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概念教学方法探讨_货币职能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概念教学方法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生活论文,教学方法论文,思想政治论文,概念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之间可以组成具有潜在意义的命题,概念和原理观点共同构成学科的知识体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的思想政治必修模块是“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要掌握好学科知识,必须搞好概念教学。本文就《经济生活》(必修模块)概念教学三种主要方法作些探讨。

一、从与相关概念的比较中辨析概念

《经济生活》中许多概念是以“概念群”的方式出现。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孤立地讲一概念,学生往往难以理解,通过与“概念群”的比较辨析,并用直观图示揭示其联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据不同的“概念群”的特征,运用下列方法:

1.逻辑线索法

对具有逻辑联系的系列概念,在新概念形成后,及时把它纳入原有的概念系统中,这既有利于新概念的掌握,又能沟通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一课或一单元学完后,以重点概念为核心,以逻辑关系为主线,上挂下联,形成概念序列,以达到“提起一条线,放下一大片”的效果。如,《经济生活》第一单元,以“货币”为核心,显性的逻辑主线是:“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纸币——电子货币”,隐性的逻辑主线是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换的发展(图1)。学习中可根据此图,在概念的纵横联系中把握各个概念。

附图

2.整体考察法

几个概念属于某一整体中的不同部分,在学习时把它们置于整体中,既把握它们的不同点,又把握它们的共同点;既分析它们的“是什么”,又分析它们的“为什么”;既从静态上分析,又从动态上分析,即关注局部的变化会对全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如,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图2)。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均属于所有制这一层面,是生产关系的要素之一,均由生产力决定,与我国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从动态角度看,只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图3)。这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附图

我国的分配制度

附图

3.关系分析法

除上述两种情形外,概念间的关系还有:(1)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如,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对立统一关系,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效率与公平、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引进来”与“走出去”等;(3)同类差异关系。即几个概念同属于某一类别,又互相区别。如,作为投资方式的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保险,只有通过对比了解各自的优缺点,才能选择合适的投资组合方式;宏观调控手段的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需在区别后协调运用;同属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同属于影响最大的两大税种的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同属于违反税法的偷税、欠税、骗税、抗税(下表)。

偷税 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

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欠税 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

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异骗税 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抗税 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

行为

不履行纳税义务,违反税法;对这些违反税法的现象,税

同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

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4.相关概念比较法

几个概念有一定联系,或名称相似易混淆,把它们放在一起讲解,通过关系分析更易把握。如,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外汇与汇率、利息与利率、存款储蓄与商业银行、纳税人与负税人、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与公司、预算与决算、财政与税收、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等。

二、在以概念为基点形成“知识块”中把握概念

如果说从相关概念的比较中辨析概念是从横向来把握概念的话,那么以概念为基点形成“知识块”则是从纵向上把握概念。可据一定逻辑顺序,多角度对概念进行描述,整理出层次清晰、内容明确、一目了然的知识块,从而深化对概念的认识。如,“货币”的概念: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

含义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生产力发展—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

物交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

产生与 换—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

发展生—纸币—电子货币

符号纸币

含义 是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

基 价

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本 值 货币 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货

职 尺 为何 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

能 度 能成 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即给商品标价

为价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

值尺 币,只需观念中的货币即可

货币充当价值尺度,自身必须确定一个计

量单位,如“元、角、分”等

含义 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A.含义:用货币做媒介的商品交换,叫

职 商品 商品流通

能 流通 B.公式:商品—货币—商品

C.在商品流通中买和卖在时空

流上可分离。其中“商品——货

通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

币,而不能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

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

通速度所决定。用公式表示为:

纸币发行量=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速度)

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人与货币的关系 金钱不是万能的;取之有道,用之有益,

用之有度

三、“淡化”一般概念,强化重点概念

有的教师习惯于对教材中出现的任何概述都“讲深讲透”,繁琐化的倾向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这是他们埋怨新教材内容多、讲不完的重要原因),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容易泯灭学生的兴趣。在概念教学中必须树立课标意识,据课标要求区别对待教材中的概念,对核心概念“重锤敲打”,对一般概念只“轻轻叩击”,甚至。“忍疼割爱”。因为高中新课程根据基础性、基本性原则,降低了对多数概念的要求(尽管在内容叙述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许多概念);教材只是课标的演绎,教材中出现的概念不一定是课标上要求掌握的。需在教学中“淡化”的一般概念是,教材中提到,但并未给出明确解释的概念。对这类概念学生平时接触较多,不教自明,教学中不必画蛇添足,人为地设置障碍,如,“物物交换”;教材中作了解释,但《课程标准》上未作要求的概念。如,“价值”、“通货膨胀”等。对这些概念,并非完全不讲,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句,或举出具体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其大意即可,不要纠缠不休,更不要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些概念。而对课标上有明确要求的以及反映学科基本结构的核心概念,惟其量少,就要求质精,要作深入讲解。

标签:;  ;  ;  ;  ;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概念教学方法探讨_货币职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