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董海燕,原倩

试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董海燕,原倩

烟台开发区长青绿化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4006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一体化的进程,而且市政公用工程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是更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对施工单位工程质量的一次考验。新时期的城市化发展,必然对工程质量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因此,施工单位就需要在施工管理和技术层面,不断发展和创新,不断提高施工质量,以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市政工程;公共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好坏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市政公用工程使用功能的是否完善直接涉及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在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时有质量问题的暴露,以最常见的排水管道工程为例,在排水管道施工结束并投入使用后,常有排水管道断裂泄露、排水不畅、水倒流和排水管道上覆路面发生沉陷或变形的后遗症,这是由于在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没有充分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结果,因此在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1 目前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1施工过程的技术问题

由于市政工程的施工特殊性,大多数的市政公用工程并不能够全封闭施工作业,从而导致与施工无关人员以及车辆进入施工现场,更进一步造成了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作业面的狭窄,还有就是市政公用工程主要涉及到排水管道、电力管道、通信管道、国防管道、燃气管道、自来水管道、热力管道等各种管道纵横交错相互影响的情况,这样就会造成无论是道路施工还是管道施工作业面的局促化。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比较混乱,有很多情况下本应该使用机械的情况由于施工作业面不允许即系而进场,从而使得必须采用人工进行施工,可能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由于市政公用工程的作业面长度很长,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分段进行施工,不同的施工段承包给不同的施工企业,但是在两家单位相互交接的位置就容易出现施工交接困难的情况。

1.2 建设市场规范化管理不完善

由于市政工程的缺乏规范化的管理,致使质量问题丛生。当前市政工程的施工方多数都是由当地主管建设的行政部门委托授权的部门或是单位;而其中一部分单位对其权利的滥用,对相关的规范置若罔闻;比如,基本的建筑程序和项目法人制的忽视,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以及合同管理制度的缺失。尤其是有些工程的正式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在开工多日后还迟迟没有签订;有些工程的相关证件也不齐全,诸如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工程质量许可证等证件往往是“先上车后补办”,进而导致了“三边工程”的出现。有些政府一味地追求业绩,在投资建设市政工程的过程中,急功近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

在市政工程招标阶段,投标企业市场竞争很激烈,有些施工质量不是很过硬的企业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进行投标,一旦低价中标的企业中标,那么施工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利润,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实行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给工程质量埋下很大的隐患。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不仅仅是城市发展的形象,更是关乎于老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还坏将会直接影响居民的切身利益。所以说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2 质量管理解决的对策

2.1 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完善施工现场制度

实践证明,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助于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因为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作为标准来参考,做到有章可循,以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在质量检查阶段,应该定期抽检,这样可以作为评判整体施工质量的依据,尤其是一些重要工序和关键部位的检查,这样的监管工作需要业主、监理、质检部来联合进行。需要制定相关的考核标准和内容,既可以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有无问题,还可以作为考核施工单位的依据,并进行适当的奖励,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果在抽检过程中,发现重大的质量问题,可以对施工单位进行惩处,尽快的弥补质量问题。

2.2 做好材料控制

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所需的材料、施工设备、以及配件都必须标明有正规的出厂合格证、出厂质量检验报告等相关文件,施工现场对这些材料进行使用时应该严格检查其规格、数量、进出场日期、经办人签名等相关材料的原件是否齐全。要保证高质量的建设就应该杜绝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施工设备及相关配件进入施工现场。

2.3 施工技术控制

在一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对施工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相应的监督和控制,并且对重点施工技术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例如:排水管道防水渗漏、后期的养护技术等方面。

(1)排水管道防水渗漏技术。该项技术主要是管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处理,并且在其表面做好相应的防腐蚀等保护层,避免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漏水和渗水的现象的发生,影响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质量。

(2)后期养护技术。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结束以后,若是没有良好的养护技术也是无用的。因此,在施工结束以后,应当定期对其工程进行相应的维护,对于裂缝的现象,可以条带罩面的形式,进行相应的补缝工作。但是,在补缝之前应当进行全面的清理工作,这样可以提升补缝的密实度,以此保证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质量,延长了该项工程的使用寿命。

2.4 提升施工作业队伍人员的综合素养

作为施工单位:①需要定期对现场施工人员展开培训,并进行定期的考核评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②在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素养的同时,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让施工质量控制的思想深入人心,从思想和观念上重视起来。③逐渐培养施工人员的责任心,要抓工程的质量,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施工。④由于施工过程中不同的环节需要不同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开设不同培训内容,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技术,从而保障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

3 结语

市政公用工程,包括最常见的道路建设施工和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都是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质量的形成,必然是工程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质量活动的结果,是城市市政公用工程产品使用价值的集中表现。只有满足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施工质量要求的市政公用工程,才具有供城市市民们安心使用的价值,并取得市政投资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仕雍.试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与装饰,2016(6).

[2]杨国明.试论如何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J].科技经济导刊,2017(17).

[3]吴日飞.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科学加强措施[J].低碳地产,2016(19).

[4]周啸.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2).

论文作者:董海燕,原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试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论文_董海燕,原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