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命脉,资金是血液,资金管理对企业的运营成长至关重要,资金是企业是否能时序发展经营的源泉,一定要保证企业资金的可用量,资金周转期与资金的供应上,应收账款与库存量的占用资金,管理模式面临改革与创新,传统资金管理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所以改变国有资金管理是当前国有企业财务部门一项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1目前国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国有企业资金管理不够集中
大多国有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中存在的首要问题是资金管理没有严格集中的管理制度,使资金处于分散、沉淀、闲置的状态,使资金没办法统一集中起来,降低资金的利用率和周转率。在企业有需要用钱时,由于资金不集中,分散到各个环节,有时被迫使用金融工具:贷款或融资。增加了资金资本成本,显现了企业资金管理的无奈,使企业整体资金风险难以控制。
1.2资金管控不严
国有企业大都是以法人治理为结构,由此产生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窘境,法人权力过于集中,形成一言堂,财务管理无用武之地,资金的投资、使用很随意,领导在做决定时不与相关部门商量、研究,做实地调查。领导决定了下面就附和,无人敢发表反对意见。报销也很随意,只要领导签字就必须出钱,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
1.3国有企业在资金管理制度上不够全面、严瑾
大多数国有企业都制定适合自身企业发展规模需要的资金管理制度,但涉及到的方面并不全面、内容也比较简单,跟企业自身的业务背道而行。例如,国有企业对外投资,但该战略的可行性并未在相关制度规范中反映,战略的收益,资金来源,使用情况,资金回收期,都未做阐明。这样就会导致资金紧张,资金占用也没有具体指导原则,有时被迫向外融资,增加企业成本,严重时导致企业风险难以控制。
1.4国有企业在资金管理上存在严重的漏洞现象
资金管理方面最主要的漏洞是企业在资金使用上弄虚作假,上下舞蔽,私设小金库,把闲置资金挪用,进行对外投资,给企业造成不良的后果。国有企业在资金管理上是一个重灾区,尽管当前舞弊现象已经得到了控制,但串通舞弊事件依然存在。例如,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虚假交易,企业与银行之间利用法律漏洞进行虚假货款。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给企业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
1.5资金管理风险意识淡薄
宏观环境具有复杂性和政策的多变性的特点,而企业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些风险,仍执行原有的资金管理制度,无法快速有效地应对多变的环境,这将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外部风险。企业在投融资管理上过于随意,没有进行客观的调研和科学的论证,重大的投融资项目没有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后作出决策。一旦产生筹资成本过高或是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往往给企业带来更大的风险。
2加强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
2.1补足资本金、加大现金流,增强资本功能
存在资本金长期不到位的国有企业应如实向上级主管单位反映企业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以及企业因资本金不足存在的法律风险和经营风险。同时也要在提升基础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上下功夫,提高企业自身的盈利水平和留存收益的水平,以满足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需要。除以上措施外,企业应在符合政策法规和市场规范的条件下,通过引进合格战略投资者受让部分政府出资额或以增资方式增加资本金,缓解现金流压力;在确保资本金按期到位的前提下,企业除运用间接融资方式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外,具备条件的可以提早准备增信、评级工作,主动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通过发行公司债、中长期票据等融资产品来解决企业扩张和发展的急需资金,通过直接融资方式打牢企业的资本结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资金计划管理和日常监督管理
对于部分企业内部资金使用不规范等突出问题,首先要在完善制度建设和强化预算执行上下功夫,在制度上确保资金管理规范性;其次在资金计划、资金申请和使用等方面统一规划、逐项审批、严格审查,在执行层面上有流程、有依据;最后对资金监管不到位、超计划投资等现象建立监督考核机制,严肃财经纪律。一是要加强内部领导,高度重视资金管理流程和使用效率。统筹协调各方力度,提高投资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和监督等方面一致性;二是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从规范预算上作出明确的要求,以推进资金预算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杜绝超预算投资,及时评价投资效率;三是建立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的稽核机制。包括项目概算申报、工程进度明细、工程监理报告、项目法律监督报告等内外部专业机构鉴证报告,对各环节都要作出科学的决策和分析,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切实提升内外部管理水平,杜绝虚假事件,有效避免挪用情况的发生。
2.3强化业务指导,提高结算效率
国有企业多在职能管控上下功夫,通过财务集团管控的方式,在外派财务负责人,财务人员定期轮岗、强化财务培训等方面强化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建立和完善财务工作手册等规范化流程,指导和引导部分企业提高银行结算工具的多样化,通过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具敞口票据,解决资金沉淀成本和资金短缺的压力。
2.4提高融资能力,减少融资成本
集团的所属企业在区域上和在自身规模和经营能力等方面都有所差异,客观上直接影响融资规模。但国有集团公司可以辅导和培训所属企业在加大使用传统融资工具,使企业资金保持正常的水平。同时鼓励和激励所属企业拓展多种融资渠道,打破企业间发展不平衡而影响集团的整体发展。促进提高对内向外的融资能力,减少了融资成本。
2.5实施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提高资金的整合能力
为解决多级法人模式下存在的资金分散、流动性差和不容易掌控的现状,各商业银行开发的资金管理产品和商业软件公司开发的资金管理产品日益满足了企业对资金管理的需要。通过跨银行的统一平台实现多级单位、多家银行资金和账户的高度集中,对票据的统一调配等辅助功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风险,加强全面预算的执行和监督,提高整个集团的资金实力。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相对分散、资金调拨不及时等问题,利用互联网金融实现资金归集、使用的统一性和可控性,对国有企业集团化管控来说,也是不可缺少的方式,在全面分析、科学决策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网络安全的投入,通过资金管理系统有效帮助企业实现专业化管理,提升整体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6树立资金风险管理意识,加强企业投融资管理
国内外市场复杂多变,国家经济政策也日益更新,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应当保持高度的关注,增强对外部环境的预见性,合理预判各种经济现象的变动趋势,进而决定资金的需求和投放。树立现代的资金风险管理意识,应通过讲座、视频等多方式对全体员工进行资金风险管理意识培训,尤其是管理层人员应加强风险管理意识,从而促进管理层掌握现代资金管理技能,合理安排资金,减少由于外部环境、政策法规等影响因素而带来的资金风险。为了更好地抵御企业资金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除了树立风险管理的观念之外,建立和完善资金风险管控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3结束语
总之,现在企业正在朝着国际化发展,传统老牌国有企业,已走到不得不转型升级的地步,只有正视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资金问题,摒弃传统资金管理理念,引入现代企业资金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资金管理机制,以理念转变为突破口,以资金管理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载体,推动企业协同效应的良好发展,才能使企业更好、更稳、更健康地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林力维.国有企业提升资金管理率的策略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5(22).
[2]张小冬.浅析国有企业资金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7(36).
[3]杨士伟.提高国有企业资金管理效率的方法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1).
论文作者:才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资金论文; 企业论文; 资金管理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风险论文; 融资论文; 资本金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