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图书馆的概念及发展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G250
CLASS NUMBER G250
图书馆将走向何处?对此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设想。从70年代末兰开斯特(F.W.Lancaster)对无纸情报系统和电子时代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愿望,到今天人们广泛谈论和研究的“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逐渐地,人们似乎形成这样的认识:传统图书馆将很快被取代,图书馆将无须建新的建筑,无须购买印刷型的图书和期刊,甚至无须图书经费的投入,只要有Internet和数字图书馆(本文指纯粹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用户的一切信息需求都可得到彻底的解决。事实果真如此吗?仅从图书馆发展的演进过程和现实基础来看,认为数字图书馆完全代替传统图书馆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因此,对图书馆未来走向的探讨必须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
1 复合图书馆的概念
从90年代中期英、美开始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以来,数字图书馆的轮廓日渐明晰,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非技术因素正在严重制约数字图书馆的进程,如经费问题、版权问题、安全性问题、效益问题、用户习惯问题,等等。但同时,数字图书馆的缺点也正是传统图书馆的优势。有鉴于此,国外图书馆界提出了“复合图书馆”(hybrid library)的概念,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并在许多国家产生积极的反响。
“复合图书馆”是在近几年才在图书情报专业词汇中出现的。英国的图书馆专家苏顿(S.Sutton)最早使用“复合图书馆”一词。1996年,他在一篇题为“未来的服务模式与功能的融合:作为技术人员、著作者和咨询员的参考馆员”的文章中,将图书馆分成连续发展的四种形态: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复合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在苏顿的“复合图书馆”设想中,印刷型与数字化信息之间的平衡越来越倚重数字型。他认为在复合图书馆中可以实现传统馆藏与数字馆藏并存,而且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的服务器或网关自由访问跨地域的分布式数字化资源[1]。
苏顿提出“复合图书馆”的概念后,立即得到英国电子图书馆计划主任路斯布里奇(Chris Rusbridge)的赞赏。他在1996年11月修改了提交给电子图书馆发展计划工作小组的文件,采纳了“复合图书馆”的提法,并把这一概念介绍给广大的图书馆界,使这一术语得到推广。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隶属英国高等教育资金委员会)在其《通报》(1997年第3期)中正式使用了这一概念。
国外的同行认识到,有关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最重要问题是必须对图书馆业已存在的非数字化信息作出决策。由于许多机构现在拥有与传统图书馆共存的数字图书馆成分,因此,它既不是纯数字的,也不是纯传统的。这样的图书馆就叫做“复合图书馆”,也有的称“门户图书馆”(gateway library)。穆里(R.Murray)发表的题为“世纪挑战——走向复合图书馆”的报告中,将复合图书馆定义为“在一个机构框架内,不依赖存放地点、载体形式和管理范畴,以集成的和因地制宜的方式提供对广泛的信息服务的利用的一种管理环境”[2]。路斯布里奇提出:“复合图书馆旨在将各种各样的技术引入图书馆,并探索在电子和印刷的双重环境下将系统和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3]。平菲尔兹(Stephen Pinfields)等人则认为: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之间的连续体,在这个连续体中,既提供对电子信息资源也提供对印刷型信息资源的利用[4]。不久前,台湾的顾敏先生将这个概念引介给国内,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5]。简单地说,复合图书馆就是将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信息用户在电子和印刷型资源并存的复合环境下查询信息。
西方学术界对数字图书馆的态度正从狂热到冷静。因为人们发现,技术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兰开斯特曾被认为是“图书馆消亡论”的代表人物。但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他“一改大胆放言的作风而变得谨慎起来”[6]。在最近的一篇题为“关于无纸社会的再思考”一文中,他说自己曾认为“从以纸为载体过渡到以电子为载体的交流令人神往。然而随着过渡的实际进行,我对其发展和意义则变得不再热情满怀,并且在过去的几年甚至变得彻底敌视”。他认为当前技术最严重的后果是非人性化趋向[7]。
尽管“复合图书馆”的概念出现较晚,但人们较早就认识到,只重视某一种载体是一个错误,因为信息存在于各种载体形式之中。德姆普斯(L.Dempsey)在一篇很有见地的文章中提出,作为建筑物和收藏地的图书馆是需要的,并论述了图书馆管理数字化信息空间的各种方式。他的结论是图书馆必须成为围绕物理场所和数字化信息空间进行组织的服务机构,因为图书馆作为信息集散地的作用仍将十分重要[8]。根据奥普恩姆(Charles Oppenheim)和史密林(Daniel Smithson)对多位有关专家的访问,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清晰而稳定地进入到完全的数字图书馆似乎不可能发生,特别是当存在图书馆控制范围以外的因素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馆将逐步更多地数字化,尽管变化的速度无法预测。复合图书馆是从现在的基础上渐变的。也有人认为应当从“拓展”(expansion)的角度(认为复合图书馆是结合数字图书馆的优势而对传统图书馆功能的延伸)而不是从“演进”(evolution)的角度(认为复合图书馆只是图书馆从传统到数字化的一个过渡阶段)来认识复合图书馆[9]。数字图书馆成分用以拓展而不是取代传统图书馆。黄宗忠先生也对传统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并提出了“共存互补”的思想[10]。西方学者杨(P.H.Young)指出,未来的图书馆将不得不提供以各种形式存在的对用户最适用的信息,利用各种印刷、电子和光学手段,借助各种设备实现无缝隙存取[11]。这正是“复合图书馆”的思想基础。
2 我国复合图书馆发展构想
国外图书馆发展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复合图书馆”概念的提出,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我国图书馆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电子化、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将向电子资源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数字图书馆将是必然唯一的选择,复合图书馆将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它不是从传统图书馆到数字图书馆临时性的过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是图书馆存在的基本形态。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当前发展的逻辑延续,是图书馆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我们不仅仅是接受这样一种概念,更主要的是,应以复合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发展的定位。复合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一种发展形态,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
2.1 应当有明确的发展目标
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是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先决条件。之所以人们对数字图书馆提出种种疑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数字图书馆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复合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就是通过建立起将各种可用资源组织起来的结构环境,致力于充分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实现无缝存取(seamlessaccess)。在这一方面,英国有一些复合图书馆的成功尝试,例如Agora[12]、BUILDER[13]、HEADLINE[14]、HYLIFE[15]、MALIBU[16]等。
尽管复合图书馆强调电子资源的存取,但电子资源不会取代一切。只要有出版商出版印刷型书刊,只要用户有阅读印刷文字的需要,图书馆就得收藏它们,但必须改进查询手段。有证据表明,如果改进检索指南和工具,传统资源也会得到有效利用。因此,对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建立起友好、完整、顺畅的用户导航和查询界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只会造成信息更大规模的爆炸。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用户迫切需要信息的质量过滤。用兰开斯特的话说就是“将小麦从麦壳中分离出来”[17],从而保证用户真正得到最好的信息服务。因此,更有效的信息组织将变得十分重要。在英、美等国,信息门户(information gateways)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例如SOSIG(社会科学信息门户)[18],EEVL(基于工程学科的信息用户)[19],提供对经图书馆工作人员遴选和按学科组织的因特网资源的利用。
2.2 要注重成本效益
图书馆一直面临着经费的压力,我国的图书馆尤其如此。国外的研究表明,电子资源的成本并不一定比印刷资源的成本低。在复合图书馆中,我们既要保持对传统印刷资源的必要订购,又要在电子资源的获取上保证相当的投入,必然加剧图书馆的财政负担。为此,我们应树立成本效益的观点,科学地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关注复合图书馆面临的多种资源成本效益,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考虑。
第一,如果图书馆获得电子版是否还应保留这些资源的印刷版。对于一些类型的文献资料而言(如历史),印刷型仍将在未来占据主体的地位,有许多资料将只以印刷形式存在。但随着电子出版物的增多,图书馆收藏电子资源的比例也将上升,而且可能有相当数量的资料将以电子和印刷两种形式出版。另外,随着网络的拓展普及,传统检索刊物(如CA、BA等)的电子版、网络版因其良好的易用性,大有取代印刷版之势。更有一些新近出现的没有相应印刷版的网络数据库(如Elsevier Science公司出版的包括1100余种高品位学术期刊的Elsevier全文数据库)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也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图书馆传统的采访政策必须作相应的调整,要在研究特定用户群需求和利用特点的基础上作出合理的决策。
第二,对网络资源的依赖程度。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信息资源的丰富,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转向使用因特网资源。但我们会同时发现,因特网上的资源越有价值,其使用的费用(通讯费、租用费等)就越高。如果用户抛开图书馆的印刷版文献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仅仅依赖网络获取信息,将在经济上不堪重负。
第三,寻求积极的资源共享之路。在国外复合图书馆的实践中,很少有单枪匹马、各自为战者,而是组织起来,形成图书馆联合体(consortium),例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图书馆联合体(CALIM)[20]。联合才有规模,才有优势,才有成本效益。
2.3 提高服务水平
复合图书馆同样需要完备的用户服务。然而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表明,人们似乎忽视了这个问题。斯隆(Bernie Sloan)指出:学术界对数字图书馆中人的交往(interaction)问题讨论很少。人们几乎得到这样的印象:物理图书馆的服务系统在数字图书馆环境下是不必要的和多余的。他建议:如果数字图书馆想真正有益,数字图书馆倡导者必须考虑人(用户和信息提供者)的作用。技术和信息资源本身不能构成有效的数字图书馆[21]。
在复合图书馆条件下,对图书馆服务的要求是:①建立完备的服务系统,提供充分的、个性化的服务。用户的任何需求,都能最大限度地在这个系统中得到满足。②在设计复合图书馆系统时,要以用户而不是技术为龙头,要以服务而不是资源为导向。③对用户的服务应尽可能是“透明”的:界面友好,易于使用;少些障碍,多份热情;方便快捷,满意率高。
围绕着用户的需求,设计复合图书馆的服务,就必须更多地了解用户,懂得用户的信息利用行为,增强公共服务道德的意识,掌握用户服务的技能。图书馆的好坏,也将以服务于用户的好坏来判定。
2.4 优化人员配置
在复合图书馆中,由于技术的广泛渗透,往往导致工作人员的重新组织,但图书馆员作为中介者的角色不会改变。资源(传统的和电子的)选择将变得很重要,熟悉各种各样的媒体,懂得整个系统。网络资源编目的地位将增强,因为用户要求得到更好的信息。熟悉各种信息源、拥有学科专长的参考馆员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正是各类图书馆员的协同配合,才架起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密切联系的桥梁。
对专业人员的要求也是复合型的,即每一个复合图书馆的信息人员都需要是复合型人才,具备传统图书馆员的技能和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信息服务的技能,为用户创造最佳的信息空间。此外,信息人员还需要具备“促销”技能,善于把本馆拥有的和本馆不拥有的,但对用户有用的信息介绍出去,推广开来。
关于未来图书馆员应具备的技能,目前仍存在多种提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图书馆杂志》“数字图书馆”专栏作者特南特(Roy Ternant)提出的创建和管理数字图书馆馆藏和服务的9项技能:镜像技术、光学字符识别、标识语言、编目和元数据、标引和数据库技术、用户界面设计、程序编制、网络技术、项目管理[22]。在复合图书馆中,这些技能同样是图书馆员的核心技能。
2.5 加强管理
建设复合图书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对管理的要求是很高的。管理复合图书馆必须明确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制定出科学详尽的发展规划和发展策略。其中包括对传统图书馆的改造,改革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同时积极寻求将现代技术手段运用进来,不断追求服务的创新和图书馆服务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复合图书馆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十分重要,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复合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在这一方面,苏格兰国家图书馆建设复合图书馆的经验值得借鉴[23]。
(来稿时间:200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