更多的实践探索,争取进一步完善这一技术,为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贺泽盛.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3):574.
[2]罗虎.房屋建筑工程软地基处理的措施[J].新材料新装饰,2014,(7):84-84,87.
[3]周东永.论民用建筑施工中的软地基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9):5998-5999.
论文作者:杨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地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房屋论文; 土层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土质论文; 稳定性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