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渡时期理论在中国的变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文,中国论文,理论论文,过渡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3)03-0052-07
马克思主义的过渡时期理论,曾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过重要的作用。中国革命胜 利后,中国共产党以过渡时期理论为指导,实现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 过渡。后来,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党对过渡时期理论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 和误解,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建设上的“左”倾与政治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可以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近30年的发展史,与中国共产党对过渡时期理论的认识紧密关 联。因此,仔细考察过渡时期理论在中国的影响和发生变异的全过程,对深化党史和国 史研究大有裨益。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过渡时期问题有过许多重要的论述,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克思在 《哥达纲领批判》中所说的一段话:“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 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 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1](p21)马克思同时指出,这里所说的共产 主义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1](p12)。今天,我们通常将其称为社会主义 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还强调,各国共产主义者必须认识到,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 何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将取决于“夺取政权时的情况,取决于这件事发生的时机和 取决于达到这个目的的方式。”[2](p328)不同的国家在过渡时期将经历不同的社会和 政治发展阶段。这些思想,对于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怎样走向社会主义,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十月革命胜利后,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是俄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实践性课题。列宁认为, 俄国已进入马克思所说的过渡时期,他将这个过渡时期称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 过渡时期。”[3](p857)他具体阐述了下述重要思想:
第一,“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笔者)是一 整个历史时代。只要这个时代没有结束,剥削者就必然存在着复辟希望,并把这种希望 变为复辟行动。”[3](p640)“我们的任务是要战胜资本家的一切反抗,不仅是军事上 和政治上的反抗,而且是最深刻、最强烈的思想上的反抗。”[4](p369)因此,必须坚 持无产阶级专政。
第二,过渡时期在经济上是“既有资本主义的也有社会主义的成分、部分和因素。” 俄国现有各种社会经济结构的成分有:(1)宗法式的自然经济;(2)小商品生产;(3)私 人资本主义;(4)国家资本主义;(5)社会主义[3](p540—541)。因此,“这个过渡时期 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4](p84)
第三,在过渡时期,“无产阶级的目的是建成社会主义,消灭社会的阶级划分,使社 会全体成员成为劳动者,消灭一切人剥削人的制度的基础。这个目的不是一下子可以实 现的。”[3](p857)“由于历史进程的曲折而不得不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个国家愈落 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3](p454)过渡时期也是 相当长的。
列宁的上述思想,不但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过渡时期理论,而且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后的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斯大林坚持了马列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并提出了自己关于这个问题的新见解。
第一,关于“进入社会主义”。1930年7月2日,斯大林在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的政治报告的结论中指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期通常叫做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 渡时期。”[5](p6)但是他又认为,目前的过渡时期同列宁所阐述的过渡时期“是彼此 根本不同的,是有天壤之别的。”[5](p7)这主要是因为,列宁时期的五种经济成分中 ,有几种已经衰老,快要灭亡了,而社会主义经济却在空前迅速地增长和发展起来,并 “掌握着整个国民经济中一切经济杠杆。”这样,虽然苏联离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还很远 ,但“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期”[5](p7)。根据“社会主义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 势”的事实,斯大林在过渡时期的终点即建成社会主义之前设置了一个“进入社会主义 时期”,这是此前马克思和列宁都没有过的新看法。
第二,关于“建成社会主义”,斯大林明确指出,过渡时期是指从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到建成社会主义。他提出了建成社会主义的依据: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消灭了私 有制;形成两种形式的公有制。1936年,斯大林正式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以 后的任务是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并从社会主义逐渐过渡到共产主义。
如上,我们叙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的主要观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 于过渡时期的下限,马克思讲的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列宁首次把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同时把建成社会主义作为过渡时期的目的。前已提及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愈不发达,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时间就愈长。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时期,俄国曾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列宁后来公开承认“犯了错 误”,对俄国这样的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艰巨性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与列宁一样, 斯大林也把建成社会主义作为过渡时期的终点。但是,从斯大林提出的建成社会主义的 标准看,这个社会主义同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相比,在质量上已有了很大的 差异。可以说,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根据苏联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长期艰苦的努 力,稳步地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而是靠行政手段实行大规模的经济改组与变革,建 成了一个低标准的社会主义。由于斯大林亲历了苏联整个的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时期,他自认为是过渡时期的成功的跨越者,他所构建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也很自然 地为各国共产党人所借重和仿效。
二
对于马列主义的过渡时期理论,中国的共产主义者早有所知。在五四和建党时期,他 们都阅读过《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等马列重要著作,并撰文介绍了其中的 过渡时期理论。施存统、邓中夏等在他们的文章中,都引述了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当时译作《哥达纲领批评》——笔者)中的几大段话,同时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实现共 产主义的顺序分为三期:“第一期,是革命的过渡期;第二期是共产主义底半熟期(这 就是普通所说的社会主义的时期);第三期,是共产主义底完成期”[6]。关于“革命的 过渡期”的主要任务,施存统归纳了三条,即:“把一切生产机关收归国有”;“征服 有产阶级并消灭一切阶段”;“整理生产事业并发展生产力”[6]。并指出:“俄罗斯 同志现在所做的,就是这第一期的事业。这第一期,是由资本主义进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时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革命的时期。这个时期经过的长短,我看要以各国底经济 发达状况和人民智识程度如何而定的。在俄国、中国这些产业幼稚,人民无智识的国家 ,过渡时期要比别国多一些时日也未可知。”[6]据笔者识见所及,这当是中国共产主 义者最早对过渡时期问题发表的正确见解。
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如何实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 会进到社会主义社会”[7](p1476)的问题有过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 思想,这些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在中国共产 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 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曾对过渡时期问题发表过许多重要的见解。这些见解前后并不是一 贯的,而且与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的原意相比,也有了很大的不同。
1.提出“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恢复国 民经济的任务即将完成时,党就开始考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了。党提出了过 渡时期总路线,以作为整个过渡时期“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8](p701)这条总 路线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规定了过渡时期的时空范围。总路线规定,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对此,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制发,经过中共中央批准 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说得更明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到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时期。” [8](p695)1954年9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指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社会主义社会建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9](p520)这就同苏联一样,社会主义建 成,过渡时期也就结束了。那么,如何才能建成社会主义?换言之,过渡时期何时结束? 对于这一点,过渡时期总路线讲的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央宣传部的《宣传提 纲》明确指出“大约需要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就是大约十五年左右的时间(从一九五三 年算起,到一九六七年基本上完成,加上经济恢复时期的三年,则为十八年,这十八年 中已经过去了四年),那时中国就可以基本上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8] (p701)党对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这个时间预测,与苏联当年所花的时间基本相同。
第二,规定了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这就是:(1)“充分地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并且把现 有的非社会主义工业变为社会主义工业,使我国由工业不发达的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工业 发达的先进的工业国,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起决定作用的领导 力量。”[8](p701)(2)“扩大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合作社社员的集体所有制,把农 民和手工业者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人所有制改造为合作社社员的集体所有制,把以剥 削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改造为全民所有制。”[8](p701) 使社会主义经济基本上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党对过渡时期总任务的规定,与斯大 林提出的苏联过渡时期的任务也是基本一致的,它实际上是党最早确立的建成社会主义 的标准。
这里有必要提及周恩来对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几个“基本上”的解释。他说:“在过渡 时期,对国家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还只是基 本上实现,而不是完全实现;只要是基本上实现了,过渡时期就算结束了。”[8](p349 )可见,“基本上”实现,是说还“不是完全实现”。总路线规定的总任务基本完成之 日,也就是过渡时期结束之时。
综上所述,马列主义的过渡时期理论和苏联过渡时期的经验对中共的影响是显而易见 的。一方面,马列主义的过渡时期理论为中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提供 了理论指导;另一方面,苏联的经验成为中国过渡时期的现实榜样。正如中宣部《宣传 提纲》所说:“中国共产党正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时期的理论,依照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我们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路线、方法和步 骤的”[8](p698)。毛泽东后来也指出:“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经验,鼓舞着 我国人民,它使得我国人民对于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充满了信心”。“苏联所走过的这 一条道路,正是我们的榜样。”[10](p248,252)
2.提出中国处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955年9月25日,毛泽东在《 怎样办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书的序言中,将原来过渡时期的提法改为“从资本主义到社 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1](p218)。此后一段时间,这个提法被广泛使用,以往的老提法 倒极为鲜见了。
与党最初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相比,毛泽东的新提法只是将过渡时期的起点由“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成了“资本主义”,而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完成任务的 时间、目标都未改变。党继续强调用3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完成“ 三大改造”,以在中国建成社会主义。
然而,到了1956年9月中共八大上,党宣布“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时 ,工业化的目标并未实现。于是,党认为,“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 立起来了”,但并未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并未结束。党中央提出,继续按照过 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在3个五年计划或更多一点时间里,完成国家的工业化;而在第 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除个别地区外,全部完成私有经济残余部分的社会主义改造[12](p 43)。1957年7月,毛泽东再次提出用10至15年时间,在我国建立起现代化的工业基础和 现代化的农业基础,从根本上建成社会主义。这样,党仍然以建成社会主义作为结束过 渡时期的标志,过渡时期的时间也与原先的设想大致相当。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后,党中央领导人的头脑开始发热了。生产的虚假 “跃进”局面,使他们产生错觉,认为“在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期间,我国将提前建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 义国家,并创造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条件。”[13](p428)“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 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13](p450)我国甚至有可能比苏联“先过渡到共产主义 ”[14](p533)党提出了完成两个过渡的问题,即“我国农村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 有制”;“我国由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13](p601)。相应地毛泽东开始 把社会主义等同于过渡时期,他说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过渡时期 ”,“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的全民所有制。”[14](p513—514)党还把全面的全 民所有制作为建成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准[14](p504)。
可是,1959年8月,毛泽东在修改八届八中全会《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 义而斗争》的决议稿时,突然提出:“我国现在还处在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 期。”[15](p404)从决议的文本看,毛泽东的意图是很清楚的,他是借重申这一论断, 以为“阶级依然存在”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的依据。在他看来,“庐山出现的这一场斗 争,是一场阶级斗争,是过去十年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抗阶 级的生死斗争的继续”[15](p451)。
比照马列主义的过渡时期理论和苏联过渡时期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对过渡时期的认识 和实践已开始发生变异。党不但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从未宣布过渡时期结束,而且把 全面的全民所有制作为建成社会主义和结束过渡时期的标志,并开始把社会主义等同于 过渡时期。这样,过渡时期也相应地被拉长了。
3.提出“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以前,都是属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 渡时期”。1959年冬和1960年春,毛泽东在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对过渡 时期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他明确表示不赞成斯大林提出的以 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作为工业化和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认为我国1959年计 划完成后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但不能宣布实现了工业化和建成了社会主义。在他看来 ,“我们还有五亿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如果现在就宣布实现了工业化,不仅不能确切 地反映我国国民经济的实际状况,而且可能由此产生松劲情绪”[16](p125)。“在我们 这样的国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任务,建成社会主义不要讲得过早了”[16] (p116)可见,毛泽东对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和结束过渡时期的看法开始变得比较审慎了, 他的上述看法也是正确的。毛泽东还指出:“一切事物总是有‘边’的。事物的发展是 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不断地进行的,每一个阶段也是有‘边’的。不承认‘边’,就 是否认质变或部分质变。”[16](p108)因此,建成社会主义也有一个“边”。他认为: “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 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 ,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 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16](p116)。毛泽东根据社会物质产品、精神财富的发展状况和 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觉悟程度,把社会主义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 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产品、精神财富等因素的量的增 加和积累,会使社会主义发生部分质变或质变,进而发展到更高一级的阶段。一般说来 ,这是正确的。但是,建成社会主义的“边”在哪里?换言之,过渡时期的“边”又在 哪里?若按党中央此前对过渡时期理论的理解,中国在1956年只是进入了“不发达的社 会主义”阶段,只有到这个阶段结束,中国才算建成了社会主义,进入到“比较发达的 社会主义”阶段。从而也就结束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其实不然, 党又将过渡时期的终点推到了一个遥远的“边”际,即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到来之前。
1960年2月23日,也是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周恩来说:“我国十年的历 史证明,这个过渡要贯穿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整个时期,是一个比较长的过渡时期 ”[17](p1653)。1962年9月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指出:“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 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几十 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18](p653)。这段话中,“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的整个历史时期”其实是同义语。这两则材料里的“共产主义”,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政 治辞典中,一般地是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而不包括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 义。对此,1963年6月14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建议》中的 一段话是最好的诠释:“马克思和列宁都认为,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以前, 都是属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都是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无产阶级专政, 即无产阶级国家,在这个过渡时期中,要经历由建立、巩固、加强到逐渐消亡的辩证过 程”[19](p447—448)。距此一年后,在“九评”苏共中央公开信中,中共中央又重申 了这个看法,而且说得更明白:马克思和列宁所说的过渡时期,不是指从资本主义过渡 到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而是指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完全的共产主义”的时候,过渡到 消灭一切阶段差别和实现“无阶级社会”的时候,也就是过渡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时 候[20](p43)。这样,过渡时期被大大地拉长了,其下限延伸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到 来之前。
从中共中央关于过渡时期的前后几种不同的表述看,最初的提法是合乎马克思和列宁 的原意的。但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因而犯了与斯大林同样的错误。1956年,我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也是低水平的。后来 ,党把过渡时期的下限说成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表面上看,过渡时期成了一个相当长 的历史阶段。党同时强调对过渡时期作这样的理解,其正确性是不容置疑的,因为“马 克思和列宁都认为”是这样的。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马列主义过渡时期理 论了。身处迷阵而执迷不悟,把错误当真理,视正确为错误,悲剧即由此演成。“文化 大革命”爆发后,这种把社会主义历史阶段混同于过渡时期的观点,又被提升为党在整 个社会主义阶段的“基本路线”,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与实践也成了党的“基本理论 和基本实践”。
三
中共在运用马列主义过渡时期理论指导本国社会主义事业时,在理解和把握过渡时期 的内涵上,前后是很不相同的。由此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也发生了严重的影响。
马克思提出过渡时期理论时,是以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考察对象,说明这些国家的无 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必须经历一个过渡时期,以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剥削阶级和 剥削制度,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在马克思看来,这样的社会主义同被推翻的资 本主义相比,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显现了明显的优势。
如此看来,后来世界上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所有国家,此前其经济发展水平都大大不 如马克思所考察过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说明,这些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将比 较长,其过程也较复杂。列宁看到了这一点,他多次强调苏维埃俄国“还是在采取最初 步骤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4](p200)以后不 知道,也不可能知道,过渡到社会主义还要经过多少阶段。并认为,“俄国的特点使这 一过渡更加复杂,那些特点在大多数文明国家内是没有的。”[3](p480)列宁对俄国如 何实现社会主义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则意见,但因过早逝世而未能走完过渡时期的历程 。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事业,先“进入社会主义”后“建成社会主义”,宣布了过渡时 期的结束。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的榜样,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宣布进入社会主义 。然而,因为一直未建成社会主义,所以一直没有宣布结束过渡时期,并把过渡时期的 下限延伸到了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到来之前。
这样,我们就不能不面对一个基本的事实,马列主义的过渡时期理论是一个并未被社 会主义实践所完全证明的理论,包括在1936年就宣布建成了社会主义和结束了过渡时期 的苏联在内,世界上出现过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因为它们 在经济上并未取得相对于资本主义的明显优势。
由于对马列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的机械运用和对这一理论的错误理解,中国共产党在“ 进入社会主义”后,宣布中国继续处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而后又 宣布中国处在“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笔者)的过渡时期”,由此犯下了 经济和政治上的严重的“左”的错误。
1.在经济上,急于建成社会主义并过渡到共产主义。我们知道,在提出过渡时期总路 线之前,党内就存在着“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过急思想,毛泽东曾明确 指出“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是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的”[11](p19)。只有经过相当长 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在国家经济事业和文化事业大为兴盛了以后,在各种条件具 备了以后,在全国人民考虑成熟并在大家同意了以后,就可以从容地和妥善地走进社会 主义的新时期”[11](p27)。然而,当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基本完成时,他关于中国过渡 到社会主义问题的思考又显得操之过急。一方面,规定过渡时期的时间是15年,即到19 67年结束。中国革命胜利前,并不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比之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中国 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显低下。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曾指出:中国只有大约百分之十左 右的现代性的工业经济,还有大约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和手工业经济。 通过建国后3年的恢复,这种落后的经济格局并未根本改变。在此基础上,要用15年的 时间过渡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对总路线规定的两大任务,偏重私有 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忽视工业化的推进。毛泽东多次说过:“总路线就是逐步改变生 产关系”,“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工业化的基础和动力,在指 导思想上其实是“先公有化,后工业化”。到1956年,我们比原先预计的时间提前11年 ,完成了私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的目标自然没有同时实现。1957年春,毛泽 东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11](p 374)他认为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 矛盾。这就是说,我国只是有了社会主义之“名”,而无社会主义之“实”。换言之, 我国只是具备了社会主义的“形式要件”,而不具备社会主义的“实质要件”。要使社 会主义名实相符,就必须继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建成社会主义。这样,党未宣布过渡 时期结束有其正确的一面。然而,此前潜存在党内的急于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自19 58年开始,发展成急于建成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在承认“我国现在的生产力发 水平,毕竟还是很低的”的同时[13](p606),党对国家短期脱贫,人民迅速致富充满了 自信:既然我们可以在一个不长的时期里成功地破坏了一个旧世界,我们也一定能在一 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世界!我们甚至能远远超过欧美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写道:“我国的经济文化还很落后,但是正因为 这样,我国人民对于加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特别巨大。……人们看到,正是在 经济落后文化落后的中国,人民革命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过了欧美所有经济发达、 文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我们在建设的速度和规模方面不能同样远远地超过它 们呢?”[21]这种带极大盲目性的自信所引发的浮躁心理很快在全党弥漫开来,人们认 为不但社会主义可指日建成,连共产主义也“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面对党内 存在的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关系上的混乱思想以及经济建设上的错误,中央领导人 开始由热昏的浮躁转为较为冷静的思索,并就过渡时期问题提出了若干较为正确的看法 。但是,反修斗争的兴起和对阶级斗争的过敏反应,使一些正确的思想火花转瞬即逝, 过渡时期被等同于社会主义时期,其下限也被理解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到来之前,并认 为这是马克思和列宁的“原意”。
2.在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强调过渡时期必 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一方面,要运用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广泛的社会变革,为社会主义 建立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是异常复杂而残酷的,无产 阶级必须运用专政这个暴力工具,战胜资产阶级复辟资本主义的图谋,消灭一切阶级, 消灭或改造阶级存在的经济条件。稍有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到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国 家就要消亡,列宁则指出,因为要保卫容许在事实上存在不平等的资产阶级法权,还必 须保留“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列主义关于过渡时期阶级 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以有中国鲜明特色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过渡时期(1949 —1956)的阶级斗争问题,特别是成功地解决了资产阶级问题,消灭了中国的剥削阶级 和剥削制度。党宣布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把中国建成 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然而如前所述,出于对阶级斗争的过敏反应,使党继续套用马 列关于过渡时期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1957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 提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 义道路的矛盾。”[11](p475)刘少奇也说:“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经验再一次表明 ,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 ,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13](p288)。中 央领导人的这个看法,明显不合乎中国实际,但合乎马克思主义!而这一点正是阶级斗 争扩大化错误的症结所在。1959年8月,毛泽东重申我国还处在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的过渡时期,也是以此作为“阶级依然存在”的依据。在中苏两党论战中,双方对过渡 时期下限的理解很不相同。但明显地是,苏共是以马列的原意作为“全民国家”论的理 论根据;中共将其下限解释成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到来之前,又是以此作为“以阶级斗 争为纲”的全部立论的基础。党不但在思想上日益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而且在实际工 作中采取了使阶级斗争不断升级的措施,并靠发动“文化大革命”来解决所谓无产阶级 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问题。党把过渡时期的“边”不断后延,导致得出两个阶级、两条道 路的斗争存在于“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的结论,无产阶级专政 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也就有了合理性依据。加之这个理论又是与被人们视为神圣的毛泽东 的名字联在一起,其真理性也就不容置疑了。一切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阶级斗争扩大化 实践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由于过渡时期的底线被人为地移得难见“边”际,阶 级斗争也就名正言顺地取代经济建设而被置于“纲”的位置,合格社会主义的目标自然 就愈来愈远了。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过渡时期理论指导本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有许多的经验 教训值得记取。今天,当我们研究这一课题时,自然会联系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这个理论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给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以科学定位,成为中国共 产党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处理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貌似过渡 时期,人们很容易把二者等同起来。其实,它并非过渡时期的复归,而是中国共产党在 新时期的伟大创新。
收稿日期:2002-12-28
标签:斯大林论文;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论文; 共产主义社会论文; 过渡时期总路线论文; 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文; 列宁论文; 共产主义国家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过渡时期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哥达纲领批判论文; 俄国革命论文; 经济学论文;