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_陆祖强

谈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_陆祖强

(荔浦市蒲芦瑶族乡甲板小学,546605)

摘要:小学体育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小学体育是我国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学科,体育教育在父母眼里没有价值,所以很容易忽略学生的运动,但是对于学生,体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势在必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十分重要,这有助于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学生兴趣;培养

1、前言

体育教学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培养小学生的体育意识,引导小学生在学习之余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和家长要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教学条件,让小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并不断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实现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同步发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2、正确认识培养体育兴趣对终身体育的意义

学校体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而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必要前提。在体育学习中,体育兴趣是学生力求积极认识和有限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影响体育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持久性的主要心理动因。200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培养和保持体育兴趣,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培养体育兴趣的目标,在不同学龄段应该有不同的分解目标、任务。围绕培养体育兴趣主要目标,还应有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分功能和分目标。体育兴趣对终身体育的意义是,学生将来走出学校进入社会后,仍然凭借自己在学校形成的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而能继续自我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改善自己的健康。这里要特别强调“在学生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时”,因此体育兴趣的培养应该是一种终极目标,应该分阶段、分目标来实现,而不能在每一阶段都把体育兴趣作为主目标。小学和中学的体育目标是不同的,但都是为了实现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后拥有的体育兴趣、体育习惯,即小学的体育目标应该为中学的体育目标服务,中学的体育目标应该为大学的体育目标服务,经过层层递进,最终确立体育兴趣、体育习惯,使学生毕业进入社会时能够开始终身体育锻炼。在培养体育兴趣过程中,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尤其要重视运动技能的学习,它将为中学阶段的体育学习和体育兴趣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我几乎承担了全校以及全乡的体育竞技代表队的教练任务,与各种运动员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刻苦训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1年至今指导的蒲芦瑶族乡小学女子篮球队在荔浦市中小学篮球运动会中年年获奖,其中获得了全县两次第一名,三次第二名,一次第四名,一次第五名,一次第七名的优异成绩;指导的男队2016年获全县乙组第一名,2017年获全县甲组第二名,2018年获全县第四名;带领的乡足球队2016获全县第六名,2017年获第五名,2018年获第三名;指导的乒乓球男队参加去年荔浦市第一届中小学生乒乓球大赛获得小学高年级组团体冠军;2010年至今指导的乡田径运动队在荔浦县市小学田径运动会中获得了两次总积分全市第二名,一次第四名,两次第六名的好成绩。在这几年的小学毕业会考体育测试中,我所任教的班级每次考试都能达到优秀的档次,平均分在全市名列前茅。从而让一个体育成绩较落后的乡镇一举跨进体育先进乡镇的行列,得到了领导、群众的一致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生对体育课程浓厚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对策

3.1组建兴趣小组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作为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可以共同学习,相互影响,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为了满足小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体育教师要让体育活动变得多样化,将相关的艺术融入在实际教学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例如:将街舞与篮球进行结合,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勇往直前,积极战胜各种挑战。此外,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性,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与志趣相投的同学进行交流,进而产生浓厚的体育热情。

3.2丰富体育游戏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应用游戏教学法,不仅符合学生的性格化需求,也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对体育的认知。即使是平常不经常运动的学生,也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体育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应该设计不同种类的游戏活动,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开展游戏教学前,教师应该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教学活动的可行性。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检查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下每个学生的运动情况,以此为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3.3创设教学情境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开展的教学活动很多。不同的学生具体不同个性,有的学生爱好球类运,而有的学生倾向于跑步、游泳等。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为学生建立有效的教学情境,在良好的情境中,让学生体验体育快乐。另外,对教学情境进行构建时,通过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很大的学习压力,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3.4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的主动教学和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为主。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导致小学生普遍对体育课堂缺乏兴趣。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转变自身的角色,认识到小学生才是体育课堂的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真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引导,提高整体课堂教学水平。

3.5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教学气氛对课堂效果的影响很大。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和疏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注重师生关系形式的多样化,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整体体育教学效果。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兴趣。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通过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来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4、结语

总之,小学体育教学是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过程,可以为终身健康奠定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身体机能的后天基础。小学体育教学应该重点提倡“有乐趣,充实的教学”,具体说就是体育教学要注意运动的乐趣,但更强调在技能和体能方面要有质和量的保障。合理的身体练习负荷,无疑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运动素质和身体机能,从而为中学体育学习和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桂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J]中华少年,2017(06):222

[2]孙云云.对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11):99

[3]李丽金.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初探[J].学周刊,2015(24):209.

论文作者:陆祖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谈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论文_陆祖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