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策略论文_刘骏

试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策略论文_刘骏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荆门输油处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随着我国石化工业持续发展,促使石油化工建筑行业获得了开阔的发展空间,对石油化工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及管理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这样一来,便给石油化工建筑工程的施工及质量管理增加了难度。如此情况下,要想全面提高石油化工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新技术推广工作,并为具体推广制定有效的策略。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策略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策略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石油化工的建筑工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空间,但是现阶段以来,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是很高,在建筑工程的管理方面尤为欠缺,使得建筑工程质量难以有一个质的飞跃。

1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1.1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衔接其他项目管理共同完成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进行项目管理是节约成本的一项重要手段,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可能为公司节约成本。为实现该目标,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项目管理: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技术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人力管理、项目材料管理等。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结果就可以体现出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效果如何。如此多的项目管理都离不开建筑工程的技术管理,正如上述所述,技术管理是基础。其贯穿整个建筑施工工程,从准备施工到施工阶段一直到竣工后阶段技术管理都起着作用,它与其他项目管理相互辅助、衔接,目的是能够顺利施工,完成建筑工程。

1.2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在施工三个阶段中的重要作用

在施工前期技术管理搜集原始资料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绘制施工图纸,确定施工技术管理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等;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技术管理可以减少返工和返修损失,对工程的阶段产品进行动态控制,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确保方案经济合理性,保证阶段产品的质量,节约成本细化到各个细节,尽可能使得成本最少。如施工的承包方需要进行一项技术、质量考验,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另外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检查阶段产品,防止不合格产品影响下一道工序的进行。同时要注意对施工重要事件的记录,建立质量事故档案,为以后的建筑工程提供预防并采取措施的资料、施工过程阶段。

竣工后,技术管理人员应该重视起竣工以后工程资料的整理,记录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成功经验,记录失败教训,既保证自己技术管理的经验总结,也为其他项目管理提供可靠资料,为建筑企业更好地发展而努力。通过本阶段的总结可以使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得到积累和升华,这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两个循环之间的衔接阶段,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环节。

2 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广要点

2.1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的政策和制度

①加强信息化产业的法制建设,让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并且要改革传统的管理体制,使其变得更加现代化,更能适应信息化,提高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化交流水平。②加强对于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和录用,采取全方位的评测方法,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外出交流,从而学习到最为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理念,提高业务水平。③制定监督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措施,保障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并且要对工程施工方进行资质的审查,审查方式应当是现代化的信息化审查方式,各个施工企业素质应涉及到施工管理人员的经营、决策以及管理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立统一的标准化信息系统

制定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和规划,对监督信息化工作和信息系统框架、模块、功能、建设时间等提出具体要求,避免分别建设、各自为政、时间不同步等情况,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各监督机构和企业要按照方案和规划要求开展信息化建设,制定信息化建设时间表,不得随意改变、减少系统关键模块和框架,及时上传数据、信息,使信息化工作实现一体化,真正发挥管理作用。

2.3加大信息化推广力度

信息化推广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即监督机构层面和企业层面。监督机构层面,要充分发挥带头、引领和标杆作用,率先进行信息化技术研发、应用,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完善信息系统,建立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信息系统,条件成熟时全面推广。在企业层面,各质量监督机构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下发信息化推广文件,把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作为行业硬性标准来要求,促使企业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为了加大推广力度,相关单位可牵头组织召开企业层面的信息化技术观摩会、宣贯会、培训会,提升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技术水平。

3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体系的完善

3.1材料质量监管

材料质量监管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材料的质量对于施工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建设中最为常见的原材料,因此要做好对混凝土的质量监管。一方面,应选择合适的粗骨料和细骨料级配,将含泥量控制在小于1%的范围当中,较好的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从而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应力裂缝;另一方面,要确保其和易性,也就是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当天气发生变化时应根据砂石的含水率、气温等变化情况对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进行及时且合理的调整,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初混时间大于或等于9h。

3.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的关键环节,其对于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结合建筑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等来编制详细专项施工方案,人员和机械设备的配备应该能够充分的满足施工的实际需要,在施工过程当中,要对施工技术实现严格的管控。

3.3后期养护措施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还应注重对后期养护措施的管理,这是对前期施工建设质量的后期保障。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所使用到的混凝土材料而言,其在完成浇筑作业之后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养护,从而降低混凝土内、外部之间的温差,较好的满足混凝土抗力方面的实际要求,从而有效的避免混凝土的表面因发生脱水而出现裂缝问题。

结束语

综上浅述,质量管理对于建筑工程建设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应用质量管理新技术的出现也是发展的必然需求,为了确保质量管理新技术能够顺利的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就要切实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姜建领.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5,(31):197-198.

[2]张卫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的推广策略探讨[J].江西建材,2015,(11):284+288.

[3]蔡树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策略探讨[J].建设科技,2014,(06):127-128.

[4]王钧.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体系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202.

[5]戴波.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8.

论文作者:刘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试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策略论文_刘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