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探讨论文_刘光蓓

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探讨论文_刘光蓓

韶关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广东 韶关 512000

摘要:结合多年从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实践经验,通过结合监督机制的创新与完善,从而构建满足建设工程开展的制度管理模式和方法,通过对基层管理实际状况进行融入,从而实现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的最佳效果。本文拟从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活动开展的相关思考入手,结合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创新思路分析,从而探究新时期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的具体措施思考。

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分析;思考探讨

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开展不断成熟,如今在整个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内都实现了依法管理与监督的系统性融合。结合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制定和实施,当前整个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机制已经成型。

1、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活动开展的相关思考

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加强监督责任感。作为政府监督机构,要对在建工程项目的质量状况进行执法检查,从而及时全面掌握本地区的工程质量。同时,还要引导区域内各责任主体形成必要的工程质量意识,通过强化工程质量监督,从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此外,还要认真检查整个建筑工程活动中,强制性标准的实际实施状况,定期对建筑工程单位的质量情况进行排比,树立先进,处罚劣质施工企业。

当然,做好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活动,还要对执法监督人员的工作质量给与标准化把控。通过将监督工程开展效果,以及整体监督工作开展好坏,从而提升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水平。对于监督站自身来说,也要构建良好的管理机制和方法,要尽可能简化工作程序,并且制定高效、科学化的管理办法,从而形成透明、清晰的工作环境,在确保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人员认真、积极工作的同时,为其高效开展监督工作营造良好的环境与范围。对于质量监督站来说,想要创新监督工作机制,就需要构建良好的质量监督环境,通过开展座谈会、宣导等各种方式,互相沟通、相互理解,从而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各项作用。

2、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创新思路分析

结合建筑工程活动开展的新形势,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构建全新模式,需要从管理理念创新优化入手,通过革新管理方法,从而激发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取得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最佳效果。

2.1 内塑管理机制,完善机制建设,提升管理实效

要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分类,比如装修监督科、监督督查科等科室。各个监督科室要针对自身分管工程项目进行巡回监督,从而确保质监站每一位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开展监督工作。当然,在施工活动开展时,要尽可能实施集体执法检查,坚决落实集体检查机制,既做到工作执法、同时也能做到公正执法。针对监督检查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性评定,当工程主体完工后,通过开展日常监督分数来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评价,通过实施量化考核,从而使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能够程序化、规范化开展。结合工程质量监督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实施监督责任追究机制,任何人主管的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按照问题情节的轻重,追究相关责任。在整个机制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结合实际应用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质量监督模式,在充分发挥公共属性的基础上,做好质量监督工作。

2.2 健全质量监督工作总结、完善日志与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

质量监督机构要结合自身寻找到的质量问题,进行系统化的信息通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的方案,以及实施状况等,统一以日志和档案的形式进行整理存档,并且有专人负责监管,结合工程活动开展状况,进行分类整理和归档,并对其中内容进行整理统计,通过定期填写监督信息,进而对质量监督工作形成全面有效总结。当然,要做好质量监督的总结工作,尤其是针对整个质量监督工作的实际状况,寻找问题和不足,并制定切合实际的方案及措施。通过细化总结,从而对进一步开展建筑质量监督工作形成有效帮助和支撑。

2.3 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实施细节,提升监督效率与工程质量

想要实现质量监督工作的最佳效果,需要做好整个质量监督的动态管理工作,改变传统的质量控制点检查机制,实施不定时随机抽查的质量监督工作。通过将质量行为检查与实体质量监督相结合,由传统的静态管理变革为动态的质量监督,从而提升质量监督工作的实效性。此外,要创新质量监督机制的各项细节要素,实施全新的分级化管理机制,通过对监督的工程项目进行等级质量评定,结合工程质量的分级化状况,制定相应意见。告知参建方自身工程质量监督要求,通过制定完善的工程质量标准和细节,从而提升工程质量监督的实效性。要结合参建方自身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机制。

2.4 完善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强化工程质量问题的检查与治理体系

要创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尽可能提升质量监督的覆盖面,将质量把控纳入到整个质量监督体系中,从而避免出现监督盲区。针对工程验收,采取随机随时的方法,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公正、有效开展。结合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活动开展要求,要做好施工过程质量监督活动的检查力度,以往在开展工程质量监督活动时,其并不能彻底有效解决存在的质量问题,甚至还会对质监站工作开展带来相应影响。

3、新时期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的具体措施思考

对于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活动开展来说,质监站应该承担的责任是宏观把控责任,因此应该使用抽查、巡查等一系列方法对自身管理范围内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情况进行监督,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管理制度,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合理引导和规范建筑工程项目中各单位的行为,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从而发挥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作用。

当然,在整个监督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将实物监督与行为监督相结合。尤其是在开展工程项目质量的日常监督活动时,要实施全范围覆盖的监督机制,结合具体的检查活动,从而提升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实际效果。实现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因此,要变革传统的质量监督流程,实施过程监督与竣工验收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机制。要结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活动开展要求,完善工程质量的监督专项检查与治理,从而提升整个工程质量的施工水平。

不仅如此,对于质量监督的活动开展来说,要注重对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进行有效培养,尤其是在培养其专业素质的同时,提升其业务能力。必须将质量监督活动与从业人员素质培养整体性结合起来。通过转变思想理念,尊重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活动的实质性开展,通过丰富管理机制,创新管理元素,引导工作人员转变自身思想观念,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果,从而实现整个工程质量监督的最佳效果。

4、结语

随着当前建筑工程活动开展日益体系化,传统的“基础+主体+竣工”的三步到位等级审核机制和巡回抽查相融入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具体应用需求,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创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就极为必要。对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来说,其需要从政府公共行为视角来具体看待。结合监督机制的创新与完善,从而实现对工程项目质量的有效把控。

参考文献

[1]朱春莲.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J].企业技术开发,2014,(17):216-219.

[2]陈雪梅.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措施分析[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5,(18):170-172.

[3]李春苗.探讨建筑安全监督工作的强化创新方式[J].企业技术开发,2016,(11):232-236.

论文作者:刘光蓓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0

标签:;  ;  ;  ;  ;  ;  ;  ;  

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探讨论文_刘光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